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道方俞是六皇子的人?

  諸朝臣面面相覷,暗潮湧動。殿中微凝了片刻,隨即蕭從繁出列。

  「臣附議。」

  緊接著工部的人,大理寺少卿……蕭從繁的黨羽逐步浮出水面,而令人吃驚的是,一些原像方俞一般的中立黨,看著方俞的選擇,竟然也紛紛都站了出來。

  朝中的局勢竟然壓倒性的忽然偏向於楚靜非。方俞也沒想到他發表了一下意見,會有那麼多人幫腔,難不成把他當中立黨的標杆了,一旦他做出選擇就跟風?

  問題是他一直就不是中立黨啊,他悻悻的縮了縮脖子,抱歉了大家。

  「自先祖開朝以來,還是頭一遭有皇子帶兵造反,今宮中蒙此一難,朕難辭其咎。愛卿所言有理,若非儲位空懸,皇子不會生出妄念。」

  老皇帝斂著眸子,其實他心中早有打算,經起兵一事,他已經身心巨疲,也不可能再將事情拖著繼續觀望了。既局勢如此,正好順應局勢:「六皇子紀曌安,德才兼備,文武兼濟,著封為太子,於八月繼位。」

  方俞眉心一動,朝臣譁然,定下太子是好事,卻沒曾想皇帝會退位讓太子儘快上位。

  所以……他這是,買股已經買中了?

  方俞遠遠和楚靜非對視了一眼,雖未動聲色,但卻從彼此冷靜的神情之下看到了一抹笑。

  昭令聖旨很快便布告天下,朝廷很是熱議了一段時間,不論是熱乎的太子也好,令人惋惜的二爺也罷,還有讓人唏噓造反的四爺。

  方俞過了明路,和太子爺來往也是肉眼可見。

  「其實你一開始便選定了老六。」

  「陛下聖明,果然是沒有什麼瞞得住陛下。」

  崇明帝輕哼了一聲,雖然最後他選定了老六做皇帝,方俞是他的人正更好的輔佐新帝,但他知道了真相還是不爽。

  一則感覺是被騙了,二則自以為衷心效忠他的才能臣子其實也早有效忠的主子,輪起這些事兒來,他就小心眼的很。

  雖然方俞早已經站隊,但這些年在他身邊倒也是勤勤懇懇做實事,即便一張嘴會說,但也未曾逾越雷池半步,更未曾左右插嘴過他立儲的決定,否則也不會安然到最後關頭也未被察覺。

  「你這是欺君之罪!」

  方俞咚的在殿內跪下:「臣罪該萬死。」

  崇明帝冷眼看著垂首跪著的人,半晌後才氣呼呼的道:「你若當真萬死,恐怕老六還得傷心好大一場,會不到殿前來同朕鬧?你是誠心認錯的嗎,你是想陷朕於不義。」

  方俞平日伶牙俐齒,到這兒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言語,老皇帝也真是會鑽牛角尖。聽這語氣,倒是像在撒潑傾瀉不滿,有些谷千手那個怪老頭兒的味道了。

  「臣千不該萬不該傷陛下的心,陛下要罵要罰都是應該的。」

  「罷了,起來吧。」

  方俞慢悠悠的爬起來,上前去給皇帝倒了茶水。

  「朕發覺你歷來是喜歡燒冷灶,去工部如此,選人亦如此。老六歷來不是個好相與的,你竟選他,你們如何相看上的?」

  方俞聽著老皇帝頗為釋懷,甚至是帶著八卦閒談的語氣問,他覺得有些好笑,一切皆成大局,朝野上下誰會不好奇他和楚靜非是怎麼滾到一起的。一個壓根不像會爭儲的冷灶王爺,一個開始並不起眼,慢慢走向權臣的進士……

  「莫非真當是老六相貌英俊,你看臉定輸贏不成?」

  「陛下也愈發是能調侃人了,微臣便是再膚淺,也不至於這般兒戲。」方俞笑道:「昔年入京趕考,微臣便與殿下結了不解之緣……」

  京中風雲詭譎,說起往事,竟像是上輩子的事:「殿下外冷心熱,仗義出手,他昔日也不曾嫌下官微末,願與之相交。微臣實難不選殿下。」

  老皇帝笑著搖了搖頭,緣有天定。他背靠在椅子上,鬆散了身骨,目光悵然,這一生起伏跌宕,九五之尊大權在握,卻也鋪滿了一路的遺憾和無奈,如今臨到終點,也該好好休息享享福了,他這輩子為著國事操勞太多。

  「老六的運氣比朕要好。往後好好輔佐新帝,也常來宮裡同朕說說話兒…………」

  十里荷香,火傘高張……八月,鐘鼓三響,禮部結束天壇太廟祭祀,楚靜非一身明黃龍袍登上至尊之位。

  紀朝第三十九任皇帝紀曌安繼位,年號為太安。尊崇明帝為太上皇,聖淑皇后為皇太后,追封生母歆妃為孝穆皇太后。

  「朕今日登基,尊紀朝舊俗,例行封賞。工部侍郎方俞,材優幹濟,朕之功臣。著封為正一品內閣大學士,輔朕國之重務,統理內閣,不可懈怠。」

  方俞出列:「臣,謝主隆恩。」

  暖陽傾瀉,紫禁城金碧輝煌,方俞立在大理石檯面上眯眼望著烈陽。

  「首輔往哪邊走,工部和內閣可是兩個方向了。」

  方俞回神垂眸:「是啊,該往內閣走。」

  「首輔可是在想二十五歲做了內閣之最,應當出神享受一番天光和隆恩?」

  方俞聞言失笑:「倒也不是。」

  首輔在糾結,下朝以後是去西市買兒子喜歡的酥月餅好呢,還是去東市買當季豐盈,老婆喜歡的大石榴好。

  ——正文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