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仗打到今天這個程度,呂布心中比誰都清楚,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大唐不能再跟兇悍的異族勢力交戰了。

  若是繼續打下去的話,就算能取得一些戰績,可對大唐的整體發展來說,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公孫瓚上前一禮道:「陛下,根據末將的一些想法,我大唐想要確保遼東之地的絕對穩定。

  必須要在西安平,遼北之地,遼西之地,盧龍塞一帶,屯駐有相應的戍邊大軍,以此才能確保,覬覦我大唐疆域的異族勢力,不敢輕易來犯。

  不過眼下我大唐屯駐在各地的戍邊大軍,那都是有著自己的職責所在,想要確保這點的話,只怕需要再擴充戍邊大軍了。」

  作為征戰沙場的大將,公孫瓚對於戰爭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其所說的這些,也正是先前呂布所考慮的問題。

  顏良、甘寧、典韋等一眾將校聽後,那皆是下意識點頭表示認可,這是目下唯一能確保局勢穩定的根本。

  呂布笑著說道:「伯圭,不愧是我大唐的名將啊,見解還是這般的一針見血啊,這也是朕所考慮的。

  根據朕的設想,伯圭統率的武驤軍,此後就駐守在西安平一帶,主要對峙建奴勢力,還要兼顧到半島之地的局勢。

  伯圭,你身上的擔子可不輕啊,既要確保遼東東部疆域的穩定,還要遏制住建奴的進一步發展。」

  「陛下放心,末將定不會辜負陛下厚望的。」公孫瓚一聽這話,當即便上前,恭敬的垂首一禮道。

  自跟隨呂布以來,公孫瓚就從沒這麼舒心過,只需要考慮好戰事,無需再多考慮其他,這對他這個純粹的軍人來說,是最喜歡做的事情。

  先前所生出的那些野心,隨著投效呂布以後,就再也沒有了,現在在大唐又是這樣的位置,就再也沒有生出來過。

  「另外,朕準備以聯合軍為基準,擴建出三支戍邊大軍,編制亦定在十萬眾,不過招募事宜,需要徐徐圖之。」

  呂布點頭示意後,接著又說道:「其中朱雀軍副帥華雄,出任一部戍邊大軍主帥,領軍坐鎮遼北之地。

  公驥,武寧,在此次征戰契丹中,立下的功勳尤為顯著,朕決意讓你二人,調離原有軍隊,出任戍邊大軍主帥。

  其中華雄所領戍邊大軍,命名為雄威軍,顏良所領戍邊大軍,命名為天威軍,劉政所領戍邊大軍,命名為平遼軍。」

  轟……

  呂布此言一出,在場一眾將校,那心中皆生出驚駭,一口氣擴編三支戍邊軍,似這等魄力,也只有他們陛下能做出來。

  「末將,願為陛下效死!」

  「末將,願為陛下效死!」

  顏良、劉政情緒激動,身體略微顫動,忙走出隊列,沖呂布垂首一禮道。

  「哈哈……」

  呂布笑著說道:「朕不要你們效死,真要你們好好的活著,守護好我大唐的疆域,不讓異族勢力侵占絲毫。」

  「喏!」

  顏良、劉政當即便應道。

  「有關上述三支新組建的戍邊軍,麾下副帥,統兵大將,朕皆已明確下來,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赴任。」

  呂布接著又繼續道:「至於你們這些悍將,先繼續待在朕的身邊,好好整合麾下兵馬,早日將空缺的兵馬補充到位。

  遼東之戰這只是個開始,雖說對戰異族勢力的戰事,我大唐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對內的戰事,也快要進行了。」

  典韋這些個將校聽後,那眸中皆閃爍著精芒,相比較於軍職升遷,統率麾下兵馬,他們更在意的是打仗。

  畢竟說起來,在大唐的各個戍邊大軍,跟他們這些特種營校,單論官階品級,那都是一樣的。

  真要是論起不一樣的話,各個戍邊大軍的規模,要遠超他們這些特種營校。

  在呂布的影響下,大唐上下極為尚武,先前憋了這麼長時間,才得以在攻略遼東之戰上宣洩出來。

  本以為又要忍耐很長時間,但是聽自家陛下這麼一說,他們大唐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會將矛頭對準漢土各部諸侯,若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又將會有機會參戰了。

  第069章 前線布防(下)

  ……

  將屯駐於遼東邊疆的戍邊大軍,當眾明確下來,這僅僅只是第一步,如何構建穩定的防線,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畢竟延綿千餘里的邊疆防線,若是都駐紮著兵馬的話,那就算是擴軍八十萬眾,都不夠固守整體防線的。

  「陛下,我們這些留守遼東的戍邊大軍,該以何種方式屯駐?」公孫瓚此時上前,對呂布恭敬一禮道。

  「畢竟這麼長的防線,想要單純以棱堡群來進行扼守,那需要籌建的棱堡群,實在是太多了。

  並且這樣一來的話,僅靠我們戍邊大軍,來確保邊陲防線的穩定,只怕無法應對可能來犯的異族大軍。」

  作為大唐的名將,公孫瓚都喜歡將事情想到前面,畢竟只有這樣,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抗異族這件事情上。

  呂布聞言笑著說道:「朕正要說這些,正如伯圭所說的那樣,確保遼東邊陲之地的穩定,僅靠你們戍邊大軍是不夠的。

  我大唐的正編軍,那主要職責是對外征戰的,而不是說只是淪為駐守邊疆防線的,這就有違朕當初設立正編軍的初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