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篇都寫不出來,那是不大可能的。周伯琦捧著碗抿了一口湯,心想著,大概是寫得不夠好,還不想拿出來吧?這人看著全無計較,沒想到私底下表示心這麼重。

  這一旁子人議論得多了,兼之正主也不在跟前,便漸漸沒了顧忌,連不想聽到的人,也都聽到了。

  吳澈聽著覺得甚是心煩,不想再聽下去,直接端著食盒離開了。他只盼著顧邵寫快點,好趕緊給這些人一個教訓瞧瞧。

  然吳澈的期盼到底是落空了。

  直到雩祀的前兩日,魯齊林當著王翰林的面過來催顧邵的時候,顧邵才終於遞上了一份文稿。

  這是他努力了這麼長時間,頭一次得到了系統認同的祭文。

  不管系統究竟是不是真心認同,反正顧邵是不願意再改了。他已經筋疲力盡,再沒辦法再琢磨了。

  對於翰林院這些日子裡的流言,顧邵也有所耳聞,這些話,想想也知道源頭究竟是誰。他雖然沒有說什麼,可對魯齊林的厭惡也更添了一層。

  當著眾人的面,顧邵直接略過魯齊林,將祭文遞給王翰林。

  魯齊林伸出來的手都僵在了半空中:“……”

  顧邵冷哼了一聲,理都沒理他。

  眾人都瞪直了眼睛。這顧狀元,脾氣有些直啊。

  王翰林笑了一聲,低頭看了這祭文幾眼,只一眼,便有些詫異地看了顧邵一眼。

  顧邵老神在在地站在一邊,也沒發現王翰林的打量,他正在跟魯齊林較勁兒呢。魯齊林被顧邵直接冷在了原地,好半天才收回了手,他站在顧邵跟前,嘴下的肉都忍得有些顫。

  末了,魯齊林轉向王翰林,壓著怒火:“王大人,可否給我看一眼?”

  顧邵畢竟是他帶的人。

  王翰林卻直接將祭文收了起來,轉身回他:“不必了,我瞧著還不錯,也不用改。”

  魯齊林微愣。

  還不錯?憋了這麼多天憋出來的東西,能不錯到哪裡去?只是王翰林沒有說,魯齊林也不得而知了。

  不光魯齊林,外頭的人哪個不好奇上頭寫了什麼?只是好奇歸好奇,卻沒一個人敢扒著王翰林的袖子看。

  都是要臉的。

  王翰林也沒有多話,接了祭文之後,便轉身離開,顧邵對著魯齊林冷眼笑了一下,亦是走得乾脆,獨留魯齊林在原地,這火氣是咽也不是,發也不是。

  氣死個人。

  如是日子一晃,便到了雩祀當日。

  禮官照例取出祭文,上去高聲吟誦。只是他越往下念,兩邊的人表情越是微妙。

  上首的皇上也是愣了一下,是他的錯覺嗎?這稿子,怎麼聽著格外不一樣呢?

  第99章 欽點差事

  禮官絲毫沒有注意到底下人的表情,他兀自讀著自己的稿子,且越念,越投入其中。

  沒辦法,這篇祭文寫得太叫人唏噓了。開篇就與眾不同,說得不是些官話,而是前朝京外三百里之外的一戶農家。

  他雖當官這麼多年,做的卻都是京官,沒見過什麼民生疾苦,這是頭一次,他知道外頭的百姓都過得什麼日子。

  幾塊薄地,靠天吃飯,一家人都是實打實的善人,見到乞丐,哪怕兜里再窮也會給一捧糧。無關仁義,只是為了自己的一點良心。就是這樣的好人,卻還是過得再苦不過了,收成好與不好,過得好與不好,全都看年景。

  頂得過的時候方且留著一條命,頂不過的時候一家老小也沒幾個能活。累死累活一輩子,臨到頭最大的指望,不過就是吃幾頓飽飯罷了。這世道,苦命人再善良也無濟於事;富貴的作盡了惡也照樣能耀武揚威。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這祭文寫得太真切了,叫人仿佛置身其中,眼睜睜看著那收成不好的一家農戶苦苦掙扎,最後無奈掙不過天,全都餓死在了雪地里。

  太可憐了!也太無力了。

  念完之後,禮官擦了擦眼淚,覺得接下來要是再這樣寫的話,他怕是先頂不住了。

  底下的人也都唏噓不已,尤其是那禮官讀得又沉浸其中,越發得悽慘,在座但凡有點惻隱之心的,都不由得替那戶農家感到悲哀。

  正待聽著,卻聽那禮官話鋒一轉,說到了今朝歷代皇帝授田,勸課農桑一事。不同於前一段故事,這一段寫得那叫一個鏗鏘有力,有如擂鼓一般,抑揚頓挫,叫眾人頓時一解胸中鬱郁之氣,瞬間痛快了起來。

  禮官還在朗誦,越讀越順,越讀越有氣勢。歌頌完了大齊歷任皇帝,轉而又開始歌頌當今聖上。

  上首的皇上突然精神一振,不由自主地坐起了身。

  這段頌文寫得更為巧妙,通篇都是讚美,卻聽不出一點諂媚,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聽得皇上心情頓時就明媚了起來,眉眼帶笑,止都止不住。

  皇上還待多聽幾句,那禮官忽然又收住了滿嘴的馬屁,轉而收尾,開始正正經經地求雨。

  “民之艱莫過於農桑事,仰賴天時,得以足衣時,得以享安樂。今承皇恩,民得田畝,恰逢春仲,得雨而成。此乃聖上之所願,亦及官吏之所祈,百姓之所幸。仰祈靈施,莫敢忘恩。”

  祭文到此為止,再沒有煽情,只是照例求雨罷了,但因著前頭鋪墊太好,讓人有些意猶未盡。

  禮官讀完之後砸了咂嘴,也覺得不大滿足,他還沒念夠了,要是再來幾大段也不是不行。他還是頭一次讀到這麼對胃口的祭文呢,比他前兩年讀的那些乏味的祭文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也不知道這祭文究竟是誰寫的,不僅用心,還十分有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