第10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麴義冷笑道:「文稷,本帥明確的告訴你,大梁已經亡了,就算袁譚還活著,那也是像喪家之犬般,卑躬屈膝在袁術麾下。

  這不是本帥所效忠的大梁,面對這樣的危局,我們唯一能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東進投奔關羽,藉助漢國之勢,破開大唐的這種迅猛攻勢。

  只要能夠解決這次危機,那本帥就尋找合適的機會,讓我大梁再度復國,主公的血脈,不應該就此凋零。」

  文稷震驚的看向麴義說道:「主帥,難道您的意思是說,先帝的血脈,袁買公子,是被你派人解救下來了?」

  「沒錯,四公子的確是被本帥解救了。」

  麴義神情冷然地說道:「不過本帥沒有想到,局勢會潰敗成這等地步,這次即便我大梁能夠復國,只怕勢力也遠不如從前了。」

  內心驕傲的麴義,向來是崇尚強者,對待那種只會算計的小人,根本就不屑一顧,先前出於種種緣由,使得其只能暫時效命於袁譚麾下。

  本以為以後的大梁,將會在袁譚的統治下,逐步的走向衰敗,但麴義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竟然會這麼的快。

  既然袁譚不行,那就有他麴義來再讓大梁重新煥發光彩吧。

  第142章 泰山風雲(2)

  「陛下,此戰我大唐順利重創二袁聯軍,不過卻叫袁術、袁譚二人逃脫了。」李儒神情凝重地說道。

  「請陛下治臣的罪,都怪臣沒有想到,這二袁最後竟捨棄大梁文臣,以此來換取逃脫的機會。」

  荀攸緊跟著上前道:「陛下,臣也有罪,使得我大唐錯失重創仲氏的機會,這袁術成功逃離,還拐走數萬大梁殘兵,只怕將會在沛國構築防線。

  如此一來的話,接下來我軍向攻克沛國,只怕將會費一些功夫了。」

  梁國、陳國之地的戰事,沒有任何意外的,還是呂布所統率的大軍獲取了最終勝利,此戰袁譚麾下主力遭受重創,且袁譚跟隨袁術逃離沛國。

  如此一種境遇下,也必將會使得梁國治下負隅頑抗的梁軍,必然沒有任何鬥志,再繼續跟大唐頑抗下去。

  「行了,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

  呂布神情淡然地說道:「此次我軍能重創二袁聯軍,為我軍收復梁國之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態勢。

  只要這梁國之地被我軍收復,那盤踞在濟陰郡的麴義所部大軍,必將會被我大唐攻破,屆時兗州之地的戰局就算告一段落了。」

  雖然說跟戰前的籌謀部署,多多少少有那麼一些出入,但是平定兗州的時間,卻比之先前要提前了至少一個月時間。

  眼下對於他們大唐來講,時間是最為寶貴的,能提前一個月時間,就結束兗州之地的戰局,那麼解脫出來的兵馬,或調往攻打袁術所部,所調往青州攻打關羽麾下大軍。

  如果說青州之地的戰事,也能順利結束的話,那呂布就能整合麾下兵馬,繼續向南保持強有力的壓迫攻勢。

  「對了,眼下譴派出去幾部特種營校?」

  呂布看向荀攸、李儒他們說道:「既然袁譚所部主力,已然被我大唐攻占,拿著梁國治下城池,就必須要儘快攻占。

  另外是否派出人手,向張郃所部傳遞軍情,就說朕所率主力,已順利覆滅大梁,叫其向麴義所部散布消息,等梁國治下平定後,朕便親率大軍攻破麴義所部!」

  李儒上前道:「回稟陛下,典韋、許褚、文丑、俞涉四部,已奉令出戰,對梁國治下城池展開攻勢。

  相信最多五日,梁國治下各處城池,就會被我大唐攻破。

  而大梁被陛下率部攻破的消息,臣已譴派人手前去東郡,告知張郃所部,相信盤踞在濟陰郡的麴義所部,知曉此消息後,必然會軍心渙散。」

  「報,東郡急報,梁將麴義,捨棄濟陰郡,朝東平國進發,張郃將軍推測,麴義叛離大梁,準備投奔劉備麾下,率部去往泰山郡!」

  而就在這個時候,張郃所譴派騎士,急吼吼的趕來,向呂布他們傳遞緊急軍情。

  「什麼?!」

  李儒、荀攸等一眾人,驟然聽到這樣的消息,那一個個都面露驚色,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麴義竟然會在這個時候,捨棄掉濟陰郡,叛離大梁,投奔劉備去了。

  這在此之前,還真是他們參謀院,所從沒有想到的一種結果。

  「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朕倒是小覷這麴義了。」

  呂布嘴角微微上翹,看向李儒他們說道:「看來這麴義的心中,對袁譚是徹底失望了。

  只怕促使麴義叛離大梁,投奔劉備的最後一棵稻草,就是袁譚接受了袁術率部馳援一事所致。

  沒想到這麴義還真是對袁紹夠忠誠的,直到最後一刻,在袁譚身上看不見任何希望了,才選擇叛離大梁。」

  荀攸上前道:「陛下,此時麴義率領麾下兵馬,一路東進朝泰山郡進發,我軍根本就無法阻攔啊。

  一旦形成這樣的局勢,只怕青州那邊的戰局,將會出現反覆的情況啊。」

  沒錯。

  正如荀攸所講的那樣,因為麴義率部叛離大梁,投奔到劉備麾下,前去泰山郡靠攏,這使得先前的籌謀部署,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錯亂。

  眼下青州之地,只有高覽所領朱雀軍,臧霸所領玄武軍,且還需要有那麼長的疆域要固守,而退守泰山郡的關羽,麾下則有著十幾萬大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