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在經過朕深思熟慮後,決定對現有的權利衙署,進行小幅度的調整,當然日後若大唐發展的更好,也會新增設其他權利衙署。

  朕希望大唐是一個開放進取的帝國,而不是說故步自封,所以朕今日也當著太子的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言明一點。

  日後的大唐,不准以所謂的祖制,來被動的管理帝國,必須要時刻保持開放進取的理念,這才是我大唐應有的祖制!」

  結合曆朝歷代的根節,呂布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後世之君,不會因為所面臨的困境,想要謀取大的發展,而受到所謂祖制的束縛。

  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應有的特性,一味地遵循所謂的祖制,那純粹是扯淡的存在。

  第005章 軍政定製(上)

  ……

  有關大唐軍政定製一事,呂布並未對任何人講過,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其中也涉及到一些利益。

  想當初在益州之地推動的各項新政,那可謂是將益州派給折騰的傷筋動骨。

  從熟悉的環境中,驟然遷移到陌生的地方生活繁衍,這事兒不管攤在誰的身上,那都是輕易不能接受的。

  不過當初攻伐益州之地,黑山軍所表現出的鐵血,也讓這些益州士族、豪強勢力,在心中都生出深深的忌憚。

  尤其是以嚴象為首的益州官員,前去益州赴任之後,就召集各自治下的士族、豪強,展開了一次深層次的交流。

  並且不加任何保留的言明,遷移之事是不可更改的事情,即便有人想要造反,那大不了晚治理益州幾年就是了。

  正是這樣一種強勢的態度,使得這些益州士族、豪強勢力,在經過全方面的考慮後,最終被迫遷移到各州治下。

  而益州之地那些投效到呂布麾下的文武,經過這些年的任職,也算是得到了呂布的信任,因此為了平衡朝堂,呂布決定放開對益州派的任用。

  當然這一次的軍政定製,也涉及到其他派系的調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唐朝堂的內部,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派系之分。

  「由於所涉及的軍政定製劃分很多,所以朕就從政事府及下轄各部開始。」看著神情各異的群臣,呂布神情正色地說道。

  「在宣讀相應變動之前,朕有一點需要向眾卿言明,朝堂之上,軍隊之中,皆已所任官職為主,勳爵為輔。

  行啦,接下來朕就直接說了,政事府這些年為我大唐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有的規格已經不夠了。

  自即日起,罷黜政事府之名,以內閣作為朝廷之首,設七名大學士,分管內閣大小事務,協助天子治理天下。

  原政事府所控六部,自即日起廢黜兵部,隨後朕會言明所罷兵部之權。

  另在內閣下轄,增設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通政司、翰林院、國子監、欽天監……」

  在呂布眼中看來,大明的那套行政班底,就是封建王朝最佳的配備,其囊括了方方面面,是中央集權的體現。

  所以呂布在局部進行微調後,便直接拿來套用到大唐朝堂之中,只是這麼大規模的調動,可謂是引起了轟動。

  轟……

  以荀彧為首的文武百官,當聽完呂布所講後,那一個個都面露震驚,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家陛下會徹底的進行調動。

  先前在政事府任職的,那只有五位重臣,現在又增設了兩位,這是又進一步加重了內閣的權柄啊。

  而且內閣下轄的權力衙署,從先前的六部,一下子擴展出這麼多權力衙署,那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存在。

  就在群臣震驚之際,呂征拿起眼前的聖旨,便朗聲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內閣作為大唐中樞所在,現委任荀彧、程昱、田豐、沮授、王允、黃權、費禕,為內閣大學士。

  吏部尚書郭縕、左侍郎杜襲、右侍郎諸葛瑾;

  戶部尚書棗祗、左侍郎劉曄、右侍郎任峻;

  禮部尚書郗慮、左侍郎丁斐、右侍郎繁欽;

  工部尚書華歆、左侍郎田疇、右侍郎費詩;

  審計部尚書杜畿、左侍郎何夔、右侍郎秦宓……」

  要說今日所開的這次朝議,最累的當屬大唐太子呂征,從先前的勳爵授賞,到現在的官職任命,每一份聖旨都是他在宣讀的。

  不過呂征心中也清楚,這是自家父皇為了讓其樹立太子之威,也特意讓他擔此重任的,並且還能由此看出群臣的反應。

  當涉及百餘眾高層官員的任命,當眾宣讀完畢以後,黃極殿內是一片寂靜,就連掉一根針那都能聽到。

  看著群臣的這種反應,呂布神情淡然地說道:「此次太子宣讀的任命,只是內閣及下轄權力衙署的高層官員。

  而各個權力衙署,所涉及到的有司官員,就由內閣七大學士,會同吏部,遴選賢良之才擔任。

  到時內閣將擬定好的人選名單,上呈到朕這裡批覆即可。」

  既然將權力下放到內閣,那呂布肯定要將專業的問題,交給專業的權力所在負責,這樣才能治理好大唐。

  荀彧、程昱、田豐、沮授、王允五人,當即便從朝班中走了出來,至於黃權、費禕還在趕赴燕京的途中。

  「臣等定不辜負陛下重託!」

  開什麼玩笑啊,能躋身到內閣出任大學士之位,這在大唐朝堂之中,絕對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