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尚書站在眾人中間,聽到顧邵的名字還有聖上的一通誇讚之後,微微有些詫異,只是也沒做什麼表示。

  上回桃源縣出事的時候,家裡上上下下都在憂心,尤其是他二弟,整天就盼著桃源縣的消息,愁得連飯都吃不下了。他們看著也憂心,在他跟前勸也勸了,說也說了,只差沒有用腦袋擔保說顧邵肯定不會有事兒的,可再怎麼勸也都還沒用。直到那邊的平安信來了之後,他的好二弟才終於安安心心地吃了一頓飯。

  這哪裡是乾爹,就是人家親爹,也未必見得有這麼掛心的。

  想到家裡那不爭氣的親弟弟,再想想如今哪怕不在聖上跟前也依舊混的風生水起的顧邵,鄭尚書心裡感慨極了。這回罵是被罵了,不過好在消息也算是好消息了,起碼顧邵這個通判在淮安府裡頭也是做了實事兒的。

  誇了顧邵一通之後,皇上這氣才算是徹底消了。

  正好如今朝中說得上話的人都在這大殿裡頭了,商議事情也方便得很。皇上這回是真生氣了,他脾氣好不代表他會容忍這些貪官污吏,實際上,皇上最討厭的便是這些蛀蟲了。以前是沒有人將事情直接捅到他跟前,如今捅出來了,皇上自然不會這麼輕易算了的。

  大理寺卿周介推忽然被點了名字後,只聽皇上道:“這回貪污一案,便由周愛卿前去審查,務必要給朕審查清楚了,從京城到淮安府這一路上經了誰的手,又被昧下了多少,都給朕查個水落石出。

  “那淮安府裡頭大大小小的官兒,但凡跟這件事沾上關係的,都給朕往死里查,自他上任開始查起,切莫只查如今賑災錢糧這一件事。哪怕是貪了一文錢,也都要給朕揪出來!””

  周介推忙領命。

  眾人看了周介推一眼,這位可是大理寺卿,等閒事哪兒用得著他來插手?如今聖上的意思,便是要派他去淮安府了,且聽這口氣便知道,這一次是得從重處罰的。

  三言兩語吩咐完了周介推,皇上又轉向新晉的吏部尚書段大人:“待貪污案查清楚之後,那些貪官不管是生是死,往後朝廷會斷不會再用了,心術不正之人,用不著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後頭官員接任一事,還得你們吏部仔細照看著,切莫再出了什麼差錯,再選了什麼心狠手辣、尸位素餐之輩了。”

  段大人乖乖地認了這件事。

  跟前頭的錢尚書比起來,段大人覺得聖上對他的態度還是十分不錯的。有了對比便容易滿足,段大人心情正妙著,卻又聽到皇上又神色溫和地多說了一句話:

  “將事情交給段愛卿,朕是再放心不過的。不過醜話朕也得說在前頭,這回派去淮安府的官吏可都由段愛卿一手負責,往後若是那些官吏出了什麼事,又傳出貪污的風聲,那你也別做尚書了,直接連降三等吧。”

  “……???”段大人驚得一時沒回過來神。

  “上回狀元郎寫信提及官舍一事之後朕便發現了,如今大齊的官員實在是太多。不僅多,關鍵是還都不辦事,趁著這個機會多弄走一批官也是好的。”

  “往後也不能由著他們干拿俸祿不幹事了,打這回過後,吏部每三年的考核也得酌情改變,若是連著兩次考核都沒有什麼政績的話,那就自請辭官吧,眼下朝廷正窮著,可養不起這些蛀蟲。此事,也都交由你們吏部來做,務必得給朕將各項章程完善起來。”

  皇上摸了摸下巴,看著段尚書,仿佛在說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一樣:“至於考課制度具體怎麼改……你且先下去自去擬定奏書,三日之後呈上來給朕過目。”

  皇上說完,卻沒聽到附和聲,遂低下頭,有些不悅地看了段尚書一眼。

  段大人一個激靈,也顧不得想自己到底有多慘,連忙道了一聲是。

  後頭再議的,便是些細碎的小事了,錢尚書和段尚書兩個人站在一塊兒,臉色一個比一個愁苦,中間別人說別說的,他們兩個人也愣是一句話都沒有插。

  等從太極殿裡頭出來之後,段大人還沒從之前的打擊中回過神來。聖上說得簡單,不過寥寥幾句話,可這事做起來,卻再麻煩不過了。大齊的考課制度沿襲將近百年,近十來年漸漸流於形式,不再復往日嚴苛。這也是難免的,畢竟風氣如此,要改的話那可是個大工程。

  如今聖上因為一件貪污案就想要動朝廷的考課制,這裡頭得牽扯多少厲害關係啊。段大人只要想想就覺得頭大,他才上任沒多久,怎麼就遇上這麼難辦的事兒呢。這事皇上不過是動動嘴皮子,可他這個吏部尚書,可就要被罵慘了。

  蕭丞相也理解段大人的苦處,出來之後還安慰了他幾句:“咱們都是替聖上分憂,萬事都只需想著聖上便是了,其餘諸事切莫多心。”

  段大人嘆息了一聲,雖然在心裡已經降那位顧通判罵了一個遍,不過面對諸位同僚,他還是不得不打起精神:“勞諸位大人費心了,不妨事的。”

  錢尚書瞭然地看了他一眼,不妨事嗎?呵。

  顧邵還不知道自己的一封信在朝廷的幾位大人中間還攪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風浪,更不知道如今的大理寺卿從京城出發,且一路走一路查,短短兩日的功夫,就已經揪出不少人了。

  他還跟晉安先生在桃源縣這邊賑災。河道那邊已經修繕地差不多了,堤壩也在修建。顧邵和晉安先生原本定好的幾處點,如今都在動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