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看騎都尉曹操,還沒有經歷與朝中群臣,地方士族、豪強的爭鬥,但是這些年的為官經驗,還是讓他看到了漢室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在左中郎將皇甫嵩講完這些的時候,騎都尉曹操便講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相比較於一心撲在武事發展上的佐軍司馬孫堅,騎都尉曹操的思想更前衛,這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日後的成就。

  對於騎都尉曹操所講的這些,在場的漢軍將帥皆陷入深思。

  「不愧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單單是這樣的提議,足以讓漢軍在接下來的時間,儘快掃平盤踞在豫州的黃巾賊。」聽完自家結義大哥的這番分析,在旁站著的呂布在心中不由的感慨道。

  只是對呂布來說,自家結義大哥所講的提議雖好,但是這樣的戰術安排,卻不足以讓他某渠到最大的利益。

  出身寒門的他,若想在此次黃巾之亂中謀取到最大的利益,那麼肯定是需要得到潑天的戰功才行。

  面對這樣一種前提,沒有什麼比誅殺黃巾賊首張角來的最為實際。

  倘若是按照自家結義大哥所講的進行,那一切對於呂布來說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到最後也不過是為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他們積攢名望。

  這在呂布的內心深處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干預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的想法,讓他們做出比青史中更為大膽的策略,就是呂布要去改變的事情。

  想到這裡,呂布便站出來說道:「騎都尉所講,的確是我漢軍目前最為穩健的一種做法,但是放眼於整個天下,若按照這種步步為營的方式,先掃豫州,再掃兗、青、冀,在時間上卻對於我漢室非常不利。」

  雖說呂布、曹操、孫堅在陽翟城上結義,但是就眼前一種情況,他們彼此間的身份並不能過多的對外暴露。

  畢竟對呂布、曹操、孫堅他們來說,都是手握重兵的漢軍將領,且目前皆聚集在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帳下聽命。

  若呂布、曹操、孫堅他們著重的提出彼此間的結義身份,那身為漢軍主帥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這心中會怎樣想?

  因此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呂布、曹操、孫堅他們在人前,並沒有特別講述他們之間的關係。

  有些情誼放在心裡明白就行。

  「對於我漢室來說,固然穩紮穩打最為重要,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征討黃巾賊的漢軍來說,應當儘早掃平天下黃巾賊才是最重要的。

  像騎都尉剛才所講的這些,理應由朝中的那些重臣去過多的思考才是,我等所附之言僅僅只是個提議。

  依照著這段時間某對於黃巾賊的軍隊實力,再對比我漢軍的軍隊實力,只要能擊潰肆虐地方的黃巾賊主力,那便以最快的速度鎮壓當地叛亂。

  因此按照某的想法,我漢軍應攜大勝之威,在義真公、共偉公的分別統帥下,對肆虐在豫州、兗州的黃巾賊分而攻之,這才是我漢軍最應該做的事情。」

  講到這裡的時候,呂布這眼神中閃爍著精芒,身上的氣勢也變得凌厲起來,對於在座的從事軍伍的漢軍將領來說,呂布所提之議更能讓他們在心中引起共鳴。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管是誰這心中都不願意只看著一人盡占風頭,而他們只能在旁邊眼睜睜的看著。

  第024章 分兵而戰,追剿黃巾

  「奉先方才所講的這些固然是好,但是對於我漢軍當前的情況來說,若真是分兵追剿這肆虐在豫州、兗州境內的黃巾賊,恐在兵力上會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右中郎將朱儁,眉目間帶有幾分隱憂,看向呂布講出自己心中的擔憂。

  自此前右中郎將朱儁,率部趕赴潁川之地,欲平滅那勢大的黃巾賊,但是因為這心中多少帶著些輕視,最終才使得那黃巾賊帥波才,率部埋伏在右中郎將朱儁,領軍奔赴潁川之地,最終使得右中郎將朱儁所部是潰敗而逃。

  基於這樣的前提,使得右中郎將朱儁,這心中多少存在著些許的陰影。

  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即便是在此前久經沙場的右中郎將朱儁,在面對這樣一種情況,這心中多少還是存在著一些躊躇。

  對於右中郎將朱儁所講的這種擔心,呂布這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畢竟那時右中郎將朱儁所處的局勢,與當前所處的局勢,已經出現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別的不提。

  單單是此番加入到左中郎將皇甫嵩所部、右中郎將朱儁所部的孫堅、曹操,就足以讓他們應對這豫州、兗州境內勢大的黃巾賊。

  再者說依照呂布內心深處的想法,若想在此次平定肆虐漢室黃巾賊的戰役中,取得足夠獲取高官階的戰績。

  那麼唯有讓左中郎將皇甫嵩所部,以最快的速度推進到冀州境內,並對這盤踞在廣宗城的黃巾賊首張角實行合圍之勢,而在這過程中自己能率部對那黃巾賊首張角實行戰略性斬首,才能最終明確自己的名氣。

  依照著漢室當前奉行的遊戲規則,若想讓自己謀取到最大的利益機會,對於出身寒門庶族的呂布來說,這是必須要自己把握的機會。

  儘管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但是如何把握住機會,對於呂布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存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