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邵貼著門框,仿佛有些支撐不住了。連小夏公公都知道不能在聖上生氣的時候過去打擾,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呢?這回肯定是要挨罵的,他想。

  蕭丞相站在旁邊,卻遠不似顧邵那樣擔心,想來即將被罵的那個人不是他,所以也用不著擔心了。

  “方才戶部尚書求見,為的是如今戶部錢糧不足的事情。糧食還是其次,主要是錢不夠用。”

  顧邵有一句沒一句地聽著,也不知道蕭丞相與他說這麼多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齊開國這麼多年,錢荒是越發地嚴重了。早在十年前朝中便有人奏過這件事,如今的戶部尚書錢大人,彼時還只是戶部侍郎,錢大人對此頗不以為意,覺得再是錢荒,也荒不到國庫中來。直指上奏的那人危言聳聽,聖上聽了他的話,也沒多管這件事。”

  “如今十餘年過去,錢大人總掌戶部,才知道錢荒得是如何厲害。如今按他的意思,是提議讓聖上行用褚幣。”

  褚幣麼,顧邵心神一動,不成想,那錢大人還是個會攬錢的高手。正想往後再多聽聽,看看蕭丞相能不能透露多一點,便發現小夏公公已經從裡頭出來了。

  “顧大人,聖上叫您進去呢。”

  顧邵滿心詫異,悄悄問道:“聖上不生氣了?”

  “哪兒能啊?”小夏公公搖了搖頭,“才這麼點功夫,火氣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消了呢,如今還在氣著,顧大人您進去的時候,可要小心點兒啊。”

  顧邵旁邊的蕭丞相聽了,先是驚奇,而後便瞭然了。他本想試一試聖上的態度的,如今看來,這顧狀元著實受寵。才多大的年紀,便已經讓聖上上了心了。不過蕭丞相轉念一想,恐怕就是因為年紀小,在聖上面前少了許多顧忌,這才惹人喜歡。

  總而言之,是一件好事。

  蕭丞相望著顧邵,挑眉道:“那……顧大人便好自為之吧。”

  說罷,他便悠悠地離開了,走得雲淡風輕,好不瀟灑。只剩下顧邵滿心的苦大仇深,跟著小夏公公進去之後,便看到聖上氣呼呼地坐在那兒,旁邊的御前總管認命地蹲在地上收拾東西。

  原本碼在桌案上的奏摺,已經都被扔下去了。付總管一本一本地收拾著,剛拿到一本的時候,忽然發現奏摺的角磕了一塊。付總管心中琢磨,莫不就是這本方才磕到了錢尚書的腦袋?

  撿好之後,剛好顧邵便看到顧邵從外頭進來了。付總管對著顧邵點了點頭,將奏摺重新放好之後便同小夏子退到了一邊。

  毋庸置疑,他們幾個都指望著顧邵能把聖上哄好呢。

  皇上還憋著氣,只是沒有對顧邵發,餘光看到顧邵過來了之後,還說了一句:“過來了啊。”

  語氣還沒緩過來。

  顧邵知道自己要說些好話哄聖上開心,可他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便應道:“方才便過來了,本來要過來給聖上講經的。”

  提到這個,皇上又是一肚子的氣:“朕知道!本來是高高興興地等著你呢,誰曉得那混帳東西這麼沒眼色,帶著幾個人過來惹朕生氣,唉,真是晦氣!”一整日的好心情都被折騰沒了。

  顧邵走近了一步,狀似無意地問道:“尚書大人說了什麼,惹得聖上這般動怒?”

  “還不是錢的事情!”聖上捶了一下桌子,一臉怒容,“整天缺錢缺錢,缺錢那是朕的錯嗎?還不是他麼戶部的人不中用!銅礦就那麼多,見天兒地在開採,總有被采盡的時候,到時候要怎麼辦,朕還能給他們變出銅礦來不成?都是沒用的廢物,只會叫朕生氣!”

  麻煩事兒一堆又一堆,卻從來沒告訴他能有什麼解決的法子。身為朝廷命官,不給皇上分憂,還算什麼官,乾脆乞骸致仕算了!

  顧邵想了一會兒,忽然靈機一動:“原來是這事,微臣還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呢。”

  話落,皇上耳朵一動,詭異地盯著顧邵看。這狀元郎果然是年紀小,不知道輕重緩急,這等大事還不算了不得,那在他看來什麼是了不得?

  顧邵見聖上不信,又道:“不如聖上聽我細細說來?”

  皇上猶豫了一下,隨即指了指身邊的位子。

  畢竟已經說過那麼多的故事了,顧邵知道聖上不喜歡太過拘束太過客套,便隨了他的心意坐下。整了整衣裳,顧邵這才迎著聖上的面,緩緩說道:“上古時,先民習慣以物易物。其後交易日漸頻繁,才有了錢。”

  這東西聖上聽說得少,見顧邵提起來了,也生了一點興趣,等著下文。

  “一開始的錢,或是貝類,或是布帛,這些所謂的錢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即在當時異常珍貴;直到後來,百姓學會採礦,學會鑄造,而貝類已經沒有多少價值了,布帛也不再稀有,這才有了如今的錢幣。所充錢者,在於一個貴字。”

  皇上聽著,只覺得新奇:“那你是說如今的銅錢賤了?”

  “亦可以這般說。”顧邵解釋道,“民越富,交易往來越頻繁,產生的財富便越多。可如今銅錢面額太小,已經沒辦法趕上民間的交易往來,這才有了如今戶部的難題。”

  顧邵頓了一下,皇上示意道:“繼續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