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誰願意真去挖土,所以錢侍郎來了,他們便一鬨而散了。

  “丟人現眼。”錢侍郎面露嫌棄。

  顧邵這邊,自打看見周郎中被捉走之後,也一直心中有疑。等周圍安靜下來,他才瞧瞧找到了晉安先生,將心中疑惑問了出來:

  “先生,周郎中如今被押進宮,可是因為之前那件事?”

  晉安先生微微點頭。

  顧邵心道一句果然如此。隔了一會兒,他又問了一句:“那這件事,牽扯大嗎?”

  “這要看大理寺那邊本事如何了,還得看戶部那些人手段是否高明。”

  晉安先生從不避諱在顧邵面前談論政事,甚至還會有意引導顧邵去思考。

  這些日子,朝中需要顧邵了解的,晉安先生都與他明說了。大齊開國至今,雖說並不是一路風調雨順,但也未曾受過什麼大災大難。盛世之景也有,只不過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如今雖也過得去,但是與當年文帝在世,著實相差太多。且時間愈久,科舉入仕的人愈多,朝廷上下的官員也愈多。

  朝廷不僅得養著這些文官,還得養著數量龐大的軍隊,哪一樣,都開銷巨大。

  官多,不僅費官俸,還費事。

  明明是一個小事,可官署之類的諸多官吏卻每每相互推諉,不願意出力。若是遇上能得利的,便又如蟻附膻,叫人生厭。

  再說當今聖上。

  這位也算是一位仁君,先帝在位時,因一樁冤案錯殺了不少人。晚年心中有愧,一心向佛,便對當時還是太子的聖上百般灌輸仁政,希望太子可以以仁治國。不得不說,先帝的教導還是頗見成效的。比起先帝,當今聖上確實是一位仁愛之君,無奈仁慈太過,也縱容太過,小事迷糊,大事更甚。

  要下皇上春秋正盛,幾位皇子也相繼成年,朝中那些心眼多的,便伺機站隊,漸漸興起了黨朋之爭。

  爭來斗去,才將這朝堂攪得烏煙瘴氣,臭不可聞。

  顧邵正在跟晉安先生說話,卻不知錢侍郎什麼時候走了過來,直接打斷兩個人說話。

  晉安先生也不生氣:“錢大人可有事?”

  “確實有個事。”錢侍郎摸著鬍子,打量了顧邵兩眼。

  顧邵被他看得瘮得慌,忍不住往晉安先生那邊靠了靠。

  晉安先生笑道:“錢大人有話直說就是了,何必要嚇唬他?”

  “這點事情就被嚇唬了?他膽子可沒這么小。”

  顧邵心中反駁,其實,他膽子可小了,哪兒大來著?

  錢侍郎編排完了,又話鋒一轉,同晉安先生道:“我這番過來,是為了跟你借個人的。”

  晉安先生指了指顧邵:“莫不是借他?”

  “正是!”

  顧邵驚了,生怕自己又被坑得不知不覺,忙道:“可是我最近很忙的,每天要讀書,還是監工,都抽不開身。”

  “再忙也得將這件事辦妥了!”錢侍郎說得乾脆,不容顧邵拒絕,“這周叔良和戶部的人都被弄走了,可錢糧總還是得有人來管著。朝廷一日未曾派人過來,這錢糧一事,你就一日得幫著分擔!便是累死,也得扛著。”

  已經到了要累死的地步了嗎,顧邵心中絕望,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為什麼是我……”

  錢侍郎道:“別這麼謙虛啊,扳倒周叔良,你可是個大功臣,分擔一下怎麼了?”

  顧邵被這話嚇得背後一涼,趕緊看了看左右,還好,這附近都沒有人,更不會有人聽到這句話。

  周郎中是被人抓去了,可是眼瞧著這件事情越鬧越大,顧邵也不希望自己牽扯得太深。

  如今他也有把柄捏在錢侍郎手裡了,顧邵再不敢反駁,只好苦兮兮地應下這差事。但願這份差事,不要太苦太累,否則,他過得也太幸苦了!

  告別了晉安先生和錢侍郎之後,顧邵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去了。

  晉安先生看了一臉得意的錢侍郎,頗為無奈:“不過是幫忙而已,小事一樁,好好說便是了,你嚇他作甚?”

  錢侍郎擺了擺手:“我也不知為何,這小子那張臉,叫人看著總想嚇唬他。”

  第74章 發錢鎮場

  翌日,顧邵這個臨時湊數的便被拉出去鎮場了。

  顧邵頭一次經歷這種事情。

  人生前十八年,顧邵一直都過得瀟瀟灑灑,不會因為家裡的事情擔憂,也不會因為學業的事情愁苦。唯一能讓他心煩的,便是每日怎麼從爹娘手裡多要回銀子。

  也就這一年開始,顧邵的生活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名不副實的秀才,再到如今正兒八經的解元郎,現在,竟然還要插手官府的事,給這些僱工算工錢,發銀子。

  顧邵雖然看著鎮定,不過心裡卻十分緊張,生怕自己給弄錯了。

  這周郎中和他手底下的戶部官吏雖走了,不過他的帳本子卻還在,上頭記著這些僱工們每日上工的情況。發工錢,都是按著這上頭來的。

  顧邵翻了一下,發現前面都記得潦草,有些地方根本分辨不出字跡來。而這些日子的帳,卻記得清清楚楚,想必是周郎中被錢侍郎罵過之後,有所收斂,不再讓人胡亂記帳。可即便如此,這帳本也還是記得比較凌亂,若是不夠用心,必然會算錯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