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啊!」聽完李典所講的這些,呂布臉上露出笑容,接過李典所遞書信,看罷以後便道:「曼城,此番你李氏一族,算是解決了本侯的一樁心事啊,對令叔之才,本侯一直都記在心中。

  此前因軍務繁忙,故未與曼城多商討此事,沒成想令叔竟願舉族來投,李氏一族若來美稷一域居住,本侯定不會虧待之!」

  李典所處的李氏一族,在鉅野縣一帶算是少有的地方豪強,單單是門下幾千食客,便足以證明李氏一族的強橫。

  當然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前提,使得李氏一族在私底下多從事一些黑暗事宜,畢竟豢養這幾千食客,那每日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如今這李氏一族當代家主李乾,決定舉族來投,那定是此前跟李典、李整私下的書信往來,讓李乾看到了呂布身上的希望,為了能夠壯大他們李氏一族的威望,甚至不惜變賣族中產業。

  似這樣的行為,對李乾來說那無疑是一場豪賭,倘若賭贏了,那麼自此以後他們李氏一族,便可以躋身更好的階層,但若是賭輸了,那他們李氏一族自此將徹底衰敗下去。

  單單是這樣一份魄力,那非尋常人等所能做出來的。

  李典道:「當初主公率部北征之際,末將與大兄,便在私下多次寫信勸說叔父,主公赴任護匈奴中郎將之位,然我漢室在這塞外之地根基薄弱,倘若沒有足夠的兵馬支撐,恐不足以支撐我軍坐鎮塞外。

  而叔父在幾經猶豫之後,遂在心中下定了決心,變賣李氏一族祖產,聚攏門下食客,沿途招募流民趕赴美稷一域,據叔父寫給大兄的書信,此番叔父沿途共聚攏了二十餘萬眾流民。」

  受黃巾之亂的影響,雖說漢室最後鎮壓了肆虐各地的黃巾賊,但這也使得漢室各地,大量黎庶失去了田產,連帶著地方出現了大量流民。

  而在這樣一種情況,李乾利用糧食為誘,招募這些流竄各地的流民,前往塞外之地生活,雖說多少有些難度,但在糧食的誘惑下,依舊有大批流民願意前來。

  呂布眼前一亮道:「此舉甚善,若有這二十餘萬眾流民加入,那我漢軍在美稷一域,將徹底紮下根基,曼城,汝叔父為本侯解決了一大隱患啊!」

  一旁站著的程昱,此時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若這二十餘萬眾流民,果真能順利抵達美稷一域,那此前創立的軍屯體系,將不再存在任何的問題。

  李典低首道:「這些都是末將該做之事,主公,末將麾下軍務尚未處置妥當,若無他事,末將便先行告退。」

  對年輕的李典來說,既然在心中認定了自家主公,那麼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幫助自家主公解決問題。

  至於說此事能為他們李氏一族,帶來什麼樣的獲益,那就不是他所關心的了,畢竟現在的李典,是一門心思的想要帶好乳虎營。

  看著離去的李典,坐於主位的呂布,臉上露出了幾分欣慰的笑容,雖然說李乾舉族來投,必然是想要獲得什麼,但是就目下的局勢來說,似李乾這樣的豪賭,那自己必然是需要給予一定的好處。

  單單是李乾散盡李氏一族祖產,幫助自己聚攏二十餘萬眾流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呂布都必須要重用李氏一族。

  至於日後李氏一族,會不會在自己麾下形成派系,那也要等到自己真正創建政權勢力,再去考慮這樣的問題了,畢竟目下還是要先以求生存為主。

  第115章 制衡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程昱此時面露激動,躬身對呂布一禮道:「倘若那李乾,果真率領著李氏一族來投,並聚攏二十餘萬眾流民前來,那我軍此前所定軍屯之策,將不存在任何威脅。」

  身為呂布這方勢力的大管家,程昱這心中所關心的,就是這方勢力的基礎,它到底牢靠不牢靠。

  如果說這個基礎不牢靠,那麼即便是呂布的麾下,聚攏再多的精銳之士,終究有一日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

  在美稷一域籌建軍屯體系,就是檢驗這一基礎,是否牢靠的關鍵所在。

  呂布淡然道:「仲德,你我之間就不說這些虛的了,若李氏一族真攜二十餘萬眾流民來投,那如何安置這龐大的流民,就是仲德需要儘快解決的問題了,並且如何妥當安置李氏一族,同樣也是仲德需要考慮的事情。」

  對於李氏一族這種加大籌碼的舉動,呂布的心中還是很認同的,畢竟處於這亂世之中,每一次抉擇都將關乎到整個宗族的命運,倘若那李乾不是因為看重自己身上的潛力,恐他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驚人之舉。

  但重用李氏一族歸重用李氏一族,呂布這心中卻不會允許,李氏一族的根基,徹底深植在美稷一域,畢竟一個集中的李氏一族,要遠比一個分散的李氏一族威脅更大。

  為什麼漢室會驟然爆發黃巾之亂?

  論起根本來說,就是因為士族、豪強在地方的勢力過於龐大,導致土地兼併,所產生的矛盾日益激化。

  現如今這美稷一域,並不存在所謂的士族、豪強勢力,畢竟此前這裡被漢室拋棄了很長一段時間,進而導致大漢一族在這裡沒有根基。

  同樣的來說,比美稷一域更大的河套之地,因南匈奴、鮮卑異族竊據此地,使得大漢一族的勢力,在河套之地亦無根基可言。

  面對這樣一張任由自己繪製的白紙,呂布怎麼可能會讓這張白紙上面,存在著一個污點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