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邵睨了他一眼:“陶知縣您這話可就謙虛了。我可聽說在陶知縣您這兒,放了京城裡五品六品的官兒給你當你都不當,鐵了心要在這桃源縣知縣一職上耗到死。這般執著,若說裡頭沒有油水,我是不信的。”

  陶知縣暗罵了一句,也不知道是那個兔崽子將話傳了出去,結果傳到顧邵的耳朵里,“我說那話是捨不得桃源縣,並沒有其他意思。”

  顧邵冷笑:“若陶知縣再這般,那今兒這話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說完,便準備起身離開。

  陶知縣趕忙穩了顧邵,腆著臉皮笑呵呵地道:“您先坐著,晚飯的點兒還沒到,您這麼急著回去幹什麼?”

  顧邵自始至終也沒有給陶知縣什麼好臉色,陶知縣看到他這樣子,只覺得棘手極了。他這輩子就沒碰到過這麼棘手的人,這是軟硬都不吃了,鬧得陶知縣這是面子也沒了,底子也沒了。

  “成,我承認自己拿了不該拿的東西了還不成麼?不用勞駕您親自去查,這罪名我認了。等明兒,不,待會兒回去我就將家裡的帳本拿出來算一算,將那些錢全都還回去。這會兒外頭不是有不少人正餓著肚子麼,正好,那還回去的銀子都用到他們身上算了。”

  顧邵仍舊冷笑。

  陶知縣也不知道他這話是不是還不夠,腦子一熱,剛想要說要不將自己還回去的錢送一半給顧邵,可話到嘴邊,愣是被自己給咽下去了。冷靜了一會兒之後,陶知縣才慶幸自己沒有說這樣的話,若是說了,對面這個說不定會直接跟他翻臉。畢竟這人看著就不是個缺錢的主兒。

  好懸,好懸沒說!

  陶知縣苦著一張臉:“顧大人您也知道我家裡的情況,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老小都指望著我一個人養活,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旁人做官還納個小妾,我連納妾都沒納,只一門心思想著家裡的幾個人。是,我是有錯,可我不也是只想著讓家裡的人吃一口好的,穿一身暖和的衣裳麼?十來年的寒窗苦讀,他們跟著我受苦受罪,如今我當上知縣,風光了,可不就想著讓他們也能跟著我風光風光嗎?”

  “所以你就貪?”

  陶知縣心頭一哽,今兒過後,他只怕會聽不得這個“貪”字了:“我也不想啊。打從今兒中午跟顧大人您說了一番之後,我便已經想明白了,往後一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清官。弄來的那些銀子,我也不要了,一個子兒都不要了。”

  “非但如此,若是顧大人您有心整治這桃源縣,我也會幫著顧大人您的。”底下的人都在陶知縣身邊做了那麼多年的事情,誰有沒有貪,貪了多少,陶知縣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尤其是陶知縣的親信,他是知道得再明了不過了,“您處理這些烏糟的事兒,總得有個左膀右臂吧。”

  陶知縣毛遂自薦。

  顧邵也立馬明白了陶知縣的意思:“沒想到陶知縣倒是挺乾脆果決,說放就放,該舍就舍。”

  “這點事情又算得了什麼,只要顧大人您一聲吩咐,我什麼都照辦。”

  陶知縣說得頗有誠意。有那麼一瞬間,顧邵甚至想過要跟這陶知縣聯手,將這桃源縣查得徹徹底底。這陶知縣做了這麼久的縣令,別說只一個桃源縣了,連淮安府那邊只怕他也是心裡有數的,若是這會子答應了他,讓他將那些人都招出來,回頭等到事情都查得水落石出之後再反過頭收拾陶知縣,也不是不可以。

  可這念頭終究還只是一個念頭,顧邵到底不想給他什麼贖罪的機會。貪了別人的救命銀卻絲毫沒有悔過之心,便是如今找到他,也是滿口狡辯之詞。這樣的人,連將功折罪的機會都沒有。這般想著,顧邵便道:“陶知縣有這份心是好的,只可惜我是用不著了,畢竟這事上報給聖上之後,多半是由朝廷派來的京官來查。”

  顧邵說著便打掉了陶知縣的手,站起了身。

  “顧大人當著一絲情面也不留?”陶知縣在顧邵身後質問一句。

  “是陶知縣沒有給自己留情面,你貪污的時候,可曾想過這外頭的百姓過得都是什麼樣的日子?”

  “他們過得苦那是我的錯嗎?!”陶知縣也怒了,顧邵這幅油鹽不進的樣子徹底激怒了他,合著他在這腆著臉求了這麼久,對方卻只是在看自己笑話?“便是沒有我,他們的日子還不是過得一樣的苦?沒有桃源縣,也會有淮安府,沒有淮安府,也會有江蘇省,甚至沒有江蘇省,還有偌大一個京城要他們供著養著。是我讓他們交稅,是我讓他們服徭役的嗎?”

  “你還清白了不是?”

  陶知縣說得斬釘截鐵:“本就如此!”

  即便他不貪,這銀子還是會被別人拿走。既然早拿晚拿都是拿,那為何不能是他來拿呢?他只是拿走了自己該拿的那一份。沒有他,這桃源縣百姓過得也不見得就能有多好。

  “我看你已經無可救藥了。”顧邵實在懶得跟這麼一個人爭辯。

  可陶知縣卻還不肯放他走:“你何必非得跟我過不去,難道你不知,此事並非我一人之過失?若真查下去,只怕整個淮安府的官都被要被你得罪透了?”

  “那又怎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