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當天夜裡,殷卻暄把江從祖宗十八代都拎出來辱罵一遍,第二日硬生生沒起來床,果然素了許久的,一開葷就剎不住。
其實她昨晚也挺……咳……
奶嬤嬤把哭得慘兮兮的醜醜小太子給她抱過來,小太子摟著她的脖子不撒手,殷卻暄用被褥把自己捂得緊緊的,生怕小孩子看見什麼不該看的印記。
殷卻暄把孩子哄睡,本想繼續看昨夜未看完的遊記,但這一看就想起了昨晚凌亂,實在看不下去,最後合上書,打算出去走走。
皎皎活蹦亂跳的跑進來,笑的小虎牙可愛:「娘娘,娘娘。」
「怎麼了?」
「方才齊府的人進宮遞了消息,說齊夫人有喜了!」皎皎高興道。
姜暖月和齊言瑨成婚有大半年了,有孕也實屬正常,殷卻暄替她高興,打賞了金銀給齊府來傳信的小童,又送去幾個會照顧人的嬤嬤。
齊言瑨當值的時候,人人都對他拱手道恭喜,他心情難得的好,也一一回了笑臉,他的笑臉跟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一樣罕見。
「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方才與他道喜的官員看著他的背影,忍不住感嘆一句。
華陰公主和宣王的事沒刻意隱瞞著,是以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姬桓和姬酈是宣王的孩子,但又奇怪,歷代宣王子都嗣單薄,怎麼還不把孩子接去平陽?
殷卻暄前幾日還和姬亥說了此事,今日姬亥就接到了宣王的摺子,宣王將平陽近乎一半的兵權移交上來了,虎符放在匣子裡一併送來的。
從此他只有臨時調動的權利,並無號令之權。
姬亥摸著虎符想了半晌,算是想通了其中的關竅,大概過不了多久,華陰公主就會將御林軍的兵符也交上來。
這對夫妻是被先帝嚇怕了。
先帝忌憚二人手裡都有兵權,而且一個在外,一個在大梁的心臟處,若是聯姻,會對皇位動搖,恨不得趕盡殺絕,除非兩方都將兵權釋放下,但一但釋下兵權,就沒了話語權,只會越來越受打壓,宣王和姬幼宜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所以兩個人一直假意以水火不容的形式相處。
宣王當年是真心實意的想讓姬幼宜忘了他,另尋良配,但姬幼宜一條路走到黑的性子,一氣之下就趁機酒後亂性了。
現在孩子都七八歲了,兩個人再不將事情解決,這輩子就過去了。
他們怕自己也如先帝一般忌憚他們擁兵自重,所以拖了許久,終究想出解決的法子,將兵權上交。
至於為何等到現在,無非是太子已立,又是宣王的外甥,宣王是皇后的母族,將來太子若想在朝堂上大展拳腳,還要倚靠強勁的外家,所以料定他不會再對宣王做什麼,甚至為了扶持太子,會優待宣王府。
只要他們肯放下兵權,在一起便無後顧之憂。
還挺縝密,真是保險起見的法子,可見宣王也不是他所見的傻乎乎一根筋的年輕人,怨不得盛名在外。姬亥嗤笑一聲,將摺子扔開。
虎符這種東西,若是皇帝信任你,這便沒什麼用,若是皇帝不信任你,用處就大著了。
姬亥耐心等了半天,夜裡華陰公主就將她御林軍的虎符交上來了,連帶著一份摺子。他隨意翻了翻,夫妻倆說話一個調調。
姬亥將華陰公主的伏虎轉贈給了殷卻暄,用來給她防身。
滿滿是殷卻驍的親妹妹,現在他將華陰公主原本的兵權轉交給滿滿,想必他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十分明確,這夫妻二人應當沒有後顧之憂了。
姬亥將事情經過跟殷卻暄說清楚,勸慰她安心收下虎符,甚至打趣道:「要是哪天我負了你,你就號令御林軍逼宮,把我趕下來,讓兒子做皇帝,你做太后,天天把我關在地牢里抽小皮鞭。」
殷卻暄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心情輕快不少,安心將東西收下。
果然沒過多少天,姬幼宜便以一家團聚的理由,啟奏前往平陽,姬亥痛快的放人,甚至送了一隊精銳護送,又辦了送行宴。
姬酈這兩年身體調養的不錯,明顯有精神許多,性子也沉穩一點,至少不會動不動就抹眼淚,姬桓還是老樣子,老氣橫秋的像是個小大人。
姬幼宜晚宴上喝多了,臉蛋酡紅著,少了平時的傲氣凌人,更顯得可愛許多。
她托著腮,揉揉殷卻暄的頭髮:「真好。」
作者有話要說:一切都剛剛好。
如果登基的不是阿亥,如果阿亥不喜歡滿滿,如果滿滿不是宣王的妹妹,那華陰公主和宣王可能這輩子也不能在一起,ε=(?ο`*)))唉
兩個不想謀反的人手握重兵,在一起是沒有好結果的。
話說,你們看沒看見車輪子壓過?
