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則將皇后的旨意傳遞給六尚,他們反而嘆氣連連,這用度一削,太妃們肯定要鬧。

  太妃們鬧歸鬧,卻不敢鬧得太大,再鬧到皇后跟前兒去,皇后這個字眼讓她們怕了一輩子,不管新皇后是個什麼樣兒的人,她們都沒膽子。

  除了皇后削減用度,宮裡又傳開了趣事,聽說三個太妃連夜派人去御花園的湖裡撈東西,不僅撈出來了她們前幾日掉進去的珠寶花鈿,還撈出了若干金銀珠寶,都是以往妃嬪們往裡頭扔的,不可謂收穫不豐。

  三人在如今窮困潦倒的一眾太妃中脫穎而出,成了富婆,惹人艷羨。

  自此御花園的湖裡日日都有宮人在裡頭撈東西,時不時為只耳墜子大打出手,沒過幾天,湖裡的魚被嚇死了,荷花也枯萎大半,就連鴛鴦也跑走了,養荷的淤泥從湖底被翻了上來,一日十二個時辰,湖水都是污濁不堪,像是爛泥塘子。

  姬亥原本說要帶著殷卻暄游湖的,現在荷花快被攪和死了,他趕忙下旨,嚴令禁止宮人們去湖裡撈東西。

  皇后以身作則,從宮中用度中省錢來填補國庫,一時間大梁百姓無不交口稱讚,紛紛誇讚皇后賢德。

  至於想給姬亥塞人的那些大臣,從刑部尚書進宮一趟後,竟是大多安靜起來了,只有御史台時不時竄出來蹦躂幾下。

  他們從刑部尚書口中隱隱得知點兒消息,陛下恐是向先帝有樣學樣,皇后未免就是下一個姜太后,那族中辛苦培養的女兒送進來無異於打水漂,半分好處也撈不著。

  這個結果正是姬亥所喜聞樂見的。

  湘南那邊,姬旼一到,就率先處置了幾個不作為只知道享樂的官員,還有那些大張旗鼓給他接風的鄉紳貴人,從他們口袋裡掏出不少糧錢填補百姓。

  一時間風氣清肅,民心所向。

  陰曆七月初七,是殷卻暄的生日,但正趕上瘟疫,不好大肆鋪張,殷卻暄也不想外人來摻和,便只收了賀禮,生日當天與姬亥兩個人一起過。

  當日鳳和宮掛滿紅綢,張燈結彩,宮人們臉上也喜氣洋洋的。

  皇后生辰,他們每個人都被賞了一個月的月俸,還有半匹布。

  西宮的太妃被削減了俸祿,一個個心裡都惶惶然,恐怕皇后再出什麼政策,也怕她們鬧尚功局的事兒惹了皇后不快,所以趁著殷卻暄生日,卯足了勁兒的巴結奉承討好。

  尤其是往湖裡扔首飾花鈿的三個太妃,聽宮人說她們當日的行徑被皇后看見了,所以皇后才當場下令削減後宮。

  她們整日吃不好睡不好,一邊挨著旁的太妃的挖苦奚落,一邊想著怎麼討皇后歡心。

  於是三人手挽著手,帶著琵琶琴瑟去了鳳和宮。

  「我們想來為皇后娘娘祝壽。」其中一太妃道,她年紀不算大,三十出頭模樣,生的嬌艷可人。

  另兩個人點頭附和。

  端福不好攔著,便將三人一同引進去。

  三人私下裡打量著鳳和宮,發現的確與先皇后在時大不相同,更簡樸清雅了些,於是對自己奢靡行為愈發悔不當初。

  殷卻暄一早上醒來,但凡遇見她的人,都笑眯眯對著她喊「生辰如意,心想事成。」

  她也不免被感染上了喜色,只是遺憾的是,早上過後,她就沒見著陛下了。

  三個太妃抱著琵琶琴瑟給殷卻暄請安,隨後忐忑落座,顫顫巍巍的抬頭去看這個不曾見過的新皇后。

  心裡一個咯噔,捂著撲通亂跳的心口,暗暗想著,這小皇后生的這樣花容月貌,比太后也年輕時候也不差了,怨不得陛下這樣愛重,總是不願意納妃。

  面若白瓷,蛾眉宛轉,眼波如水,唇紅齒白。

  興許是因為今日生辰,一身水紅廣袖襦裙,繡著大片金黃靡艷的牡丹。腰上一掌寬的刺金腰帶勒得纖腰不盈一握,半透的白紗披帛綴金鈴,腰上宮絛禁步琅佩齊鳴。

  脖子上掛著八寶琳琅的項圈,飛仙髻高挽,兩對寶石步搖簌簌搖曳。

  就連眉眼間那一點嫣紅的硃砂,都顯得她愈發嬌艷欲滴。

  但太妃們又忍不住有點兒幽怨,大凡好看的女子,都高傲自負,心腸好的不多,像是姜太后。

  「娘娘大喜,愚等沒什麼拿得出手的禮物,便親手縫製了香囊,獻給娘娘,還望娘娘不要嫌棄。」三人忐忑的將自己連夜縫製的香囊交給皎皎。

  殷卻暄歡歡喜喜的讓人把東西收下,也並未認出她們三個就是當日在御花園見著的太妃。

  「難得太妃們有心,情誼才是最要緊的,送什麼本宮都歡喜。」殷卻暄摸著刺繡精緻的香囊,笑吟吟的看著她們。

  三個太妃被她容色一晃,看的呼吸一滯,一時間竟是忘了言語。

  「尚功局新送來祝壽的石榴酒,聽說是番邦進宮來的,色如瑪瑙,甘醇清冽。正好本宮也喝不完,你們帶些回去嘗嘗。」

  殷卻暄讓皎皎和端福去拿酒來。

  三位太妃聽有這樣的好事,自然笑著接受了,幾番交談後,說出來意。

  「今日娘娘芳壽,愚們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便為娘娘奏樂助興。」

  「擔不起擔不起,太妃們是先皇妃子,按理是本宮長輩,則能讓你們為本宮奏樂助興?」殷卻暄連忙擺手拒絕。

  三位太妃面上有些尷尬,忙解釋道:「前幾日愚等在御花園嬉鬧,有失體統,惹了娘娘不快,心中一直難安,所以想做些什麼彌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