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官兵聽見說話的人雖身著便裝頂著草帽,但是面相俊朗年輕,方才進去的夫郎又跟在他的身側,當即便同主事的方俞聯繫在了一起:「方大人,這些人想要近處圍觀,不聽勸誡。」
那心中憤憤不平的老百姓自以為占理,卻也不是聾子,聽見官兵叫灰頭土臉的鋪路「徭役」為大人,當即便慫了,垂著頭目光閃躲再不敢開口辯駁。
方俞立時便知道了是個什麼情況,他耐心道:「諸位關切官道的修建,本官也諒解。大伙兒不必著急,官道鋪的快,待到明日黃昏時辰,早鋪的路便可通行,到時候會余處一段路給大家試行體驗。」
老百姓見方俞說話溫和,便也壯著膽子問起了些疑惑來:「能、能這般快嗎?」
「六月天氣炎熱,水泥乾的快,可以。只不過也只能試行一截路體驗,因著前頭還在修建,為此官道還是不能使用。」
「大人,聽說修建好以後的官道不打滑,是真是假?」
方俞笑道:「每個人的體驗感都不一樣,本官時下也不可把話說死了不是,到時候大伙兒自行體驗。」
他一一挑揀了幾個百姓最感興趣的話題解答了以後,輕輕拍了拍喬鶴枝的腰:「你先回去吧。」
喬鶴枝點了點頭,怕被看熱鬧的人擠著,方俞還叫了個官兵給他開路。
「好了,諸位,今日的問題便答到此處,眼下最要緊的是修路,待道路修建成了諸位所有的問題都可得到解答。」
言罷,方俞便回了水泥路上去,百姓也未再吵著要擠進去看。
百姓的議論頓時又從道路的修建轉移到了主事大人身上,一時間城裡的話題又變成了方大人急吏緩民、平易近人、高風亮節云云,又有說方大人和夫郎琴瑟和鳴,恩愛羨煞旁人等諸多話來。
便是鐵一樣面孔的御史台也跟皇帝美言了幾句,說此次修建官道方俞親力親為,身行力踐等溢美之詞,雖不如百姓說的那般誇張,但是也十分中肯,一時間朝中不爽方俞的想要找茬說兩句譏諷的話來也不好開口了。
倒是皇帝樂呵呵的,頗有一種自己眼光毒辣清明,保舉的人品性能力兼有之的自豪感來。
…….
水泥路施工的第四日,官道修建了有一里地的水泥,他命人拉線隔出了兩百米的距離供人行走體驗,前頭依舊被圈守著往前修建。
頭一日施工百姓看了熱鬧以後,往後的日子倒是陸續也有人前去觀看,不過見慣了也沒什麼稀奇的,自然不如剛開始熱鬧。但是得到消息說可以前去體驗水泥路時,又引得大批的百姓前去。
只是不巧趕上了朝廷休沐,不單是百姓,當日就是許多朝廷的官員也來觀看體驗得到皇帝首肯修建的道路。
「不錯,不錯。果然是好,同小報上說的一樣。」
「若是修建完成,豈非可一日千里。」
「再是不怕雨時泥濘污泥蓋腳了。」
朝廷官員議論紛紛,攏共就隔出了那麼長的一段距離來,老百姓誰敢同官員擠,便是踏上了官道也隔人遠遠的。
方俞一連在一線上守了十日,眼見修建速度從先時的半個時辰十米路,到後頭的半個時辰十五米到二十米不等,他才放下心來。
這些日子他幾乎是泡在了官道上,每日兩點一線,從府宅出門直達工坊官道,晚時又直接回到宅子,朝廷里的一應事宜盡數是工部里的人跑上跑下帶的消息。
「自從劃出體驗的路段之後,朝廷上下都十分支持官道的建造,朝會上不斷有大人關切修路的進度。」
留在工部上朝聽消息的所正又帶了不少消息前來,總結便是形勢大好,方俞是知道朝廷里那些人的脾氣,見著勢頭好自然是大肆的吹捧,左右費嘴皮子的功夫,身上不會掉二兩肉,實事總之是不乾的。
他無意於聽這些不甚要緊的言論,開門見山問所正:「那工部要求的修路經費可有批准下來?」
工坊中現有的建造材料已經用了一半了,再材料用完以前必須得補齊,這同打仗沒什麼兩樣,總不可能等糧食吃完了再送上來,還得是源源不斷才行。而開採要用的材料,就得要人要錢才辦的成。
說到此處,所正面色微有凝滯:「批是批了。只是……今日朝會便議了此事,陛下自是首肯的,不過今下國庫空虛,又要緊西北的糧草……」
方俞長吸了口氣:「西北打仗糧草定然是不能斷,大頭得去西北,再者還有水患時救濟百姓。」
朝廷的難處,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陛下還是向著工部的,只是實在困難,撥到工部修路的錢只有一萬兩。」
「一萬!」方俞呼出聲音來。
須知方俞預計先要的是三萬兩。
他還是保守開口的,但是沒想到卻是比預計還要少這麼多,三萬兩尚且修建不得多遠,這一萬兩又能修建到何處。想到經費的事情他就覺得頭疼,開局就搞個爛尾工程,實在是不好看。
水泥路是好的,有目共睹,朝廷中那群毒蛇的官員也是一致認可的,只不過能修多少就看能力辦事了,修路固然是重要,但是能緩則緩。可是方俞不想緩,事情既然開始了,一鼓作氣才是最好的。
