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布蟄伏發展近兩年的時間,也是時候到了該彰顯自身勢力的時刻了,眼前這亂世終究是屬於強者的時代。

  第102章 王的時代(上)

  ……

  「拜見主公。」

  以荀彧為首的政事府首腦,以賈詡為首的軍督府首腦,此時匯聚在車騎將軍府正堂,向呂布垂首一禮道。

  呂布端坐在帥位上,面露笑色,道:「無需多禮,本侯離開平城這三個多月,辛苦諸君了。」

  荀彧、賈詡等一眾軍政首腦,聽到這裡的時候,臉上皆露出了一抹苦笑,自家主公哪裡都好,就是做起事來太過於霸道了。

  此番呂布微服私訪,就給他們留下一些話,隨後便徹底失去了音訊,錯非是眾人都清楚呂布的強悍,不然還真以為這期間會出什麼事情。

  田豐此時上前道:「主公,你身為一方勢力核心,怎能這般任性行事,縱使是在做重要的事情,那也要派人告知政事府、軍督府。

  在這三個多月的時間,平城大牢接收了數十位貪官污吏,屬下知曉主公是在暗中視察,但豈是人君該做之事?」

  田豐這剛正不阿的性格,並沒有因為先前在袁紹那裡得到不公待遇,就做出相應的改變,相反被呂布派人營救後,當見到呂布麾下所做之事後,拜呂布為主後,那性格也是沒有絲毫的改變。

  呂布笑著說道:「元皓所言甚是,本侯知曉了,日後絕不會再做這類任性之舉了,在本侯離開平城期間,可曾發生過什麼事情?

  若是沒有事情發生的話,那本侯就要宣布件大事了。」

  怎麼可能會沒發生事情啊。

  隨著天下局勢的動盪,現在這各方勢力的變動極大,尤其是呂布所控疆域,是橫在塞外、漢室的屏障所在,那所承受的壓力更大。

  賈詡率先上前道:「啟稟主公,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內,拓跋部、耶律部聯起手來,與雄踞漠北之地的蒙古部展開大戰。

  在主公回歸平城的半月前,拓跋部、耶律部聯軍,在跟蒙古部展開一系列攻勢後,最後慘勝蒙古部。

  且在此期間,與耶律部勢力接壤的女真部,趁著耶律阿保機領軍出戰期間,對遼東之地展開攻略。

  公孫瓚所部知曉此戰情後,遂趁此機會,與女真部保持相同的態勢,攻打耶律部竊據的遼西走廊一帶。

  此戰公孫瓚所部,虜獲青壯二十三萬餘眾,壯女四十七萬餘眾,馬匹、牛羊等三十餘萬頭……」

  呂布聽完賈詡所講的這些,嘴角微微上翹起來,看來這召喚異族勢力群出,也並非是件壞事情啊。

  眼下在漢室北疆的那片廣袤塞外之地,雄踞著這麼多的強大異族勢力,他們彼此間的爭鬥肯定不斷。

  呂布譴派到邊陲的這些戍邊大軍,就像是一針催化劑,打在這些異族勢力的身上,就能加劇他們之間的爭鬥。

  按理說這些異族勢力建國後,他們的主要矛頭,應該對準更為富庶的漢室內地,但受呂布這些年的籌謀部署,使得他們之間矛盾加劇,彼此間爭鬥更是常有之事。

  都是最強的存在,這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鼾睡?

  「該嘉獎的嘉獎,該授勳的授勳。」

  呂布不假思索地說道:「這一年多,公孫瓚斬獲戰功眾多,所部兵馬建制,可增加到十五萬眾。

  燕京大營招募的兵源,儘快將所需兵馬,調動到武驤軍麾下,那些靠戰功晉升上去的武將,論調進入到講武堂進修。」

  經過這一年多的平穩發展,呂布對麾下的這些戍邊大軍,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在呂布這裡,向來都是強者恆強。

  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那不僅會對你絕對的信任,調撥所需的一應軍械甲具等,更會根據所立戰功,相應的增加建制。

  郭嘉接著上前道:「主公,自袁紹領軍攻占雒陽以來,整個漢室天下的格局,便徹底發生了改變。

  隨著袁紹被授予梁王爵位,眼下似袁術、劉備、陶謙、劉表、劉焉、劉繇等地方諸侯,紛紛在各地稱王。

  面對這樣的態勢,唯有我部勢力,並沒有做出任何表態。」

  一直以來,推動袁紹不斷向兗州、青州等地擴張的郭嘉,並沒有想到的是,隨著袁紹的執掌雒陽朝廷,竟會給漢室天下,帶來這麼大的變動。

  隨著各地諸侯紛紛建藩稱王,那漢室算是徹底成為名存實亡的存在,這也定會進一步加劇漢室內地的變動。

  呂布微眯雙眼道:「真是沒有想到,隨著袁紹被授予梁王之爵,整個天下的各路諸侯,那也都紛紛效仿。

  看來這異族勢力建國稱帝,給他們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啊,若是這樣的話,那漢室就真的名存實亡了。」

  荀彧、田豐、沮授他們,當聽到這裡的時候,那臉上露出了不一的神情,雖說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漢室依舊有一些感情。

  但處在這樣的亂世之下,各路諸侯建藩稱王,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盤踞在漢室外圍的異族勢力,都已然紛紛建國稱帝了。

  他們作為掌控一方勢力的主腦,倘若不進行這樣的事情,那就無法徹底整合麾下勢力,繼而在日後的亂戰中,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程昱此時上前道:「主公,眼下各路諸侯紛紛建藩稱王,為確保我部勢力,能夠繼續平穩發展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