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反正這個漢末,已經與自己記憶中的漢末不同,那麼自己有何必糾結於一些固有的模式。

  固然說這漢室大亂,在記憶中的歷史中,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只是當前這樣一種情況,恐要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這漢室就會陷入到一種新的動亂中。

  而在這樣一個風口浪尖,必須要儘可能的擴充自己的勢力,如此才能去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第030章 兵權即一切

  「主公能有此想法,詡在此先恭賀主公。」賈詡臉上浮現出笑意,沖呂布插手一禮,停頓片刻後繼續道:「既然主公奉詔,馳援并州邊關危機已成,那麼主公當儘快起程,趕赴護匈奴中郎將駐地。」

  「有道是名不正言不順,倘若主公長時間,領兵待在這并州邊關之地,而不往護匈奴中郎將駐地。」

  「雖說這平城段長城障塞防線上下,對此不會有任何的異議,畢竟主公此前就是在這裡,威震塞外異族。」

  「然對這并州其他勢力來說,他們心中希望主公留在此地嗎?倘若主公有意威脅到他們的利益,恐將會遇到諸多的掣肘。」

  利益。

  不管是到了什麼地方,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必定存在著諸多利益。

  也正是因為有諸多利益的牽絆,才使得這世間存在著諸多群體,他們會為了某一利益聯合,同樣也會因新的利益分崩。

  賈詡在雒陽城的這些年,雖說在仕途上沒有起色,可是對於人心的掌控,卻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

  有了這些不平凡的經歷,才造就了日後那位懂得明哲保身的毒士。

  呂布想了想,道:「文和之意,某心中明白,只是如今離開這并州邊關,前往護匈奴中郎將駐地,某當如何儘快擴充麾下?」

  塞外之地變幻莫測的局勢,是呂布在雒陽城沒有預料到的,本以為漢末本土異族勢力,至少能夠牽制住這些召喚過來的異族勢力。

  但讓呂布怎也沒想到的是,這眾多本土異族勢力中,實力稱得上強盛的魁頭,竟這般快就被驅逐出鮮卑王帳之地。

  這使得呂布此前在雒陽之地,所預先謀劃的那些設想,幾乎被全部推翻,以至於呂布生出要留守并州邊關,緩去護匈奴中郎將駐地之念。

  一直默言的程昱,此時發聲:「主公,莫要小覷您在并州之地的威望,尤其是對那些地方。」

  「一戰擊敗來犯鮮卑大軍,恐要不了多久的時間,這毗鄰邊疆的幾處邊郡,就會知曉主公的威名。」

  「雖說主公未留守并州邊關,而是率部前往護匈奴中郎將駐地,可那些心懷熱血的豪傑,定會不遠千里的趕來。」

  程昱這番話講完,讓呂布陷入到深思之中。

  自己似乎陷入到一種錯誤的思考模式。

  程昱接著又道:「再者說,主公日後要迎戰塞外異族,所依靠的並非是有幾多的兵馬,最重要的是麾下武將是否強大,麾下將士是否悍勇。」

  「即便主公現如今在這并州邊關,招募到足夠數量的兵馬,可是他們卻沒有相應的實力,那要之何用?」

  程昱所講的這番話,打開了呂布日後對戰召喚異族的思路。

  沒錯。

  一味地追求兵馬,看似麾下擁有很強的實力,但若是這麾下將士,並非是能征善戰之輩,那即便是要再多又有什麼用?

  除了給敵軍送人頭,打擊己部士氣,似乎並沒有更好的作用了。

  與其這般浪費糧食、金銀,倒不如從一開始就提高門檻,讓真正心懷熱血的壯士,自發的趕來投效。

  固然說這麾下將士,遠不比招募的多,但隨便拉出來一支隊伍,那都是能立刻頂上去的強軍。

  不要小看漢末對塞外異族的蔑視。

  未經歷五胡亂華那個至暗時代,大漢一族擁有著超乎尋常的自信心。

  只不過經歷了那個至暗時代後,大漢一族的脊樑,隨著那些熱血兒郎,盡數戰死對抗異族的沙場,才逐漸的被打斷。

  至少在賈詡、程昱這樣的文士心中,他們從沒有把塞外異族放到眼裡過。

  這是一股流淌到血液里的自信。

  這是屬於大漢一族的自信。

  賈詡笑道:「再者說主公,雖說近兩年朝廷未設護匈奴中郎將一職,但留守護匈奴中郎將駐地,監視南匈奴的漢軍並未裁撤。」

  「倘若主公能儘早趕赴護匈奴中郎將駐地,那這支能征善戰的強軍,必定是主公日後迎戰,來犯塞外異族的有力支撐。」

  「幸得文和、仲德提醒,某險些壞了大事。」呂布眸中迸射出精芒,臉上露出倨傲的神色:「此前某雖得到這護匈奴中郎將之位,卻忘記了在護匈奴中郎將駐地,還存在著一支能征善戰的強軍。」

  「再者說這護匈奴中郎將駐地,雖距并州邊關尚有一段距離,可我大漢的障塞候燧系統,並沒有崩壞。」

  「即便日後這并州邊關,再有塞外異族來犯,而駐守長城防線的漢軍無力對抗,則某可譴派強軍來援!」

  當真是險些本末倒置。

  如果不是賈詡、程昱二人,對自己講的這些情況,恐自己就會犯下不該犯的錯誤。

  固然說這被召喚的異族勢力,會擁有強大的軍隊,但是駐守長城防線的漢軍,卻不似無險可守的魁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