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情況基本上沒有改變。

  呂布微眯雙眼,按照目下涼州之地的局勢來說,這金城人邊允(邊章)、韓約(韓遂),隨後將響應號召,在這些外族的幫助下,誅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而接下來的局勢,恐會如青史中記載的那般,大破涼州刺史左昌、從事蓋勛、護羌校尉夏育等。

  風雨欲來。

  當真是風雨欲來啊。

  面對這樣的紛亂時局,漢室能夠堅持多久?

  一想到召喚異族的眾多勢力,如今正虎視眈眈的在邊疆之地,準備隨時突入進來搶奪富庶之地。

  又想到涼州之地,爆發了危害極大的羌族之亂,呂布心中多少產生一些不寧的情緒產生。

  大爭之世已經形成,接下來必須要儘快夯實根基,設法擴大掌握在自己的地盤,唯有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想明白這一點,呂布遂說道:「文和,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你們玄武衛必須要密切關注,這雒陽城內的一舉一動。

  依照本侯心中的直覺,恐這一次涼州之地爆發的羌亂,將不會那麼容易就會被平定。」

  目下的玄武衛,在賈詡的精心安排部署下,只是搭建了基本的框架,想要真正發揮出他們的威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

  越是到這種關鍵時刻,越是不能表現出絲毫的慌亂。

  賈詡點點頭道:「主公放心,詡定會竭盡所能,嚴密探查雒陽城內的諸多情報。」

  作為漢室的核心所在,雒陽城聚集了太多的士族、豪強,作為統治階層的核心所在,離開了他們,漢室社稷就陷入到了崩壞狀態。

  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漢室所有的政治生態,都離不開這些士族、豪強。

  不行,亂世即將到來,必須要儘快籠絡一些人才。

  倘若就這樣一味地招募武將,而缺少治理人才,恐想要積攢渾厚的底蘊,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是因為這次羌族之亂,使得呂布的心中更加堅定,要商盟、玄武衛四下拉攏人才的決心。

  即便是那些不願意過來的,就算是用強硬手段,也必須要把他們聚集在自己的麾下。

  如今的漢室即將遭遇重大變故,倘若不這樣做的話,單靠自己現有的勢力,就想要抵禦層出不窮的異族勢力,並非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第132章 中平二年

  中平二年元月。

  兵城衙署。

  今日美稷一域下著暴雪,朔風凜凜,但對於呂布麾下將士來說,這一天卻又那般的令人倍感親切。

  自來到護匈奴中郎將駐地算起,呂布麾下的將士,就從未真正意義上的放鬆過一日,因為身上肩負的責任,使得他們必須要保持警備狀態。

  現在護匈奴中郎將駐地下的一切,都已經回歸到了正軌,為了獎勵過去一年的辛苦,呂布下令犒賞三軍。

  除了不能飲酒之外,一應需求盡皆滿足。

  呂布大馬金刀的坐於主位,看著聚集在堂內的眾人,臉上露出了笑容,心中更是生出豪情萬丈。

  想當初自己剛來到漢末的時候,麾下滿不過數百騎兵,甚至為了博取出路,連邊軍治下的軍侯一職都捨棄了。

  為了能夠實現自己心中的願望,南下征討黃巾賊,平定河東羯族之亂,雒陽城內博弈,北上迎戰來犯鮮卑強騎,期間又經歷了眾多事宜,但不管擺在自己面前的有什麼困境,最後毫無例外全部都渡過了。

  而在征服挑戰的過程中,有太多志同道合的武將、文臣來投,用自己的能力,一點點聚集出當前的勢力出來。

  看著在堂內談笑的眾人,呂布舉起手中的黑陶碗,面露笑容地說道:「本侯今生能相聚諸君,實屬本侯之幸,今日本侯便以茶代酒,敬諸君。」說罷,呂布便一飲而盡。

  此時堂內的眾人,在聽到呂布這番言論,那一個個內心深處皆充滿激動,今生能跟隨在自家主公麾下,那實屬是他們平生最大的幸運。

  在未投效呂布之前,他們或賦閒在家,或鬱郁不得志,或僅為稽首,或流竄地方,雖說身懷大才,但卻沒有地方盡情的施展才能。

  可是在跟隨呂布以後,他們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重視,不管遇到怎樣的困境,他們的主公總是能帶領他們渡過。

  雖說現在身處塞外之地,儘管經受著苦寒,但是他們的心卻是火熱的。

  在這裡他們不用再顧及其他,不必理會那些士族、豪強的臉色,可以盡情的發揮他們的才能,單單是這些就讓他們覺得心滿意足。

  「敬主公!」眾人心中帶著感觸,臉上浮現出敬重的神情,眸中閃爍著精芒,對坐於主位的呂布齊聲喝道。

  看著堂內的眾人,呂布笑著說道:「今日諸君無需拘謹,想說些什麼就說些什麼,無需理會本侯,以後再想這般齊整的聚集在一起,恐真的就不多了。」

  隨著中平二年的到來,呂布心中能感受到一絲絲的威脅,這種威脅來自於遙遠的塞外之地,而那裡聚集的眾多召喚異族勢力,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張開自己的獠牙。

  所以日後的征戰必定不少,屆時堂內聚集的眾將,必然會奔赴不同的戰場,從而完成他們身上所肩負的重擔。

  「主公,今日這麼高興的日子,您也不說讓俺們喝上兩杯。」典韋此時手拿一根羊腿,油光滿面的對呂布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