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說昌平伯嫡次子不喜經文儒學,偏愛醫道。”安欣媛想到昌平伯嫡次子的風評,隨後道:“我還一位太女會選誠意伯嫡長子呢,據說那位假以時日能成為儒學大家,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比起昌平伯嫡次子,誠意伯的嫡長子才是太女夫婿的最熱人選。

  “太女不需要一個天下人榜樣的夫婿。”陸若華答道,同樣太女夫婿的聲望太高或多或少也會影響朝政,儒學大家名聲太過,為讀書人的楷模,到時候振臂一呼,學子響應,還指不定會弄出多少麻煩。

  “醫道,挺好的。”陸若華溫和地笑道。

  康定五年底,太女大婚,此後太女正式理政。

  第167章 女帝

  康定七年, 太女與首輔陸若華上書在大燕興建學堂,初建時為只有男子書院,兩年後加蓋女子書院,此後三年, 兩種書院的數量漸漸持平。

  康定九年, 又翰林院和工部主編的第一本囊括從古至今大燕各地耕作方法的農書問世, 此書命名為《燕民農書》,由官府向各地百姓推廣, 隨後太女又與首輔陸若華一同上書, 請求在各地設置講農堂,為百姓講解《燕民農書》中的農桑之事,或是請有經驗的種田紡織好手在講農堂傳授經驗。帝允之,此後, 講農堂建立。

  康定十年太皇太后去世。

  康定十五年,康定帝退位,太女登基。

  “父皇正當年盛, 為何現在就要退位?”太女對著上首的康定帝問道, 說起來她父皇才五十出頭,依照太皇太后和上皇的高齡,這年紀正值壯年。

  康定帝笑了笑道:“朕想趁著自己還能動,想要出去走走。朕這一生, 連這京中大門都沒有踏出去一步,對外面,對百姓的生活只是從奏摺和戲文中得知, 從未有真正看過一眼。”

  “朕想要看一看自己治下的大燕的秀麗山川,看一看百姓生活是否安康富足,看看邊境是否安穩。”康定帝看著太女道:“朕年紀已經不小了,想趁著你皇祖母和皇祖父身子還康健,出去走走,過兩年就要回來侍奉你皇祖父和皇祖母,再往後就是想要出去也走不動了。”

  “你是個好孩子,也是個好儲君,更會是一個好帝王,朕相信大燕在你的手中一定會更加興盛。”康定帝看著女兒不舍的樣子問道:“難道你覺得自己做不好?”

  “當然能做好。”太女堅定道。

  “那就好。”康定帝望著外面,欣慰地笑了。

  太女登基後,成為史上第二位女帝,比起前唐被後人指謫竊取李唐神器的武后不同,大燕的這位女帝為康定帝嫡長女,冊封儲君後登基,名正言順,無可詬病。

  太女登基後第二年,改年號慶元,史稱慶元帝。

  慶元帝即位後,首輔陸若華請奏女子亦可參加科舉,帝欣然允之。

  慶元二年,由江南奏報,紡織機得到改良,紡織能力一下子提升近八倍,自此之後,此種紡織機陸續向大燕各地普及。同年科舉中,亦有三十名女子在春闈中金榜題名,得中進士。

  這些改革只是開始,慶元三年,首輔陸若華向慶元帝進獻蒸汽水泵,次年進獻蒸汽機,自此後,認識到此物的神奇之處後,大燕開始普及蒸汽技術。

  自此,大燕進入蒸汽時代。

  文淵閣中,慶元帝正在忙著批改奏章,對著身邊的內侍問道:“恭王殿下呢?”雖是皇后,但是到底是為了照顧這位男皇后,從慶元帝到百官還是選擇稱呼其為恭王,雖然這位男皇后自己不在意。

  “回陛下,殿下去了太醫院。”內侍趕緊答道:“殿下去了太醫院,說是最近在陸首輔的提醒下,治療天花的研製有了很大的進展。”

  他自康定帝時就在御前服侍了,叫他說這兩任的帝王都是個專一的性子,這本來就夠怪了,可是這更怪的是這兩人的皇后。上任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喜歡研製□□,如今的這位男皇后一心撲在醫術上,要他說,這也幸虧每個狐狸精什麼的,要不然就這兩位的手段,估計早就被吞成渣了。

  不過,這兩位皇后都是難得的隨和人,從不為難他們這些做下人的,由此他們也是真心盼著帝後恩愛不移。

  正在這時,之間一位磨樣清秀,透著書卷氣的青年慌忙跑了進來,對著上首的慶元帝道:“成功了,成功了!”

  看著青年大喜的樣子,慶元帝猜到了什麼,著急地問道:“可是找到治癒天花的辦法了?”

  “不是治癒,而是預防。”恭王,也就是青年道:“接種過牛痘的人,就不會再染上天花了。”

  慶元帝聽到後大喜,對著旁邊的內侍道:“快將此消息通報到陸首輔和內閣,這真是天佑我大燕!”

  隨後慶元帝走上前去對著恭王道:“阿嘉,此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青年連連搖頭道:“我不是出力最多的,這其中最勞累,付出最多的還是太醫院的辛院正。”

  看著自己夫婿不貪功誠實的樣子,慶元帝笑了,她當初選中於嘉做自己的夫婿,於嘉的純真可愛就占了很大一點,她是一個每天都在算計的人,和這樣一個真實可愛,不添半點雜念的人呆在一起,她回覺得十分輕鬆,這才是她選擇於嘉最重要的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