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身在這大爭之世下,呂布沒有採取重農抑商的舉措,那無疑就是走了一步險棋,若真是敢出現任何問題,那事情就大發了。

  張世平當即道:「君上放心,臣一定會做好此事,絕對不會讓這些情況,發生在我商盟的內部。」

  呂布點頭道:「這樣是最好的,現在治下的很多地方,都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你們要懂得幫助各級地方官府,分擔一定的擔子。

  除了本王先前所定的禁忌不能觸碰外,要多多與各級地方官府協商,確保各地的各項新政,能夠穩定的推進下去。

  行了,該交代的事情,本王都交代清楚了,你們都下去商討一下,定出一個可行性方案,按照部署進行吧。」

  「喏!」

  以張世平為首的商盟首腦,當即便垂首一禮道,接著就畢恭畢敬的離開了殿內。

  看著離開的眾人,呂布坐在這王座之上,雙眼也跟著微眯起來,想要讓勢力日後積極向外擴張,那就必須要有利益上的牽引。

  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因利往,呂布的心中很清楚這些。

  他就是想要通過商盟,來積極地調動治下的士族、豪強勢力,將原有對內侵掠的本性,逐步的轉移到對外侵掠。

  這賺取到大筆錢財後,想要獲取大批的土地,以此來確保所在宗族的長久不衰?

  可以啊!

  等日後打下來塞外之地,半島之地這些地域後,你們只要能掏出銀錢來,那呂布肯定給他們相應的土地。

  就當前的科技水平,能夠將核心統治區域,穩定在一個大範圍,超出中央朝廷管控範圍的疆域,呂布都是會引到治下的士族、豪強勢力,積極地對外進行發展的。

  這樣一來的話,日後就算是出現什麼朝代更迭的情況,那統治華夏核心圈的,依舊還是華夏一族。

  自己打下來的大片疆域,若是後人沒有本事守住,那還不如交由有本事的人繼續統治,只要不是異族主導就行。

  倒不是呂布這樣做有多偉大,只是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准呢?

  第150章 大發展(5)

  ……

  隨著一項項籌謀部署,被徹底鋪開進行後,呂布麾下勢力所控疆域,算是進入到全新的階段。

  「君上,此次抽調到冀州、關中、漢中、涼州南部等地的鄉一級官吏,出現很大程度的缺口。」

  荀彧拿著一份文書,神情嚴肅的匯報導:「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進行大規模的異地調動。

  因為這件事情,牽扯到先前被安置到雲州、并州、幽州等地傷殘兵卒,所以政事府、吏部在經過商討後,還是決定上書奏明此事。」

  呂布聽聞這樣的消息,眉頭微蹙了起來,接過這份文書,便認真的翻閱起來。

  由於此次擴張的地域太大,這使得呂布麾下的人才隊伍,在所難免的還是出現了枯竭的情況。

  如果說此次擴張的疆域,僅僅只是涉及到冀州之地,那政事府、吏部在選派鄉一級官吏時,根本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當初為了確保各項新政制度,能順利的深入到鄉、村兩級,確保治下的地方百姓,能真正享受到應有的權力。」

  呂布放下這份奏疏,神情淡然地說道:「同時也為了確保我部勢力的統治觸角,能夠打破固有的不下鄉。

  所以本王才提出要在各縣治下,設立鄉公所,村公所,以此確保我部勢力的層級分明。

  現在各項新政的籌謀,都在穩步的向前推進,不能因為鄉一級官員存在缺口,就不繼續做下去。」

  其實在這個時代,待得時間越長,呂布就越是能夠感受到,宗族勢力在這個時代,所打下來的深深烙印。

  想要確保己部勢力,能像是一個整體,高速的向前運轉著,以此在這個大爭之世下,不斷地前行,那麼就必須要想方設法的,去破開地方的宗族勢力。

  這些年跟各部異族勢力征戰,使得呂布麾下的各部大軍,都存在著數量不小的傷殘將士。

  若是在以前的話,那他們只會拿著微薄的撫恤,回到自己的家鄉,從此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

  可是在呂布這裡卻不一樣,這些在戰場上傷殘的將士,雖說以後不可能再上戰場了,但呂布必然會給他們安排新的出路。

  荀彧點頭道:「君上所言極是,根據我們政事府、吏部的商討,最終制定出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辦法。

  幽州治下抽調的鄉一級官員,就近安排到冀州治下出任,雲州、并州治下抽調的鄉一級官員,就近安排到關中、漢中、涼州南部出任。

  這樣再加上先前參與戰事,於戰場上致殘的將士,就能夠補上這部分缺口,繼而確保我部勢力的觸角,能夠向下沉澱。」

  在呂布所控制的疆域內,尤其是麾下的各部戍邊大軍,那都有著掃盲班的存在,他們會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學習積累一定數目的漢字。

  雖說在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呂布為什麼要在這種局勢下,做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呂布麾下的文武高層,算是明白這其中的真諦了。

  先前識字這種技能,那隻存在於士族、豪強、寒門這些群體中。

  可隨著掃盲班的興起後,即便是最底層的黎庶,也能通過自己認識的字,讀懂向地方所下發的文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