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魯齊林同桌的幾個也在暗自慶幸:“幸好咱們當初沒有與顧大人作對。”

  當初顧邵來翰林院的時候,其實還有不少人不滿意他的。翰林院多文人,文人相輕,古來如此,他們覺得顧邵年歲小,性子又不穩,雖則得了一個狀元郎的名頭,但是不服氣他的人多了去了。狀元郎和榜眼比較,他們還是看好榜眼一些,畢竟人家出身要好得多。可如今瞧著,這出身也並沒有什麼用,榜眼還是人家成王的外孫呢,不也沒見著做成什麼事嗎,反倒是這位出身低微的顧大人,步步登天。他們這些年長他許多的人,早已經是望塵莫及了。好在他們當初看不慣也只是心裡看不慣,從來沒有為難過顧邵。

  另一人道:“要作對,也輪不到咱們啊。不過,我看這顧大人是個大度的,應當不會計較這些。若真是計較了,今日咱們也不會同坐一張桌子上了。”

  幾人互相對視一眼,俱笑了一聲。無他,只是都想到了一處。

  俄頃,幾個人仿佛不經意一般,拿眼睛偷偷地覷了魯齊林一眼。

  魯齊林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偏偏想不出一句反駁的話來。

  ……真是,丟人!早知道就不來了。又不是他的婚禮,巴巴地跑過來幹什麼啊?魯齊林悔之不及,因為自覺沒什麼面子,所以後來一直悶頭喝酒,都沒怎麼說過話。

  顧家宅子這邊熱熱鬧鬧的,付公公走了一遭後再回皇宮,總覺得這殿裡被襯得頗為冷清。

  他也來不及細想,趕緊進去回稟聖上。

  皇上一早就開始等著了。今兒一大早,他就坐起來批閱奏摺,沒法子,今兒能供他使喚的人都去外頭參加狀元郎的婚禮去了,皇上不得不自力更生。

  他在這兒辛辛苦苦地批改奏摺,可他的幾位股肱之臣卻在外頭高高興興地看熱鬧,皇上只要想到這一點,心裡就氣得不行。可摺子就堆在這兒,他還不能不批,若是不批,回頭那些人定又得念叨他了。

  成天聽著這些念叨,他們是不煩,可皇上覺得自己的耳朵都要煩死了。

  恰好在他最焦躁的時候,付公公帶著消息回來了。皇上立馬扔下了筆,招來人問道:“怎麼樣,今兒狀元郎那邊是不是特別熱鬧?”

  付公公笑著回道:“是熱鬧,奴才剛剛過去的時候,瞧見滿院子都是人呢。不僅是院子裡,就連外頭也多得是看熱鬧的人,一個個圍在那兒,稀罕著呢。”

  皇上聽著更是後悔:“只可惜朕沒看到。”

  “奴才就是聖上您的耳目,奴才看到了,跟聖上您看到了也沒什麼差別。”

  這話聽著皇上心裡好受了一些。他是沒法子出宮去看了,可聽著付公公轉述,仿佛還真的就跟自己過去了一樣。付公公知道皇上什麼性子,也知道今兒回來之後皇上肯定會問。方才他過去的時候雖然停留得時間不長,但是看得卻仔細。顧家的宅子是什麼樣的,狀元郎的父母是什麼樣子的,弟弟妹妹是什麼樣子的,今兒顧家來了哪些客人,付公公都記得一清二楚。

  將這些說完了之後,說得皇上心滿意足了,付公公這才提了賀禮的事:“奴才送禮過去的時候,院子裡的許多人都被震住了,似乎沒想到聖上竟然會派奴才去送賀禮。”

  “震住就好,震住就好!”皇上連說了兩聲。

  他人雖然沒到,可是只送了幾分賀禮,便足夠讓他們震撼了。對於這點,皇上甚為自得:“狀元郎是不是很高興啊?”

  “喜之若狂。”付公公故意誇張了些。

  可這誇張的說話恰好對了皇上的胃口,他撫掌,更為得意了幾分:“朕就知道他一定會滿意的!”

  付公公垂眸,並沒有提及人家狀元郎到現在還不知道賀禮送得壓根都是什麼。這事他知道就行了,皇上知道了,那不是掃興麼?

  日頭漸晚。

  顧邵將秀娘接回來的時候便已經是傍晚了,付公公走了之後,眾人又鬧了一陣,天色便越發得晚了。

  都是在朝中做官的,鬧起來也不至於沒有分寸,就算他們想要沒有分寸,可前頭有王翰林鄭尚書幾個人盯著,他們敢麼?

  至於鄭嘉樹幾個,嘴上吵著要“鬧洞房”吵得雖凶,最後依然敗在了鄭遠安的一個眼神中,只能乖乖地站在角落裡,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四個人湊成一堆,在那兒怨念萬分。

  他們本來打算得好好的,這回顧兄成親,可要大大地鬧上一回,讓他終身難忘。他們都聽說了,再過些日子顧兄就得離開京城了,這一去,便是好幾年都不會回來。誰知道下回顧兄回來的時候,是不是連兒子女兒都有了呢。此時不鬧,更待何時?

  可是打算得再好,也敵不過嘉樹他二叔的一個瞪眼。

  幾個人平時在京城的一眾紈絝里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可一物降一物,無法無天的他們,碰上了冷酷無情的鄭二叔,也就只有吃癟的份兒。

  晚上臨到離開的時候,鄭嘉樹還拉著顧邵的手,一臉複雜:“顧兄啊,過了今兒咱們便不一樣了,只要一想到這個,我這心裡就難受得慌,顧兄你今日一定要……嘶,疼疼疼!二叔您輕點。”

  輕點是不可能的。

  鄭遠安冷著臉扯著自己侄子的耳朵,將他帶了出去,順便跟顧邵叮囑了一句:“快關好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