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都懶得掀開眼皮正眼瞧他,只問道:“有何不妥啊,你說來讓朕聽聽?”

  “顧大人乃是翰林院的修撰,與我戶部無甚干係,貿然讓顧大人插手戶部事由,豈非名不正,言不順,白白惹人閒話?這對顧大人的名聲,似乎也不大好吧。”說完,佟侍郎意味深長地看了顧邵一眼。他們戶部的事,這毛頭小子也敢接手?

  皇上聽了這話,反而笑了:“既然名不正言不順,那朕就給他個戶部右侍郎的職位,如何?”

  佟大人瞳孔一怔:“聖,聖上!”

  他急得去看錢尚書,然而錢尚書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並未搭理他。

  “行了行了,快閉嘴吧。”他不覺得難堪,皇上都替他難堪,“論本事比不上人家,論口才也不及旁人出眾,朕要是你,就趕緊躲在一邊閉上嘴,省得惹人笑話。”

  躲在一邊自始至終都沒有吱聲的小李侍郎將嘴巴又閉緊了幾分。

  佟侍郎不忿,可是他再怎麼擰也擰不過皇上,最後只能悲憤同意。

  皇上卻還不願這麼放過他,在那兒意有所指:“朕這狀元郎是個高風亮節、不慕高官俸祿的。當日朕許諾給他戶部的職銜他都不要,非得白白替朕做事。你們若真想比,怎麼不拿這個比?也不需要你們白替朕做事,只需每個月少拿一點官俸就行了。”

  這下徹底沒人說話了。

  皇上內心鄙夷,也知道他們不可能答應。這話說出來,也就圖個嘴巴爽快了。愉快地定下顧邵的事情之後,皇上便下了逐客令,叫這些以錢尚書為首的糟心傢伙趕緊滾蛋!連蕭丞相和王翰林兩個也一塊兒被攆走了,一眾人裡頭,唯獨留下了顧邵。

  一行人退出大殿之後,仍久久不能言語。

  一是震撼於顧邵一個毛頭小子竟然真懂得這麼多,別看顧邵全程只問了幾個問題,可若不是對鈔法深有了解,如何能問得出來這些,最後還將錢大人給問得一句話都對不上來?這小子,分明是個不聲不響的硬茬。起初不顯山不露水,讓他們看輕了他,最後弄來這麼一招,將他們所有看熱鬧人的臉,都打腫了。

  二則,也是震撼於聖上對顧邵的縱容。

  佟侍郎因之前被皇上當眾打了臉面,本就一肚子不悅,如今出來之後,還忍不住回頭酸了一句:“得意什麼?如此諂媚於君上,怕不是想走寵臣的路子吧。”

  甫一說完,前頭的王翰林和蕭丞相便都停住了步子,回頭鎖著佟侍郎。

  小李侍郎覺得這場景似曾相識。果然,下一刻,他便聽到一句王翰林不急不緩地來了一句:“昔日孔子觀周,及太祖后稷之廟時,廟堂右階之前有一金人。佟大人如今,倒是可以向那金人學習一二。”

  蕭丞相“噗嗤”地笑了一聲,跟著王翰林一道率先離開了。

  小李侍郎從後面走了過來,拍了拍佟侍郎的肩膀,帶著一點幸災樂禍:“叫你三緘其口呢。”

  佟侍郎臉色難看極了。

  不過小李侍郎卻挺慶幸的,慶幸自己早就已經認清了現狀,否則今兒,被打臉的人恐怕會多上一個。嘿,這麼一想,他還挺機智得不是?

  眾人離開之後,顧邵坐在聖上對側,開始耐心地講著故事。

  講得多了,顧邵便發現一件事,聖上尤好聽那些風花雪月、一波三折的故事,最好是男女雙方身份差距極大,最好一個是少爺,一個是婢女;或者一個是高門閨秀,一個是落魄秀才,然後家長拼死反對,男女雙方歷經各種挫折,涉及生生死死,最後才攜手共度一身的悽慘感人故事。這種內容,換做一般人還真不好意思說出來。

  但顧邵就不同了,他臉皮厚!因為知道聖上的喜好,所以顧邵每回說故事的時候,還總會下意識地再添一點兒。

  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皇上是聽得挺開心的。每次都心滿意足。故事說完之後,他還跟顧邵拉起了家常。說著說著,便說到了那京城富商在顧邵這兒求字畫的事兒了。

  皇上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處理政事之餘,也會聽聽宮外的閒事。一般跟皇上說這些的,都是御前總管付公公。別看不過是說閒話,可這裡頭也有門道,皇上愛聽什麼,他才能說什麼,但凡開口,都得摸著皇上的喜好來。又因為最近顧邵頻繁進宮給皇上講經,所以付公公說起外頭的事,頭一個便想到了顧邵。

  是以,皇上才會對顧邵的事情這般地了如指掌。他早知道顧邵字寫得好,所以對於那富商找顧邵求字畫也不覺得奇怪,反而認為那富商是個知道好歹的,懂的找顧邵而不是去找別人。

  “朕想著狀元郎你都替別人寫了,不如也替朕寫一幅?”

  顧邵一想,覺得可以。如果聖上這兒都有一幅他的字畫的話,那他的字畫豈不是身價倍增?

  顧邵趕緊點頭答應。

  兩人一拍即合。皇上親自去尋了宣紙,顧邵研磨,詢問了皇上的意見,最後在上面寫了一首皇上早年間做的詩,為了與詩相配,還在下面花了一副墨梅圖。

  畫成之後,兩人都十分滿意,對著字畫不住地點頭,各自互誇了許久。

  有來有往,收了顧邵的字畫之後,皇上還又點了付公公進來,讓他去庫里找了一副前代的古畫送給顧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