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頁
晚會上除了表演節目還會選出優秀員工, 選出來的優秀員工全部飛到齊城總廠這邊開表彰大會。
優秀員工包括各個服裝直營店、萬嘉超市, 以及首都的萬嘉商場等這些店鋪里選出來的員工。
大會全程錄像、拍照, 照片後期洗出來除了會貼在總廠的榮譽牆上, 還會貼在各分廠、店鋪的榮譽牆上。
對大家也是一種激勵。
先不說會有額外的獎金和廠里自製的獎盃拿,就單單去參加表彰大會的員工來回坐飛機,就讓不少人羨慕不已。
駱常慶也在年前挨著轉了一圈, 先給員工把過年福利和獎金髮下去, 給大家開了個短暫的會議。
最後一站是穗城這邊的廠子,給員工們開完會駱常慶就去了特區。
在特區這邊買了兩套房子, 前兩天跟家裡人商量著,今年春節在這邊過,體驗一下南方這邊的過節氣氛。
提前找人給家裡人辦了通行證。
他過來收拾一下衛生,備上點家具用品, 順便去看看股票行情, 再買上點。
現在從特區這邊買房可以遷戶口,駱常慶為了來回方便,把自己的戶口牽了過來。
文霞的暫時沒動, 等從海城買了房子, 在那邊落戶。
齊城這邊,邢愛燕其他幾個閨女的村里打電話, 讓幫忙喊人。
電話接通後挨著通知一遍, 說今年去特區那邊過年的事。
大閨女文梅在電話笑道:「不得了了啊, 我們到現在還沒去過南方呢,你們三天兩頭往那邊跑,現在連過年都要跑去那邊過了。」
又道:「怎麼不去首都過年呢?」
除了南方那邊的城市,她爹娘現在也是首都那邊的常客了,動不動就過去住幾天。
邢愛燕笑道:「首都冷啊,這時候南方那邊暖和。」
跟幾個閨女在電話里聊了聊,說好了年後回來的時間,到時候有空就去省城玩玩,沒空就不用去,知道大家都挺好就行。
廖春華沒跟她閨女通話,就是跟村里供銷社那邊說了聲,讓他們等駱立春去進貨時捎帶腳說一聲。
她忙著在家裡收拾衣裳呢,現在箱子裡最不缺的就是新衣裳,不知道穿哪件好。
石安村那邊,駱立春知道駱常慶挪走戶口的事,聽到他們今年要去特區過年已經沒那麼驚訝了。
就是有點羨慕。
跟供銷社裡的售貨員感嘆:「那我大哥今年要失望了。」
售貨員也是本村人,知道駱家那點官司事,順口說上兩句:「你哥嫂腸子得悔青了吧?」
駱常慶混的越好,駱常勝被村里人提起來的次數就越多。
他們引以為傲的城市戶口,駱常慶也辦到了,還一挪就挪去了特區,成了特區人民。
村里也有幾個酸的,嘀咕著駱常慶為啥不把老婆孩子的戶口也遷過去,還惡意揣測,兩口子戶口都不在一處,早晚得出狀況。
明白的都懂,人家不牽肯定有不牽的理由,現在駱常慶這麼有本事,老婆孩子的戶口還不是想什麼時候轉就什麼時候轉?
「悔的恨不能撞牆了,我大哥他那個親爹就不是個人玩意兒,喝上酒就惹事,見天不夠給他擦腚的。」駱立春道,「運輸隊效益也不好,我大嫂下崗了。」
聽說今年好多單位都破產了,鐵飯碗也不是那麼有保障,不少人都失業在家。
有些單位雖然沒破產,但也是干一天歇一天,工資還發不下來。
駱常勝他那個水泥廠的效益今年也不怎麼樣,三個月不發工資了。
元旦的時候兩口子去了他們家,拐著彎的打聽駱常慶開廠子的事。
不光駱常勝,馮家還有她大姑子家等一些拐著彎的親戚也快把她煩死了。
知道駱常慶開了廠子後都想讓她幫著搭句話。
她是能在駱常慶面前說上話的人嗎?