元瑞閆道:「下官人微言輕,未能爭取到更多的經費修建官道,方大人為著官道日以繼夜,下官實在慚愧。」
那心中憤憤不平的老百姓自以為占理,卻也不是聾子,聽見官兵叫灰頭土臉的鋪路「徭役」為大人,當即便慫了,垂著頭目光閃躲再不敢開口辯駁。
方俞立時便知道了是個什麼情況,他耐心道:「諸位關切官道的修建,本官也諒解。大伙兒不必著急,官道鋪的快,待到明日黃昏時辰,早鋪的路便可通行,到時候會余處一段路給大家試行體驗。」
老百姓見方俞說話溫和,便也壯著膽子問起了些疑惑來:「能、能這般快嗎?」
「六月天氣炎熱,水泥乾的快,可以。只不過也只能試行一截路體驗,因著前頭還在修建,為此官道還是不能使用。」
「大人,聽說修建好以後的官道不打滑,是真是假?」
方俞笑道:「每個人的體驗感都不一樣,本官時下也不可把話說死了不是,到時候大伙兒自行體驗。」
他一一挑揀了幾個百姓最感興趣的話題解答了以後,輕輕拍了拍喬鶴枝的腰:「你先回去吧。」
喬鶴枝點了點頭,怕被看熱鬧的人擠著,方俞還叫了個官兵給他開路。
「好了,諸位,今日的問題便答到此處,眼下最要緊的是修路,待道路修建成了諸位所有的問題都可得到解答。」
言罷,方俞便回了水泥路上去,百姓也未再吵著要擠進去看。
百姓的議論頓時又從道路的修建轉移到了主事大人身上,一時間城裡的話題又變成了方大人急吏緩民、平易近人、高風亮節云云,又有說方大人和夫郎琴瑟和鳴,恩愛羨煞旁人等諸多話來。
便是鐵一樣面孔的御史台也跟皇帝美言了幾句,說此次修建官道方俞親力親為,身行力踐等溢美之詞,雖不如百姓說的那般誇張,但是也十分中肯,一時間朝中不爽方俞的想要找茬說兩句譏諷的話來也不好開口了。
倒是皇帝樂呵呵的,頗有一種自己眼光毒辣清明,保舉的人品性能力兼有之的自豪感來。
…….
水泥路施工的第四日,官道修建了有一里地的水泥,他命人拉線隔出了兩百米的距離供人行走體驗,前頭依舊被圈守著往前修建。
頭一日施工百姓看了熱鬧以後,往後的日子倒是陸續也有人前去觀看,不過見慣了也沒什麼稀奇的,自然不如剛開始熱鬧。但是得到消息說可以前去體驗水泥路時,又引得大批的百姓前去。
只是不巧趕上了朝廷休沐,不單是百姓,當日就是許多朝廷的官員也來觀看體驗得到皇帝首肯修建的道路。
「不錯,不錯。果然是好,同小報上說的一樣。」
「若是修建完成,豈非可一日千里。」
「再是不怕雨時泥濘污泥蓋腳了。」
朝廷官員議論紛紛,攏共就隔出了那麼長的一段距離來,老百姓誰敢同官員擠,便是踏上了官道也隔人遠遠的。
方俞一連在一線上守了十日,眼見修建速度從先時的半個時辰十米路,到後頭的半個時辰十五米到二十米不等,他才放下心來。
這些日子他幾乎是泡在了官道上,每日兩點一線,從府宅出門直達工坊官道,晚時又直接回到宅子,朝廷里的一應事宜盡數是工部里的人跑上跑下帶的消息。
「自從劃出體驗的路段之後,朝廷上下都十分支持官道的建造,朝會上不斷有大人關切修路的進度。」
留在工部上朝聽消息的所正又帶了不少消息前來,總結便是形勢大好,方俞是知道朝廷里那些人的脾氣,見著勢頭好自然是大肆的吹捧,左右費嘴皮子的功夫,身上不會掉二兩肉,實事總之是不乾的。
他無意於聽這些不甚要緊的言論,開門見山問所正:「那工部要求的修路經費可有批准下來?」
工坊中現有的建造材料已經用了一半了,再材料用完以前必須得補齊,這同打仗沒什麼兩樣,總不可能等糧食吃完了再送上來,還得是源源不斷才行。而開採要用的材料,就得要人要錢才辦的成。
說到此處,所正面色微有凝滯:「批是批了。只是……今日朝會便議了此事,陛下自是首肯的,不過今下國庫空虛,又要緊西北的糧草……」
方俞長吸了口氣:「西北打仗糧草定然是不能斷,大頭得去西北,再者還有水患時救濟百姓。」
朝廷的難處,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陛下還是向著工部的,只是實在困難,撥到工部修路的錢只有一萬兩。」
「一萬!」方俞呼出聲音來。
須知方俞預計先要的是三萬兩。
他還是保守開口的,但是沒想到卻是比預計還要少這麼多,三萬兩尚且修建不得多遠,這一萬兩又能修建到何處。想到經費的事情他就覺得頭疼,開局就搞個爛尾工程,實在是不好看。
水泥路是好的,有目共睹,朝廷中那群毒蛇的官員也是一致認可的,只不過能修多少就看能力辦事了,修路固然是重要,但是能緩則緩。可是方俞不想緩,事情既然開始了,一鼓作氣才是最好的。
元瑞閆道:「下官人微言輕,未能爭取到更多的經費修建官道,方大人為著官道日以繼夜,下官實在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