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想繼承祖父遺志,辦一間學堂,教書育人。」

  「你決定了?」

  「嗯。」

  青蔓決心與梁孚生分開,就像那些因戰亂臨時組建的家庭,抗戰夫人,等到戰爭結束,原配歸位,她尷尬的身份該如何繼續?

  青蔓不想再做情婦,也不能再霸占著人家的丈夫了。

  她終於清醒。

  ——

  1946年,內戰爆發的第一天,秋意駕機起義,奔赴延安。

  梁孚生避嫌,避往香港。

  1947年,上海物價失控,金融市場瀕臨崩潰,梁孚生將資金全部轉移至香港,他離開了大陸。

  1948年,秋意左臂中彈,傷到了神經,輾轉多家醫院都得不到良好的治療,他父親便將他接到香港,溫琰隨後趕去,陪他動手術,留在那裡照顧他。

  1949年初,由上海開往台灣基隆的太平輪被撞沉,近千名船客遇難,喻寶莉也在其中。

  溫琰聽到消息,深吸一口氣,什麼表情都沒有。

  入夏,青蔓忽然病重,秋意和溫琰偷偷潛回重慶。

  這幾年青蔓與張婆婆作伴,開學堂,做教書先生,生活過得很充實。

  「你父親還好嗎?」她躺在病床上,笑著問秋意。

  「很好,你放心。」

  「琰琰要做媽媽了。」

  「是啊。」溫琰拉起她的手,撫摸自己四個月的肚子:「再過幾個月你要當乾媽了,嬰兒很好玩的。」

  「真想抱一抱。」

  溫琰眼淚直掉:「我帶你去香港治病,去上海、美國,一定能治好。」

  青蔓緩緩搖頭:「我太累了……琰琰你莫哭,我看見你和秋意好好的,心裡很高興。最近總是做夢,夢到我們小時候在打鑼巷,多開心啊,真想回到過去,無憂無慮……」

  溫琰抱著她,一邊哭一邊笑道:「你這個小書呆子,從小就愛對我說教,講那些大道理,討厭得很。」

  青蔓也笑:「你要翻天啦?虧得那些大道理,看,你沒有長歪,沒有學壞。」

  溫琰點頭:「好姐姐,你有多好,自己都不知道。」

  其實夠了,這輩子有親如姊妹的朋友,有真心待過她的男人,一切都已足夠。

  青蔓三十二歲死於腦膜炎,和陳敏之同樣的病。

  她的遺物只有一個檀木盒子,裡頭裝著一隻蒜頭鐲,張婆婆交給溫琰保管。

  重慶特務遍地,辦完喪事,張婆婆催促他們離開。

  沒想到這一走竟是三十餘載,匆匆而過。

  ——

  八十年代末,已近古稀之年的溫琰和秋意回到故土定居。

  作為重慶大轟炸的受害者及遇難者家屬,溫琰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謝罪、賠償。

  此後餘生他們夫婦二人為此奔走,調查取證,每年向大使館和日本首相寄發抗議書,跟日本政府打官司,為自己,為親人,為鄰居,為同胞。

  儘管訴求從未成功,日本政府至今沒有道歉。

  ……

  這是溫琰和秋意的一生。

  曾經生離死別,顛沛流離,遠走他鄉。

  最終回到他們的重慶。

  這裡是起點,也是結束。

  【全文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