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他站在了柔止跟前,大抵是想抬起手去揉一揉她的腦袋,可忽地想到自己如今的形容,又把手放了下來。他回頭看著孫元思,嘴角微微一挑,只是說:「擾了你的好事?」
孫元思聞見了他的身上濃郁的血腥氣,幾欲作嘔。他驚道:「燕王,你這是要做什麼?!」
燕王笑了一笑,說:「清君側啊。孫貴妃連同慶雲侯挾持皇上,起兵造反,我身為皇上的胞弟,如何能坐視不理呢?」
孫元思臉色變了幾變,剛要說他騙人,卻見燕王漫不經心地揮了揮手,他定睛一看,燕王的手下呈上來的,赫然是慶雲侯的人頭!
鮮血粘稠卻未曾凝固,淅淅瀝瀝地低落下來,落在了孫元思的腳背上。
他慘叫一聲,好似被滾燙的開水燙著了一般,連連後退。
燕王嫌惡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這就怕了?你的膽量,只在欺凌弱小上?不愧是孫家的種!」
孫元思見他眼中有凜冽殺意,忽地把心一橫,摸向腰側的佩劍,「噌」一聲就拔了劍,架在了一旁的華柔止的喉間。
他雖然很是貪戀華柔止美色,這會兒卻只有狗急跳牆的惶恐,他色厲內荏地道:「叫你的人讓路,不然我就殺了她!」
燕王眼神一冷。
可柔止的反應也是出人意料的快。她先前纏著文琢光,要他教過幾招防身的招式,方才之所以不反抗,是因為敵眾我寡,而今顯然燕王對她沒有惡意,她便猛地一腳踩在了孫元思腳上,趁著他吃痛彎腰,拔出匕首,狠狠地劃了過去——
她到底是女子,貿然去刺,未必能夠刺中要害,可拼盡全力的一划,卻幾乎劃開了孫元思的麵皮,他捂著臉慘叫一聲倒下,燕王見著柔止急急後退,便也趁機抬手,只聽得「嗤」一聲,他手中那把殺了無數人卻依舊鋒利無匹的長刀,穿進了孫元思的胸膛。
柔止的眼睛注視著這一幕。
她臉色煞白,面頰上濺著血跡,似乎仍然還沉浸在方才的驚懼之中,望著燕王,身子微微僵硬,不敢動彈。
有了孫家的前車之鑑,柔止自然是知道,燕王如今不過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實則行的也是同孫家一般無二的謀逆之事。
她澀然道:「燕皇叔……」
燕王把刀抽出來,隨手用衣襟擦了擦——他今兒穿的,本來是件淺色衣裳,如今這紅色,乃是叫一路行來的鮮血給染上的。
外頭風雨飄搖,偏殿內燈影幢幢,少女怯生生地立在那兒,好似沒叫秋露與風霜侵擾的嬌花。燕王見她害怕,頓了頓,一腳把孫元思的屍首踢遠了一些,對著她神情很是溫和地笑了笑:「嚇壞了罷?頭一次動手刺人?」
柔止點了點頭。
燕王便笑說:「好孩子,若是小竹在,也絕不會引頸就戮。如今宮中很是混亂,你往常寧宮去避一避。」
柔止盯著他,不知怎的,倒也不是很害怕他。她小心翼翼地說:「那阿徵哥哥,什麼時候會回來呢?」
燕王像是有些疲憊,在偏殿裡轉了一圈,隨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他道:「太子先前受困於行宮,但是孫家把你的信送去,太子想來沉不住氣,會破圍而出了。」
柔止一怔,面上多少帶了些擔憂。她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著實是沒有辦法,才寫了這封信,如今也只能祈禱以文琢光的能力,不會輕易地被人得逞。
