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待時機成熟之際,再出山謀取高位,以此來進一步壯大宗族之勢。

  可目下這等危急時刻,或許宗族之勢還需壯大,但在做這些事情以前,必須要先行掃平,禍亂漢室邊關的異族勢力。

  其實似沮授、田豐這樣想法的,在冀州各郡比比皆是,固然在他們的心中,都很看重宗族的發展。

  但眼前漢室邊關突遭變故,一旦邊關失守,且不說幽州、冀州之地,將會遭遇異族鐵蹄的侵襲。

  恐他們宗族所在之地,亦會受到嚴重的衝擊。

  所以不管是出自對漢室的情感,還是為了確保宗族的利益,已經有不少的謀士,開始趕赴幽州邊關。

  對於這樣的情況,呂布在決定傳播這些言論的時候,心中就已經想到了。

  畢竟充斥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等思想的漢末,一旦大勢形成之下,那些漢室英傑,定會前仆後繼的趕赴邊關之地。

  當然對冀州的英傑,他們首當其衝所選擇的區域,必定是與他們有著緊密聯繫的幽州之地。

  畢竟一旦幽州邊關失守,那麼他們經年積攢下來的底蘊,將會在戰火之下摧毀,似這樣的情況,那他們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這或許會增強以袁紹為首的士族、豪強勢力,但在大義上來說,呂布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能夠擊敗召喚異族勢力,呂布就有信心,與袁紹這些士族、豪強出身的群雄掰掰腕子。

  當然似這樣的情況,估計是在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目下這樣的局勢,還是以抗擊召喚異族勢力為主。

  畢竟家都快沒了,還搞什麼內鬥啊!

  第202章 邊關有難,漢兒當前(2)

  幽州,漁陽郡治下。

  「該死的契丹大軍,竟敢侵占我漢室疆域!」

  公孫瓚面露憤慨,重拍眼前案牘,激動地說道:「可惜某當時未在遼西,否則定不會讓其,這般輕鬆的便攻克遼西之地!」

  自涼州之地,出現異族叛亂,因異族騎兵強盛,是故平叛大將,朱儁便上奏雒陽,請派幽州騎兵參戰。

  那時尚沒有出現,耶律阿保機,親率契丹大軍,侵掠遼西、遼東屬國、遼東等地一事。

  為儘早平定涼州叛亂,漢廷在幽州之地,徵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涿縣縣令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率所征騎兵趕赴涼州。

  只是當一切事宜準備就緒,公孫瓚統率所征騎兵,趕赴至漁陽郡時,便出現了契丹大軍侵掠幽州邊郡一事。

  然局勢的迅速惡化,是公孫瓚他們所未想到的,要知道公孫瓚,出自遼西令支的公孫一族,雖說其母身份低微,但他畢竟是公孫一族的子弟。

  據公孫瓚所知情況,遼西令支的公孫一族,在此次突發的戰亂中損失慘重,除部分族人逃竄出來,余者皆死在契丹騎兵刀下。

  公孫越憤慨道:「大哥!目下左車騎將軍,已率平叛大軍,趕至幽州邊關之地,我等當儘快前去投奔啊!

  那該死的契丹大軍,使我公孫一族損失慘重,倘若此仇不報,日後當有何臉面,去見族中之人啊!」

  固然公孫瓚他們,身兼統率所征騎兵,趕赴涼州平叛一事,但現在自己的家鄉,都讓契丹大軍偷走了,甚至公孫一族也損失慘重。

  即便涼州叛亂之事再怎麼緊急,那也沒有目下幽州叛亂之事重要。

  「沒錯!」

  公孫范緊接著說道:「大哥,近日在漁陽郡治下,傳播著一些言論。

  言:今漢室邊關,突遭異族寇邊,似這等燎原之勢,若我漢室兒郎,不儘早赴邊陲,助我漢室,掃平叛亂,恐他日漢室社稷,必然危矣!

  目下我幽州之地,已經出現這等岌岌可危的局面,難道大哥真要坐視不管,一意孤行的趕赴涼州赴職嗎?

  恐大哥真要做出這等決斷,麾下幽州兒郎必定暴起,屆時恐會生出大亂啊!」

  公孫瓚在聽到這裡,心中已下定論,「直娘賊的,自己家鄉都出現事情了,某現在沒有心思,再去管其他的了!

  若某真的一意孤行,趕赴涼州之地,恐未到朱儁處時,麾下所征騎兵,早已逃離掌控。

  即刻召集麾下騎兵,趕赴左車騎將軍帳下,這該死的契丹大軍,某定要讓他們血債血償!!!」

  在職權與情感的抉擇上,公孫瓚選擇了後者。

  其實在漢末這個沒有家國大義的年代之下,似公孫瓚這樣的抉擇,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畢竟自己家鄉,如今飽受異族鐵騎蹂躪,但凡是正常人,都不會做出英雄才能做出的事情。

  生活在這個世上,人都是現實的。

  「喏!」公孫越、公孫范二人聽後,當即轟然應諾道。

  與此同時,在皇甫嵩駐軍營地處。

  「為什麼要讓某與這些廢物,一同參與募兵選拔!」一黑鐵大漢,虎目怒睜,看向募兵官,聲似奔雷的怒吼道。

  聚集在左右的青壯,聽聞這樣的言論,那一個個皆怒目圓睜,但想起方才發生的一幕,他們卻無人敢上前質問。

  募兵官露出驚懼的神色,道:「此乃左車騎將軍所定,不管是何人前來投軍,都需先行經歷募兵選拔。」

  當初在領軍平定黃巾賊亂時,皇甫嵩曾與呂布探討過軍務,所以似這樣的舉動,都是受呂布的影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