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依照現在的局勢來看,誰都無法確保這強盛的契丹大軍,僅僅只會通過與幽州邊郡,與之毗鄰的長城防線發動進攻。

  一旦契丹大軍,繞行到幽州其他區域的長城防線,對幽州腹地發動進攻。

  而平叛大軍對這些地方,又沒有真正掌控在手中,恐到時幽州之地局勢,將會迅速糜爛開來。

  聽聞皇甫嵩之言,蹇碩臉上露出凝重的神情,袁紹、曹操、孫堅、劉備、臧洪、沮授、田豐、公孫瓚、張郃、張超、崔均等人,俱流露出讚許的神色。

  而帳內餘下眾將,則眉頭微蹙,準備聽左車騎將軍皇甫嵩,接下來的部署安排。

  就目下的局勢來說,將平叛大軍麾下兵馬,多部分散到幽州邊郡之地駐守,皇甫嵩留下一支強軍作為機動,這的確是最合適的做法。

  畢竟對於叛亂的契丹大軍,他們漢軍對此了解並不多。

  在未掌握具體情況的前提下,一味地只想著出關迎戰契丹大軍,或許能一戰收復失陷的那些邊郡,但更大的可能,卻是被契丹大軍反攻。

  幽州治下地理環境複雜,且在這遼東屬國、遼東之地,存在著一片範圍極廣的遼澤,這不管是對行軍,還是對後勤補給,都存在著極大的威脅。

  出於穩妥的考慮,皇甫嵩有意先固守幽州邊關,在與契丹大軍交戰幾次後,掌握其具體情況後,在伺機尋找有利戰機,對盤踞在遼西、遼東屬國、遼東等地的契丹大軍發動決戰。

  不得不說,皇甫嵩乃漢室少有的名將。

  雖說他們遭遇的是召喚異族勢力,但若是真按照這樣一種戰況開展,恐在短時間內,雙方是無法分出勝負的。

  只是皇甫嵩所統率的這支龐大軍隊,內部派系錯綜複雜,且他們北上的目的不一,若皇甫嵩不能整合麾下,將他們的才能盡數發揮出來,恐這一戰並不是特別的好打。

  單說這一點,呂布麾下所聚攏的武將,要遠比皇甫嵩麾下聚攏的英才,要強上不只有多少。

  儘管說呂布所統率的大軍,遠遠比不上皇甫嵩所統率的大軍,但是戰爭從來都不以,麾下大軍多寡一概而論。

  第209章 閹宦誤國,英傑怒斥

  「左車騎將軍,此事是否有些不妥?」

  蹇碩白淨的臉上,露出幾分不善的神情,眉頭緊蹙起來,雙眸盯向皇甫嵩,那尖細的嗓音,此時在帥帳內響起。

  「此番陛下的詔命,是讓平叛大軍,儘快趕赴幽州邊關,對席捲我漢室邊郡的契丹異族,展開最大力度的圍剿。

  目下我平叛大軍,規模達到十二萬之巨,仆不知左車騎將軍,為何臨戰之際,卻生出了膽怯?」

  聚集在帳內的眾將,當聽聞蹇碩所講,超過半數的武將、英才,眉頭微蹙起來,神情甚至出現一絲凝重。

  壞了。

  怎把這個閹宦忽略了。

  作為劉宏定下的平叛大軍,皇甫嵩乃指揮大將,全面負責幽州邊境平叛事宜。

  然為了起到制衡作用,這西園新軍的上軍校尉蹇碩,被任命為指揮副將,協助皇甫嵩平叛事宜。

  蹇碩此人,自以為在漢宮內,是出了名的悍勇者,所以對自己的能力,那向來也是非常的自信。

  只是懂得幾分拳腳,那並不代表著能打好仗。

  畢竟兩軍交戰,比拼的可不是麾下將士的那股莽勁。

  其依靠的是雙方主將,合理的利用地形排兵布陣,在不斷地試探中,尋找敵軍露出的破綻,並對其發動致命一擊,進而獲取最終的勝利。

  倘若行軍打仗,只靠雙方武將陣前斗將,便能左右最終戰爭的勝算,那未免有些太過於兒戲了吧?!

  可似這樣的情況,就是蹇碩心中所想。

  目下平叛大軍,已經聚集了這麼多將士,即便來犯的契丹大軍,已經攻占了幽州多處邊郡。

  只要讓麾下將士一擁而上,一人一拳,那也能橫推這猖獗的契丹大軍,最終獲得平叛之戰的勝利!

  皇甫嵩冷然道:「上軍校尉,此番我平叛大軍麾下,雖說聚集了十二萬眾將士,並且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地向上增長。

  可這其中多部分將士,都是新募之士,此前從未經歷過訓練,甚至連戰陣的排列,都沒有理清楚頭緒。

  貿然對失陷的地方,對契丹異族發動進攻,恐會被敵軍抓住機會,進而造成我軍麾下重創!」

  對身邊這位什麼都不會,只懂莽夫做派的指揮副將,皇甫嵩很是頭痛,但當初考慮到不再生事端,所以就未曾多說其他。

  畢竟上軍校尉蹇碩,是當今天子身邊的紅人,若自己一意孤行,不准其隨軍前來,恐平叛事宜,又將換做他人來做。

  為了漢室社稷,皇甫嵩只能隱忍不發。

  可是這一路上趕來,蹇碩這個細皮嫩肉的閹宦,卻總是會鬧出種種事宜,對待這些事情,皇甫嵩都忍下了。

  畢竟目下的幽州局勢動盪,必須要儘快領軍趕來,因此皇甫嵩並未多說其他。

  可如今自己召集平叛大軍麾下眾將,商討徹底解決幽州異族叛亂一事,並根據多年領軍經驗,做出了最為穩妥的部署。

  這該死的蹇碩,卻又冒出頭了。

  蹇碩不以為然道:「左車騎將軍,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今我平叛大軍麾下將士眾多,更聚集有這麼多良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