她緊抿著唇,一言不發,眼睫毛靜悄悄地覆蓋住了滿含心事的眼睛,雖然是柔軟的模樣,內里卻很倔強。燕王注意到了她手中沾滿血跡的匕首,又不由笑了:「你不必擔心,他明早就該到了。」
柔止「唔」了一聲,燕王便揮揮手,叫人把她帶到常寧宮去。常寧宮在整個宮殿的偏角,最是不打眼,把她安置到那頭去,再叫幾個人看著,在如今的情況下,已經是最為安全的安排了。更何況,燕王也有一些私心在那頭。
柔止走出門之前,還問了他一句:「燕皇叔,那孫貴妃呢?」
燕王笑了笑,讓她不要多管閒事。
前頭燕王帶著人大搖大擺地殺到了孫黨跟前,文琢熙龍椅都沒有坐穩就被燕王抹了脖子,孫綠竹倒是跑得快,也是燕王有意放人的緣故。這會兒,闔宮上下,估計她也只能躲到皇帝的勤政殿裡頭去了。
柔止被燕王的人看守在了常寧宮內。
常寧宮中寥落衰敗,可內里卻時時有人打掃,並未積塵埃。柔止的一身衣裳早就在今日被雨水和血水給弄得髒污無比,她私下轉了轉,還從某處翻到了一條嶄新的裙子。
是一條淺碧色羅裙,用的是京中這些年不太能見得到的皎月紗,柔軟似霧氣,裙邊繡了叢青竹。柔止無奈之下,便換了裙子。她在寢殿裡搬了條椅子坐著,將手撐在膝蓋上,捧著臉望著外頭,眼見著天色由黑一點一點地轉為微明模樣。
常寧宮實在是太偏太遠,以至於外頭的打殺之聲,沒有半點能夠傳過來。柔止坐在窗前,只能聽見外頭那兩株老梧桐樹落葉的沙沙聲,就好像這座小小的宮殿與整個宮城都格格不入,是這布滿腥風血雨的宮中的唯一清靜地兒。也難怪孝懿皇后生前,一直都待在此地,不願出去理會那些風風雨雨。
燕王謀反,有些在柔止的意料之外。她知道前頭都叫孫家的人把持住了,方才見燕王卻對自己沒有什麼惡意,也不知道燕王到底在想什麼。
孫元思聞見了他的身上濃郁的血腥氣,幾欲作嘔。他驚道:「燕王,你這是要做什麼?!」
燕王笑了一笑,說:「清君側啊。孫貴妃連同慶雲侯挾持皇上,起兵造反,我身為皇上的胞弟,如何能坐視不理呢?」
孫元思臉色變了幾變,剛要說他騙人,卻見燕王漫不經心地揮了揮手,他定睛一看,燕王的手下呈上來的,赫然是慶雲侯的人頭!
鮮血粘稠卻未曾凝固,淅淅瀝瀝地低落下來,落在了孫元思的腳背上。
他慘叫一聲,好似被滾燙的開水燙著了一般,連連後退。
燕王嫌惡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這就怕了?你的膽量,只在欺凌弱小上?不愧是孫家的種!」
孫元思見他眼中有凜冽殺意,忽地把心一橫,摸向腰側的佩劍,「噌」一聲就拔了劍,架在了一旁的華柔止的喉間。
他雖然很是貪戀華柔止美色,這會兒卻只有狗急跳牆的惶恐,他色厲內荏地道:「叫你的人讓路,不然我就殺了她!」
燕王眼神一冷。
可柔止的反應也是出人意料的快。她先前纏著文琢光,要他教過幾招防身的招式,方才之所以不反抗,是因為敵眾我寡,而今顯然燕王對她沒有惡意,她便猛地一腳踩在了孫元思腳上,趁著他吃痛彎腰,拔出匕首,狠狠地劃了過去——
她到底是女子,貿然去刺,未必能夠刺中要害,可拼盡全力的一划,卻幾乎劃開了孫元思的麵皮,他捂著臉慘叫一聲倒下,燕王見著柔止急急後退,便也趁機抬手,只聽得「嗤」一聲,他手中那把殺了無數人卻依舊鋒利無匹的長刀,穿進了孫元思的胸膛。
柔止的眼睛注視著這一幕。
