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故本侯在與大哥、二哥商定後,此番參加軍議且未得到冊封的將領,皆賜別部司馬之位。

  日後在抗擊塞外異族的戰鬥中,本侯希望你們能立下赫赫戰功,屆時不管是中郎將、校尉、都尉之位,只要你們能達到相應的標準,本侯定會悉數冊封到位!」

  「願為主公效死!!」

  「末將領命!!」

  陳到、李通、麴義、史渙、高遷、呂常、孫賁、孫河等一應將領,此刻皆面露亢奮的大聲應道。

  呂布看著眾將的表現,這臉上流露出會心的笑意,隨著這次冊封明確下來,并州軍事集團的整體框架,算是徹底的敲定了下來。

  日後只需將這些猛將悍將,皆安排到合適的位置,那麼相信他們定能迸發出超強的威勢出來。

  此刻在呂布的心中,甚至隱隱有些期待,并州軍事集團,在隨後的亂世征戰中,將會迸發出怎樣超強的實力。

  畢竟單單是這超豪華的武將群體,這即便是與古今相比,那都是空前絕後的存在,而這些都是自己一手促成的!

  第092章 都督之位

  ……

  對呂曹孫麾下武將的冊封,自此算是告一段落,但呂布心中卻明白,想要讓并州軍事集團,真正成長為龐然大物。

  那麼曹操、孫堅的內部地位,必須要明確下來!

  若是不能正視曹操、孫堅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呂曹孫勢力真正歸一,這就是一道偽命題。

  或許這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隱患只會不斷擴大,直到矛盾徹底爆發的那一刻。

  想到這裡,呂布在廳內所聚文武的注視下,緩緩從帥位上站起,神情嚴肅地說道:「就在方才的授賞時,本侯當著諸君的面,提及并州軍事集團。

  日後我軍想要在此地,完成抗擊塞外異族的大計,就必須要以一個整體,去面對任何威脅漢室邊疆的戰況。

  因此上通下達的指揮體系,便是確保這一點的根本所在!」講到這裡的時候,呂布走到曹操、孫堅的身前,當著廳內文武的面,拉住曹操、孫堅的手。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曹操、孫堅的心中生出別樣的想法,自家三弟這是要挑明最後的遮羞布。

  「當初本侯與大哥、二哥相識,因脾性相投、志向一致,遂在陽翟結義,對大哥、二哥,本侯這心中向來是非常尊重的。

  今日諸君能夠齊聚一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因為大哥、二哥心懷大義,不願見我漢室邊疆,遭受塞外異族侵襲!

  是故才最終決定,響應本侯的提議,讓三股人馬合一,最終才形成了今日的并州軍事集團。

  對朝廷冊封的官職,本侯不想過多評論,畢竟當今朝局複雜,士族、豪強出身的大臣掌握大權。

  但是在我并州軍事集團內部,本侯與大哥、二哥的地位,是相同的,不管是我們中的哪一位所下軍令,爾等都必須要絕對服從!

  日後你們的一切調動,皆會由征北將軍府來完全掌控,除本侯這個征北將軍外,尚有左右都督之位。」

  曹操、孫堅在聽到這裡的時候,二人臉上皆露出驚異的神情,呂布方才所講之言,是他們此前不曾探討過的事情。

  今日呂布所講之言,便是要當著呂曹孫麾下文武的面,表明二人在并州軍事集團的絕對領導地位。

  日後但凡是軍事方面的事宜,只要曹孫二人覺得,是有利於抗擊塞外異族勢力,能讓并州軍事集團得到發展,那他們便可直接下達軍令,所調動的軍隊必須無條件服從!

  呂布通過明確并州軍事集團,算是徹底將軍政剝離開來。

  或許在初期受文臣過少的影響,會讓一部分武將,暫時擔任地方要職,以便地方能更好的發展。

  可日後隨著招攬的文臣增多,那軍政剝離的核心思想,必定會被嚴格貫徹下來。

  呂布之所以採用這樣一種形式,這皆拜賈詡在雒陽的籌謀,為自己謀得并州牧之位,使得并州成為了自己的獨立王國。

  有第一次高層軍議,所明確下來的那些體制,呂布在闡述這些理念時,使得征北將軍府掌軍事,并州牧控民政的制度,得以很自然的明確下來。

  在場的眾人聽聞此言,那心中皆生出陣陣感慨,對賈詡、程昱、滿寵等人而言,自家主公的這一當眾挑明,使得呂曹孫勢力潛在的隱患徹底拔除。

  如此呂曹孫勢力,將會在三巨頭的共同執掌下,不斷對外擴張疆域,而所打下來的疆域,則由以呂布為主導的麾下文官治理。

  或許日後呂曹孫三巨頭,會隨著塞外異族勢力,被并州軍事集團剷除而產生分歧。

  但即便是日後走向分離,那所涉及的也僅僅只是軍隊層面,而地方卻不會受到任何波及。

  儘管說掌控軍隊,想要對地方指手畫腳很容易。

  可怎奈呂布又非尋常勢力領導者,其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那是任何人都不敢挑釁的存在。

  所以日後呂曹孫三巨頭要分家,曹操、孫堅二人,也只能統率那些願意跟隨他們離去的武將,至於那些不想離去的武將,他們卻強求不來。

  這也是呂布當初明確功勳授封制的原因所在。

  曹操、孫堅看著眾人的神情變幻,這心中皆生出了不同的感觸,自家三弟果真是不一般,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呂曹孫勢力真正一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