別看這兩年關係稍稍緩和了,可她看見駱常慶還是怵頭,像這類的口根本不敢開。
而且越了解駱常慶就越知道這種話不能提。
自家男人說了,他小舅選人有一套自己的標準,不是看誰誰誰的熟人、親戚。
能守住線,能拉的下臉,才是幹大事的人,自己別瞎摻和。
駱立春本來也沒想給馮家人介紹工作,她也不是埋怨,就是有點吃味,小聲嘟囔:「小言他姨介紹的人他小舅都留下了。」
為啥就不能給她個面子,讓她在村里風光一下呢。
駱大廠長的親姐姐,連個人都弄不進去,估計不少人在後頭笑話她。
馮亮笑嘆:「常慶這個人啊,知恩圖報。你仔細數數,現在能讓他給面子的那幾個,哪一個不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他的?」
「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但也挺記仇。你以前對他那些擠兌,站在親弟弟的立場上來咂摸咂摸,都是讓他寒心的事。」
「人家不傻,誰真正對他好,誰算計他,心裡門清呢。」
駱立春眼圈一下紅了:「我也沒算計他,我那時候不是糊塗嗎……」
「你現在只是比以前稍微不那麼糊塗了點,但也沒完全明白,還是個拎不清的。」馮亮指指縣城的方向,「老大兩口子跑來訴苦、哭窮,想讓咱幫著說和,緩和一下兄弟關係。你是不是有一絲動容,準備接下那句話?如果真要說到駱常慶面前,咱們這幾年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優秀員工包括各個服裝直營店、萬嘉超市, 以及首都的萬嘉商場等這些店鋪里選出來的員工。
大會全程錄像、拍照, 照片後期洗出來除了會貼在總廠的榮譽牆上, 還會貼在各分廠、店鋪的榮譽牆上。
對大家也是一種激勵。
先不說會有額外的獎金和廠里自製的獎盃拿,就單單去參加表彰大會的員工來回坐飛機,就讓不少人羨慕不已。
駱常慶也在年前挨著轉了一圈, 先給員工把過年福利和獎金髮下去, 給大家開了個短暫的會議。
最後一站是穗城這邊的廠子,給員工們開完會駱常慶就去了特區。
在特區這邊買了兩套房子, 前兩天跟家裡人商量著,今年春節在這邊過,體驗一下南方這邊的過節氣氛。
提前找人給家裡人辦了通行證。
他過來收拾一下衛生,備上點家具用品, 順便去看看股票行情, 再買上點。
現在從特區這邊買房可以遷戶口,駱常慶為了來回方便,把自己的戶口牽了過來。
文霞的暫時沒動, 等從海城買了房子, 在那邊落戶。
齊城這邊,邢愛燕其他幾個閨女的村里打電話, 讓幫忙喊人。
電話接通後挨著通知一遍, 說今年去特區那邊過年的事。
大閨女文梅在電話笑道:「不得了了啊, 我們到現在還沒去過南方呢,你們三天兩頭往那邊跑,現在連過年都要跑去那邊過了。」
又道:「怎麼不去首都過年呢?」
除了南方那邊的城市,她爹娘現在也是首都那邊的常客了,動不動就過去住幾天。
邢愛燕笑道:「首都冷啊,這時候南方那邊暖和。」
跟幾個閨女在電話里聊了聊,說好了年後回來的時間,到時候有空就去省城玩玩,沒空就不用去,知道大家都挺好就行。
廖春華沒跟她閨女通話,就是跟村里供銷社那邊說了聲,讓他們等駱立春去進貨時捎帶腳說一聲。
她忙著在家裡收拾衣裳呢,現在箱子裡最不缺的就是新衣裳,不知道穿哪件好。
石安村那邊,駱立春知道駱常慶挪走戶口的事,聽到他們今年要去特區過年已經沒那麼驚訝了。
就是有點羨慕。
跟供銷社裡的售貨員感嘆:「那我大哥今年要失望了。」
售貨員也是本村人,知道駱家那點官司事,順口說上兩句:「你哥嫂腸子得悔青了吧?」
駱常慶混的越好,駱常勝被村里人提起來的次數就越多。
他們引以為傲的城市戶口,駱常慶也辦到了,還一挪就挪去了特區,成了特區人民。
村里也有幾個酸的,嘀咕著駱常慶為啥不把老婆孩子的戶口也遷過去,還惡意揣測,兩口子戶口都不在一處,早晚得出狀況。
明白的都懂,人家不牽肯定有不牽的理由,現在駱常慶這麼有本事,老婆孩子的戶口還不是想什麼時候轉就什麼時候轉?
「悔的恨不能撞牆了,我大哥他那個親爹就不是個人玩意兒,喝上酒就惹事,見天不夠給他擦腚的。」駱立春道,「運輸隊效益也不好,我大嫂下崗了。」
聽說今年好多單位都破產了,鐵飯碗也不是那麼有保障,不少人都失業在家。
有些單位雖然沒破產,但也是干一天歇一天,工資還發不下來。
駱常勝他那個水泥廠的效益今年也不怎麼樣,三個月不發工資了。
元旦的時候兩口子去了他們家,拐著彎的打聽駱常慶開廠子的事。
不光駱常勝,馮家還有她大姑子家等一些拐著彎的親戚也快把她煩死了。
知道駱常慶開了廠子後都想讓她幫著搭句話。
她是能在駱常慶面前說上話的人嗎?
別看這兩年關係稍稍緩和了,可她看見駱常慶還是怵頭,像這類的口根本不敢開。
而且越了解駱常慶就越知道這種話不能提。
自家男人說了,他小舅選人有一套自己的標準,不是看誰誰誰的熟人、親戚。
能守住線,能拉的下臉,才是幹大事的人,自己別瞎摻和。
駱立春本來也沒想給馮家人介紹工作,她也不是埋怨,就是有點吃味,小聲嘟囔:「小言他姨介紹的人他小舅都留下了。」
為啥就不能給她個面子,讓她在村里風光一下呢。
駱大廠長的親姐姐,連個人都弄不進去,估計不少人在後頭笑話她。
馮亮笑嘆:「常慶這個人啊,知恩圖報。你仔細數數,現在能讓他給面子的那幾個,哪一個不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他的?」
「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但也挺記仇。你以前對他那些擠兌,站在親弟弟的立場上來咂摸咂摸,都是讓他寒心的事。」
「人家不傻,誰真正對他好,誰算計他,心裡門清呢。」
駱立春眼圈一下紅了:「我也沒算計他,我那時候不是糊塗嗎……」
「你現在只是比以前稍微不那麼糊塗了點,但也沒完全明白,還是個拎不清的。」馮亮指指縣城的方向,「老大兩口子跑來訴苦、哭窮,想讓咱幫著說和,緩和一下兄弟關係。你是不是有一絲動容,準備接下那句話?如果真要說到駱常慶面前,咱們這幾年的努力就全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