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荀彧、沮授他們聽到這裡,臉上露出一抹驚色,雖說黑山軍在初入益州之地時,對所收復的那些地域,進行了相應的制約行動。

  可隨著劉瑁的亡故,先前效忠於劉瑁的那些文武,都是最終選擇投降,這種情況下遷移他們的宗族離開益州,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見到荀彧他們的神情後,呂布便知道他們猶豫什麼,於是便說道:「這件事情是沒有任何商量的。

  對那些投降到本王麾下的文武,可採取異地調動的方式為官,為將,而且可讓他們直接出任郡太守,或者調來平城為官。

  那些將領則去往各部大軍出任副帥,將領等職,不過想要當上這些官位,那就必須要做出一定的取捨。

  本王既然能調動徐晃,打一次益州之戰,那本王就不介意,再打一次益州之戰,這一點本王希望你們能夠明白!」

  轟……

  荀彧、沮授他們聽到這裡,那心中湧現出陣陣驚駭,打第二次益州之戰,這就是表明若是有人敢反叛,那就再打一次就是了。

  亂世之下必用重典,想要讓治下真正的繁榮富強起來,就必須要用這種強勢的態度,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益州之地的確是天府之國,徐晃所統率的黑山軍,自展開益州之戰後,除了前期調撥了一部分糧草外,後續大軍所需糧草,那都沒有再讓政事府協助調動過。

  二十幾萬人馬所需的糧草,這一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但是李儒靠著搜刮治下士族、豪強所得,那就能滿足大軍所需。

  有這麼多兵馬在益州,還有日後要設立的靖州之地,說實話呂布還真的不怕這些地方的士族、豪強再度造反。

  相信這樣的態度表明後,那些選擇投效的益州文武,一定會做出相應的取捨的,哪怕是他們的內心,再怎麼不情願。

  但是處在這樣的亂世之下,能夠讓所在宗族延續發展下去,那才是他們首要去考慮的事情。

  所以當荀彧、沮授他們聯想到這些的時候,這心中便清楚的明白,等到這些舉措一一得到落實後,那己部勢力的發展,將會呈現翻天覆地的改變。

  等到這益州、靖州之地,徹底的發展起來以後,己部勢力就將會擁有,橫掃天下的底蘊!!

  第168章 治益州策(下)

  ……

  看著神情各異的眾人,呂布雙眼微眯道:「說完這些大的層面,具體在益州治下要做的事情,本王也要對你們講一下。」

  在呂布有意的操控下,以荀彧為首的政事府,肩負著擬定、起草、推行、落實等一眾政務的權力。

  畢竟處在這群雄並起的大爭之世下,呂布不可能說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堆積如山的政務上。

  那些政事府能夠完成的政務,悉數都交由荀彧、沮授這些政事府首腦負責,而涉及到己部勢力核心的政務,呂布才會全面負責。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讓己部勢力真正發展起來,就必須要懂得放權,當然這其中的制衡,也是很有必要的。

  正是基於這樣的前提,呂布才會將三法司之權,獨立在政事府之外,起到對他們監督,對治下刑法獨立的最終目的。

  政務、監察、刑罰這些東西,不能混淆,更不能讓糅雜在一起,不然很容易出現派系獨大的局面。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而爭鬥的根源,就在於不變的利益,隨著呂布擴張的腳步展開,日後麾下的派系,將會變得更加複雜。

  荀彧、沮授他們聽到這裡,一個個都神情嚴肅的看向自家君上,準備等聽完所講後,再細化治益州的相關籌謀部署。

  呂布神情淡然道:「在徐晃統率黑山軍,攻打益州之地,本王就一直在想,若是能徹底打通、擴寬,漢中通往益州之地的道路,那益州還會是封閉的存在嗎?

  所以按照本王的想法,在嚴象赴任益州刺史後,做完先前所定之事後,就必須要將打通益州道路的事情,放在較為重要的位置來做。

  這樣當進出益州不再是什麼難事,那益州對我部勢力的融合,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本王也知道想要實現這一部署,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甚至是大量的生命。

  但為了確保益州治下的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說封閉在一個小圈子裡,這件事情就必須要做好。」

  荀彧上前道:「君上,若是想要做成此事,那工部,還有天機院的人,就必須要譴派到益州治下,協助嚴象探勘地勢,重新規劃出入益州的道路。

  而且單單是修建從漢中郡通往益州治下的道路,那也是遠遠不夠的,關中進出漢中的道路,也必須要跟著修建起來。

  這樣日後我部勢力,要通過益州獲取,或者馳援,都能省下很多的精力,這是一項利國利民之策。」

  在并州、雲州、幽州等地,修建起來大規模的道路網後,荀彧他們這些政事府首腦,算是見識到修路的種種好處。

  這不僅能在軍事上帶來種種便利,甚至在地方治理也能帶來種種好處,尤其是各地的商貿往來。

  值得一提的是,當呂布麾下勢力之外,都忙著爭搶地盤之際,呂布治下的商貿,呈現繁榮發展的境遇。

  這不僅能推動地方治下的進一步發展,而且還能徵收上來大筆的賦稅,可以說是有著種種好處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