第77章
殷卻暄不知道姬幼宜說的好是什麼,但是現在,不管什麼事情,都很好。
「滿滿,你叫我聲嫂嫂來聽,我怕去了平陽,見的機會少了,聽不著。」姬幼宜借著酒勁兒可勁的調戲殷卻暄。
殷卻暄也喝了兩杯,腦子有點暈乎乎的,開始掰著手指數:「你看啊,公主。你是姬亥的姑母,就是我的姑母,我得叫你一聲姑姑,桓兒和酈兒要叫我嫂子。
現在你馬上嫁給我哥哥了,那你就是我嫂子,姬亥也得跟我叫你一聲嫂子,桓兒和酈兒得叫我一聲姑母。」
她最後感嘆一句,「好亂啊!」
其實她昨晚也挺……咳……
奶嬤嬤把哭得慘兮兮的醜醜小太子給她抱過來,小太子摟著她的脖子不撒手,殷卻暄用被褥把自己捂得緊緊的,生怕小孩子看見什麼不該看的印記。
殷卻暄把孩子哄睡,本想繼續看昨夜未看完的遊記,但這一看就想起了昨晚凌亂,實在看不下去,最後合上書,打算出去走走。
皎皎活蹦亂跳的跑進來,笑的小虎牙可愛:「娘娘,娘娘。」
「怎麼了?」
「方才齊府的人進宮遞了消息,說齊夫人有喜了!」皎皎高興道。
姜暖月和齊言瑨成婚有大半年了,有孕也實屬正常,殷卻暄替她高興,打賞了金銀給齊府來傳信的小童,又送去幾個會照顧人的嬤嬤。
齊言瑨當值的時候,人人都對他拱手道恭喜,他心情難得的好,也一一回了笑臉,他的笑臉跟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一樣罕見。
「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方才與他道喜的官員看著他的背影,忍不住感嘆一句。
華陰公主和宣王的事沒刻意隱瞞著,是以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姬桓和姬酈是宣王的孩子,但又奇怪,歷代宣王子都嗣單薄,怎麼還不把孩子接去平陽?
殷卻暄前幾日還和姬亥說了此事,今日姬亥就接到了宣王的摺子,宣王將平陽近乎一半的兵權移交上來了,虎符放在匣子裡一併送來的。
從此他只有臨時調動的權利,並無號令之權。
姬亥摸著虎符想了半晌,算是想通了其中的關竅,大概過不了多久,華陰公主就會將御林軍的兵符也交上來。
這對夫妻是被先帝嚇怕了。
先帝忌憚二人手裡都有兵權,而且一個在外,一個在大梁的心臟處,若是聯姻,會對皇位動搖,恨不得趕盡殺絕,除非兩方都將兵權釋放下,但一但釋下兵權,就沒了話語權,只會越來越受打壓,宣王和姬幼宜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所以兩個人一直假意以水火不容的形式相處。
宣王當年是真心實意的想讓姬幼宜忘了他,另尋良配,但姬幼宜一條路走到黑的性子,一氣之下就趁機酒後亂性了。
現在孩子都七八歲了,兩個人再不將事情解決,這輩子就過去了。
他們怕自己也如先帝一般忌憚他們擁兵自重,所以拖了許久,終究想出解決的法子,將兵權上交。
至於為何等到現在,無非是太子已立,又是宣王的外甥,宣王是皇后的母族,將來太子若想在朝堂上大展拳腳,還要倚靠強勁的外家,所以料定他不會再對宣王做什麼,甚至為了扶持太子,會優待宣王府。
只要他們肯放下兵權,在一起便無後顧之憂。
還挺縝密,真是保險起見的法子,可見宣王也不是他所見的傻乎乎一根筋的年輕人,怨不得盛名在外。姬亥嗤笑一聲,將摺子扔開。
虎符這種東西,若是皇帝信任你,這便沒什麼用,若是皇帝不信任你,用處就大著了。
姬亥耐心等了半天,夜裡華陰公主就將她御林軍的虎符交上來了,連帶著一份摺子。他隨意翻了翻,夫妻倆說話一個調調。
姬亥將華陰公主的伏虎轉贈給了殷卻暄,用來給她防身。
滿滿是殷卻驍的親妹妹,現在他將華陰公主原本的兵權轉交給滿滿,想必他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十分明確,這夫妻二人應當沒有後顧之憂了。
姬亥將事情經過跟殷卻暄說清楚,勸慰她安心收下虎符,甚至打趣道:「要是哪天我負了你,你就號令御林軍逼宮,把我趕下來,讓兒子做皇帝,你做太后,天天把我關在地牢里抽小皮鞭。」
殷卻暄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心情輕快不少,安心將東西收下。
果然沒過多少天,姬幼宜便以一家團聚的理由,啟奏前往平陽,姬亥痛快的放人,甚至送了一隊精銳護送,又辦了送行宴。
姬酈這兩年身體調養的不錯,明顯有精神許多,性子也沉穩一點,至少不會動不動就抹眼淚,姬桓還是老樣子,老氣橫秋的像是個小大人。
姬幼宜晚宴上喝多了,臉蛋酡紅著,少了平時的傲氣凌人,更顯得可愛許多。
她托著腮,揉揉殷卻暄的頭髮:「真好。」
作者有話要說:一切都剛剛好。
如果登基的不是阿亥,如果阿亥不喜歡滿滿,如果滿滿不是宣王的妹妹,那華陰公主和宣王可能這輩子也不能在一起,ε=(?ο`*)))唉
兩個不想謀反的人手握重兵,在一起是沒有好結果的。
話說,你們看沒看見車輪子壓過?
第77章
殷卻暄不知道姬幼宜說的好是什麼,但是現在,不管什麼事情,都很好。
「滿滿,你叫我聲嫂嫂來聽,我怕去了平陽,見的機會少了,聽不著。」姬幼宜借著酒勁兒可勁的調戲殷卻暄。
殷卻暄也喝了兩杯,腦子有點暈乎乎的,開始掰著手指數:「你看啊,公主。你是姬亥的姑母,就是我的姑母,我得叫你一聲姑姑,桓兒和酈兒要叫我嫂子。
現在你馬上嫁給我哥哥了,那你就是我嫂子,姬亥也得跟我叫你一聲嫂子,桓兒和酈兒得叫我一聲姑母。」
她最後感嘆一句,「好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