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在并州邊塞,並沒有傳來鮮卑寇邊的緊急軍務,難不成這出現在河東治下的邊塞異族,是憑空出現的不成?

  「好一個對此事並不知曉。」漢帝劉宏臉上浮現出幾分輕笑,看著此時匍身的何進,似自言地說道:「真不愧是朕的大將軍,今這邊塞異族都已竄入我漢室腹地,汝身為我漢室大將軍,竟對此一無所知?朕要你這大將軍何用!?」

  「臣,死罪!」聽漢帝劉宏這般厲問,何進起身再拜道。

  看著匍身請罪的何進,漢帝劉宏這眼眸深處閃過一絲嫌棄,當初把何進擢升為大將軍,那目的是為了制衡朝中士族、豪強出身的群臣,可是這何進倒好,自以為當上了大將軍,這手中的權勢起來了,竟私下與這朝中士族、豪強出身的群臣聯繫在一起。

  本想著通過擢升何進為大將軍,去制衡這些士族、豪強出身的群臣。卻不曾想反被這朝中士族、豪強出身的群臣利用,雖未將何進直接拉攏到他們的陣營中,但是似乎是在一夜之間,這朝中便多了個以大將軍何進為首,士族、豪強出身的朝臣為輔的新勢力群體。

  外戚。

  朝臣。

  宦官。

  就好像是籠罩在東漢的三座巨山,不管歷代漢帝怎樣出手解決,似乎都沒有辦法抑制他們的權勢。

  「司徒,你怎麼看!」漢帝劉宏那凌厲的目光,又看向司徒袁隗,「不要給朕說你也不知此事!」

  作為漢室最具權勢的家族,四世三公的袁家,那絕對是漢室最不容小覷的一股勢力。在這漢室的官場之中,不知有多少官員,是出自袁家的門生故吏,憑藉著自身的影響力,使得袁家在漢室擁有著極高的威望。

  在這個士族、豪強盤踞朝堂的時代,縱使是漢帝劉宏,也不敢輕易擅殺朝中大臣,除非是被氣得要掀桌子,而這最為有名的就屬那黨錮之爭。

  袁隗餘光看了眼匍身行禮的何進,心中輕嘆一聲,隨後便行禮道:「啟稟陛下,如今河東出現這等噩耗,朝廷應儘快調遣軍隊,去撲滅這流竄進我漢室腹地的邊塞異族。待這邊塞異族被鎮壓後,是誰的責任,陛下再去追究也不遲。」

  儘管說袁隗心中亦不清楚,這河東腹地怎會出現邊塞異族,但作為沉浮朝堂數十載的老臣,其還是把握住了此事的關鍵所在。

  現在河東出現這樣一種局勢,並不是他們在這裡追究、推脫責任的時候,倘若任由這邊塞異族,在河東肆意妄為,甚至出現裹挾百姓,衝擊雒陽城之局,那對於漢室來說才是最大的打擊。

  漢帝劉宏冷哼一聲道:「司徒說的倒是輕巧,那朕倒要問問司徒,這前去鎮壓的兵馬從何而來?」

  「駐守雒陽的北軍五校,今都不在雒陽城,城門校尉、執金吾各有職責在身,難不成司徒是想讓朕的宮中宿衛,前去鎮壓那該死的邊塞異族?」

  此次爆發的黃巾賊亂,凸顯出了漢軍所存在的種種不足,當然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在與漢室最初這並不完善的政權基礎。

  這個在地方士族、豪強投資出來的帝國,而經過這麼多年的黨爭,加之在地方的士族、豪強不斷掘漢室根基,註定會使得皇權遠不及西漢強橫。

  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況,使得東漢出現了有名的二重君主制,這也是催生出門生故吏的根本所在。

  為什麼東漢地方士族、豪強勢力強大?

  最為重要的一點,不正是這齣自其麾下的門生故吏,隨著官位的不斷提升,順帶著也不斷提升了他們自己的權勢?

  在這樣一種遊戲規則下,誰若是敢背叛自己的故主,那不好意思,這些利益既得者,必定會聯合起來將你封殺。

  畢竟在這二重君主制下,獲利最多的就是這些地方士族、豪強。掌控著漢室輿論權的他們,又怎會讓這一體系平白無故的失效呢?

  儘管說漢帝劉宏,用盡手段想要制衡地方士族、豪強的勢力,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卻微乎其微。

  「臣絕無此意!」袁隗聽後心中一驚,接著便說道:「臣只是心憂河東時局,從未想過要用陛下宮中宿衛,前去鎮壓那該死的邊塞異族。」

  面對漢帝劉宏這般質問,袁隗當然不會去觸這雷,若真是被扣上這個帽子,那對於袁家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司空張溫此時說道:「陛下,為今之計,當儘快譴派武將,前去招募三河騎士,先與之在河東對戰,待奉詔歸京的北軍五校回歸,便可一舉蕩平這肆虐在我河東腹地的邊塞異族。」

  見漢帝劉宏不斷逼迫著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司空張溫知道自己該站出來說話了,否則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會完。

  如今對於朝廷來說,最為重要的便是先想辦法抑制住,這些在河東腹地肆虐的邊塞異族,至於其他的可以等到以後再說,否則這河東治下的局勢,將會變得更加糜爛。

  第027章 無將可用,平胡校尉

  「招募三河騎士?」看著司空張溫,本處於憤怒邊緣的漢帝劉宏,雙眼微眯了起來,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先想辦法暫時抑制住,肆虐在河東治下的邊塞異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說來也是夠諷刺的。

  此次在鎮壓黃巾賊亂的過程中,在各個戰場湧現出了大量優秀的武將,可是在漢室的權力中心,卻沒有幾個能拿得出手的武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