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是基於這樣的前提,使得小黃門宗熹心中,對於左中郎將皇甫嵩的好感,那也是蹭蹭的向上增長。

  一番客氣之後,小黃門宗熹,也漸漸與左中郎將皇甫嵩,熟絡了起來。

  對於宴席之上的這些,獨坐一案的呂布,對此並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在漢室當下這遊戲規則下,左中郎將皇甫嵩,能夠通過一場場戰鬥先於右中郎將朱儁、北中郎將盧植獲得此等冊封,這也從側面反應出左中郎將皇甫嵩,並非是那迂腐之人。

  不管是在那個時代,想要在其內混得開,唯有融入這遊戲規則之內才行,真正想要甩開舊有的遊戲規則,除非你擁有足夠強的資本,否則萬莫做那些憤青之事。

  「義真公,此次你率部平定這兗州治下黃巾賊亂,陛下這心中可甚是歡喜。」小黃門宗熹此時的臉上帶有幾分醉態,看著坐于帥位的左中郎將皇甫嵩,笑眯眯地說道:「相比較於那盧植,率我大漢精銳之師,久攻冀州黃巾賊亂而不破,陛下已對其進行了懲處。」

  「而隨後被冊封為東中郎將的董卓,更是位只懂帶兵的莽夫,赴任冀州以來,非但沒有挽回我漢室之勢,相反卻被那賊人張角所敗,今更是被陛下撤去那東中郎將之職,如今我漢室在冀州漢軍可謂是群龍無首。」

  「面對這等態勢,若我漢室想要儘快平定這黃巾賊亂,恐日後還要多仰仗義真公了。」在說到這裡的時候,本一直跪坐在身後的宦者,便站起身來,恭敬的捧起漆盒,緩步朝左中郎將皇甫嵩走去。

  本眉目間帶有幾分淡淡厭惡之意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在聽到小黃門宗熹最後所講後,那眉目間的厭惡之意散去,取而代之的卻是凝重。

  在一開始的時候,左中郎將皇甫嵩便觀察到了小黃門宗熹身邊跟隨的宦者,更看到了其手中捧著的漆盒,原以為這只是小黃門宗熹的表示,但沒想到在這後面竟還藏著事情。

  想到這裡,左中郎將皇甫嵩的心中更是暗暗慶幸,好在給這小黃門宗熹送了厚禮,如若不然,恐會像子干兄那般被這陰險的宦者擺上一道。

  在接過那宦者所遞漆盒後,左中郎將皇甫嵩,向小黃門宗熹投去了幾分疑惑,那有幾分微醉的小黃門宗熹見狀,忙笑著說道:「義真公,此乃陛下所賜密詔,此為義真公日後所行之事。」

  聽小黃門宗熹這般解釋,左中郎將皇甫嵩這神情間帶著恭敬,便打開了那漆盒,從中取出了漢帝所下密詔,而這樣的舉動,讓原本熱鬧的宴席瞬間冷靜了下來。

  看著左中郎將皇甫嵩手中的密詔,在旁飲酒的呂布心中暗道:『若猜的沒錯的話,這恐是讓左中郎將皇甫嵩,率軍前去冀州平叛的調令。』

  正如呂布心中所猜想的那樣,在北中郎將盧植、東中郎將董卓,在冀州皆為取得戰果的情況下,漢帝這心中對於這冀州黃巾賊亂之事,那可謂是焦躁不已。

  雖說左中郎將皇甫嵩,率領麾下漢軍在兗州治下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但是若想儘早撲滅這場在漢室肆虐的黃巾賊亂,這冀州戰場才是關鍵所在。

  畢竟掀起此次黃巾賊亂的核心,在賊人張角的率領下,據守廣宗,接連擊敗前來圍剿的漢軍精銳,這對於漢室來說其實是不小的打擊。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前提,使得左中郎將皇甫嵩在平定兗州黃巾賊亂後,這漢帝心中便升起了讓左中郎將皇甫嵩,率領麾下漢軍精銳,前去接管這冀州戰場的爛攤子。

  如果說左中郎將皇甫嵩,能夠早日平定這冀州黃巾賊亂,那對於漢室接下來撲滅這黃巾賊亂,將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

  看完漢帝所下密詔後,左中郎將皇甫嵩便道:「既陛下對臣這般信任,那臣定會早日親率麾下將士,前去這冀州平定那黃巾賊亂。」

  小黃門宗熹笑道:「我漢室能有像義真公這等肱骨,實乃我漢室之幸!」心中牽掛之事已了,這也讓不勝酒力的小黃門宗熹,最終還是醉倒在這酒案之上。

  看著醉倒的小黃門宗熹,坐于帥位的左中郎將皇甫嵩,這心中卻生出了幾分悲憤之意,似子干兄這等忠誠漢室的幹才,卻受這等腌臢之人所辱,那實在是件令人憤慨之事。

  只是當今的漢室,受十常侍在漢帝旁蠱惑,而漢帝又格外寵信十常侍,縱使是強如左中郎將皇甫嵩,也無法破解此局。

  如今對於這十常侍把持朝政之勢,那基本屬於無解的狀態,而面對漢室這來勢洶洶的黃巾賊亂,一切當以儘快平定這黃巾賊亂為主。

  看著被隨行宦者攙扶離去的小黃門宗熹,坐于帥位的左中郎將皇甫嵩,便將目光看向了一直沉默的呂布,「奉先,接下來恐我軍又將會有惡戰要打。」

  對於左中郎將皇甫嵩心中所想,呂布自然不知,但在他心中卻知道,自己若想在漢室取得一些名望,獲取一些資本,就必須要儘早趕赴那冀州戰場,隨左中郎將皇甫嵩平滅那賊人張角,否則此前所謀劃的種種,皆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正如此次這蒼亭之戰,明明是因為呂布率部擊潰了黃巾中軍,陣斬了那東郡黃巾賊帥卜己,才使得左中郎將皇甫嵩能取得這等戰績。

  可是在此次冊封之中,卻對於他呂布隻字未提,所得只不過是此前左中郎將皇甫嵩當著眾將的面,在權利範圍之內晉升的那別部司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