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的爺,您可小聲著些。」

  只可惜四皇子這頭的怒氣尚未消散,也未能給二爺一個好看,五月末,一封西北的捷報卻先傳回了京城,在朝中激起了層層浪花。

  第154章

  「好啊,好!老六大破西北蠻夷,鐵騎鷹可汗重傷,西北一戰大獲全勝,待清繳完殘兵便可班師回朝。」

  崇明帝閱覽捷報後龍顏大悅,此次是直接擊垮了鐵騎鷹,而非商談合約而勝,中原不會再給這支白眼狼邊民機會,西北會直接收復,而鐵騎鷹族的草原地也會一併收攏用於朝廷養馬。

  持續了一年有餘的戰事,如今總算有了結尾,這支威脅西北的強悍部族被除,一則是震懾了其餘邊民,揚中原之危,再者得到了最好的養馬地,中原也會向著兵強馬壯的方向走去。

  不單是皇帝高興,此番朝廷上下,天下百姓也歡欣鼓舞。

  「待老六清繳完餘孽,班師回朝,犒賞三軍,大赦天下。」

  皇帝已經許久未像此番高興了,楚靜非當初決定做的好,立下這麼個大功,可不是巡鹽兩月,清查賦稅就能掙來的功勞。

  方俞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長鬆了口氣,很隨大眾的心情愉悅起來。

  他算著時間,這封捷報到朝廷快馬加鞭也得半個月往上,也就是說距離戰事勝利已經過去了這麼些時日,清繳餘孽大抵一個來月,楚靜非很快就能班師回朝。

  很好,很好。

  楚靜非帶領三軍立下大功,不單是得皇帝褒獎,受朝廷器重,深得民心,最要緊的是收復了西北大軍,手握重兵,這是另外幾個皇子不可相較之處。

  趁著風頭正盛回京,屆時調動出暗藏在朝中門生同營,讓朝廷知道老六也是胸懷大志的,他也不用再繼續偽裝,到時候站出來力挺楚靜非,便是會讓皇帝心有不愉他也參與了黨爭,但是念在他為朝廷出力賺錢,殫思極慮,皇帝念及舊恩,他們的成算不會低。

  想到臥底多年,終於要能明面上戰鬥了,方俞也不由得有些激動的搓搓手。

  「母妃,這當如何是好。老二尚未解決,時下老六也來湊熱鬧,若是他有心儲位,依照如今的局勢豈不是也比兒子要強許多。」

  「巳兒,母妃警醒說你多少次,遇事不可急躁,你這脾氣這麼多年是半點沒改,若是有些長進也不會事到此處只會著急上火。」德賢貴妃坐於高位上看著在殿中來回踱步的兒子,不由得微微嘆了口氣。

  「母妃,這都什麼時候了,與其來責備兒子,倒是不如先想辦法解決要緊事。」紀征巳握緊拳頭,細下一想,他又樂觀道:「老六以前不聲不響的,沒成想竟然還有些本事在身上,不過那小子素來是最厭煩教條約束,愛天南地北的跑,興許他未有狼子野心。」

  德賢貴妃垂眸搖了搖頭:「我的兒,老六風頭正盛,又是陛下的種,無論生母何其微末,可到底是天子血脈,難道這點血性都不曾有?就算以前沒有,那也是他知道自己沒可能,如今太子被廢,任何一個皇子都有可能,他拿著命在西北立下大功,能不生出野心來?我的傻兒子啊,如何能把希望寄託於老六沒有大志之上?」

  「對付一個老二尚且棘手,如何還空的出手來對付老六?」

  德賢貴妃卻是一笑:「既兩方是強者我方弱,我兒便切勿給人當槍使,如今老六風頭盛,難道老二坐得住不成。」

  「巳兒上前來。」

  紀征巳看著貴妃,雖蹙著眉頭,還是附耳上前去,得聽德賢貴妃的計劃後,他燦然一笑:「母妃當真是妙思,兒臣這就去辦。」

  翌日朝會上,朝廷諸位大臣就西北戰事做了討論,皇帝做了總結。

  「此番西北一戰大獲全勝,老六英勇有謀略,但老六也在捷報中提到此次戰勝離不開方俞主理研製的火器,炮彈威力大,工部還得繼續研製火器備用。」

  「微臣定當督促工部繼續研發火器。」

  皇帝道:「火器是國之重器,研製方法若非主事者不可窺視討學,以□□於邊境。」

  「是。」

  先時朝廷送炮彈到西北皇帝做的低調,朝中許多人都未曾得知,三軍藉助炮彈攻城神速,當即便有人前去工坊觀覽炮彈了,不過工部管理的嚴格,只能看見炮彈威力演示,不得進工坊前去查看研製。

  諸人不得不感慨,皇帝和方俞當真是一條心,朝中人的視野都被立儲之事盡數抓去,方俞和皇帝竟然暗度陳倉送了這般神力的火器前往西北,如今連仗都給打贏了,皇帝不愧是皇帝。

  不過……「今天下國泰民安,又得重器護國,正是立儲好時機。陛下,儲位不可多懸,不妨趁朝中無急事,在秋收以前定下儲位。」

  方俞握著朝牌退回隊伍,真有這些老傢伙的,不管議什麼事都能扯到皇儲上來,今日看皇帝心情好,朝臣說的是更為直白不加鋪墊了。

  皇帝未置可否,半晌後才道:「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陛下,今天下太平,是陛下日理萬機之功,老臣認為六皇子領兵打仗頗有陛下少時風資,是可靠人選。」

  「臣附議。六皇子沉穩寡言,胸懷大策,今又得民心,是可託付之人。」

  ……

  方俞眉心一凝,他微微低頭,斜垂著眸子瞟了一眼朝中為楚靜非說話的官員,戶部尚書,禮部郎中云云……他遠遠與大理寺少卿對視了一眼,兩人皆是神色不太好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