她臉色煞白,面頰上濺著血跡,似乎仍然還沉浸在方才的驚懼之中,望著燕王,身子微微僵硬,不敢動彈。
有了孫家的前車之鑑,柔止自然是知道,燕王如今不過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實則行的也是同孫家一般無二的謀逆之事。
她澀然道:「燕皇叔……」
燕王把刀抽出來,隨手用衣襟擦了擦——他今兒穿的,本來是件淺色衣裳,如今這紅色,乃是叫一路行來的鮮血給染上的。
外頭風雨飄搖,偏殿內燈影幢幢,少女怯生生地立在那兒,好似沒叫秋露與風霜侵擾的嬌花。燕王見她害怕,頓了頓,一腳把孫元思的屍首踢遠了一些,對著她神情很是溫和地笑了笑:「嚇壞了罷?頭一次動手刺人?」
柔止點了點頭。
燕王便笑說:「好孩子,若是小竹在,也絕不會引頸就戮。如今宮中很是混亂,你往常寧宮去避一避。」
柔止盯著他,不知怎的,倒也不是很害怕他。她小心翼翼地說:「那阿徵哥哥,什麼時候會回來呢?」
燕王像是有些疲憊,在偏殿裡轉了一圈,隨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他道:「太子先前受困於行宮,但是孫家把你的信送去,太子想來沉不住氣,會破圍而出了。」
柔止一怔,面上多少帶了些擔憂。她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著實是沒有辦法,才寫了這封信,如今也只能祈禱以文琢光的能力,不會輕易地被人得逞。
她緊抿著唇,一言不發,眼睫毛靜悄悄地覆蓋住了滿含心事的眼睛,雖然是柔軟的模樣,內里卻很倔強。燕王注意到了她手中沾滿血跡的匕首,又不由笑了:「你不必擔心,他明早就該到了。」
柔止「唔」了一聲,燕王便揮揮手,叫人把她帶到常寧宮去。常寧宮在整個宮殿的偏角,最是不打眼,把她安置到那頭去,再叫幾個人看著,在如今的情況下,已經是最為安全的安排了。更何況,燕王也有一些私心在那頭。
柔止走出門之前,還問了他一句:「燕皇叔,那孫貴妃呢?」
燕王笑了笑,讓她不要多管閒事。
前頭燕王帶著人大搖大擺地殺到了孫黨跟前,文琢熙龍椅都沒有坐穩就被燕王抹了脖子,孫綠竹倒是跑得快,也是燕王有意放人的緣故。這會兒,闔宮上下,估計她也只能躲到皇帝的勤政殿裡頭去了。
柔止被燕王的人看守在了常寧宮內。
常寧宮中寥落衰敗,可內里卻時時有人打掃,並未積塵埃。柔止的一身衣裳早就在今日被雨水和血水給弄得髒污無比,她私下轉了轉,還從某處翻到了一條嶄新的裙子。
是一條淺碧色羅裙,用的是京中這些年不太能見得到的皎月紗,柔軟似霧氣,裙邊繡了叢青竹。柔止無奈之下,便換了裙子。她在寢殿裡搬了條椅子坐著,將手撐在膝蓋上,捧著臉望著外頭,眼見著天色由黑一點一點地轉為微明模樣。
常寧宮實在是太偏太遠,以至於外頭的打殺之聲,沒有半點能夠傳過來。柔止坐在窗前,只能聽見外頭那兩株老梧桐樹落葉的沙沙聲,就好像這座小小的宮殿與整個宮城都格格不入,是這布滿腥風血雨的宮中的唯一清靜地兒。也難怪孝懿皇后生前,一直都待在此地,不願出去理會那些風風雨雨。
燕王謀反,有些在柔止的意料之外。她知道前頭都叫孫家的人把持住了,方才見燕王卻對自己沒有什麼惡意,也不知道燕王到底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