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許久不見,公主可還安好。」
趙容蓉笑答:「尚好,勞公孫先生掛念。」
公孫允的目光看向坐在中間主座之人,對方也正看著他,剛對上目光,他心中一驚,他並不識得玉綏,卻驚覺此人對自己頗為不喜,不免心中疑惑。
他尚不知該如何稱呼玉綏,又因著對方突如其來的不喜,稍顯尷尬。
趙容蓉適時地為他解圍,「先生,這位是玉王。」
孰親孰遠,一語分明。
公孫允恍然,忙行禮,「草民見過玉王。」
「嗯。」玉綏冷淡回道,「先生不必多禮。」
趙容潯留了他,「先生方才這曲琴音倒是甚妙,為我這新戲開了好頭。」
「我該敬先生一杯。」
公孫允口中念著不敢,雖與趙容潯交談,卻頻頻朝趙容蓉看來。
作者有話說:
玉綏:這幾天知道了好多事,心塞塞。
◎最新評論:
【等下,是同一個母親?
那相差半歲不大合理啊……
懷孕起碼還要7-9個月,然後不可能剛把王爺生下來就懷公主吧……】
【今晚我重新理下大綱不更】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
第六章
◎傳聞◎
眼看趙容蓉與公孫允相談甚歡,說起從前過往,語氣隨意親近。卻全然不將他放在眼中的模樣。
玉綏沉默的飲茶,身為局外人,好似那一年,她與他在江南的過往,不過只是一場早已遺忘的舊夢,所以並無話可講。
他微微蹙眉。
昨日
碎星捏著一封信,神色激動的走進書房,「王爺,這是幾日來,奴才同何叔在京中各處能打聽到的關於安陽公主的消息,您過目。」
他有些擔心他家主子,從皇宮搬回王府後,萬事都不管,將自個兒關在書房裡,整理著老王爺留下來的舊物,其餘時間便是盯著那枚夫人留下的芙蓉玉出神。
「王爺,安陽公主從小便是陛下最疼愛的女兒,所以滿京城愛慕她的男子並不少,因著衛國公是賢妃堂兄,賢妃甚是喜歡衛家三郎衛桓,衛家也願意同皇家結親,安陽公主年歲尚小時,衛國公便上書陛下請婚。」
「衛國公又是朝中老臣,頗得陛下依仗。」
「安陽公主也並無不可。」
「這門親事便在安陽公主及笄那年,衛國公再次向陛下請婚時,定下了。」
「直待安陽公主十七歲生辰,公主府也修繕妥當,便完婚。」
碎星說到這裡,停頓了一瞬,「在安陽公主十七歲生辰前夕,生了好大一場大病,太醫救治了三日,險些沒救活,至此需要靜心休養,陛下也下旨,不許任何人探望,這二人的婚期便也往後延。」
「安陽公主休養了快一年,這病方才痊癒,陛下又才重定二人婚期,是平康十八年七月十六,安陽公主十八歲生辰後三日便出降,與衛桓完婚。」
玉綏猛地抬頭,他打算回滇南一趟,與素娘分別的日子,是平康十八年七月初一。
初九那日,他剛打算從滇南趕回柳州,卻收到素娘葬身火場的噩耗,等他匆忙趕回柳州,一切都晚了,官府早為素娘收殮了屍首,埋在亂葬崗……
玉綏眼中忽而泛起了一點兒光芒,搖搖欲墜間,手中玉險些跌落。
碎星有些不忍,卻想要徹底打破玉綏的幻想。
「王爺,安陽公主早有婚約,又養病了一年,方同衛桓完婚,這一連串的事情,且都在陛下和滿京城的人眼皮子底下發生。」
「就算這一切事情,都只是安陽公主為了瞞住眾人從而能離開京城,遠去江南小住而有的託詞。」
碎星思忖再三,乾脆狠狠心:「可還有一事。」
「安陽公主與衛桓完,衛桓只在公主府住了五日,便搬回了衛國公府,二人再不曾同住。」
「聽聞是安陽公主與衛桓從小關係就不好。」
「衛桓有好幾房妾室。」
「安陽公主早年還讓人打死過一名衛桓的妾室。」
後面的話,就有些難以啟齒了,碎星心一橫,「安陽公主這幾年來私下裡也有情投意合的面首,民間流傳不少風流韻事。」
「夫人是我見過的這世上最溫柔善良的姑娘,夫人滿心滿眼裡只有王爺,還為了王爺不眠不休的繡嫁衣,若安陽公主真是夫人,那她當年對王爺的那份心豈不只是虛情假意?」
唯恐玷污了素娘的清譽,碎星不願意再多說,他拱手就告退,火急火燎的退出了書房。
碎星站在長廊上,望著天,心緒難平,他想起了當年那個金亭湖邊,打從他身邊過,卻又回身走到他跟前,給了他一捧蓮子,「無人買了,你拿去吃罷。」
那時他剛因為同人爭一個包子而被打的鼻青臉腫,飢腸轆轆的乞討,無人理會。
一捧苦蓮子只會越吃越餓,小乞兒們都不會去采來的東西,他嫌棄的很,卻又發現那青黃蓮子下之下的銅錢。
他根本不信安陽公主會與素娘是同一人。
面首……
玉綏不自覺捏緊了杯盞。
耳邊傳來和煦悅耳的聲音,卻不是對他說。
趙容蓉看向擱在公孫允身前的琴,忽而問道:「先生這把琴倒是眼生,從前不見你用過。」
趙容蓉笑答:「尚好,勞公孫先生掛念。」
公孫允的目光看向坐在中間主座之人,對方也正看著他,剛對上目光,他心中一驚,他並不識得玉綏,卻驚覺此人對自己頗為不喜,不免心中疑惑。
他尚不知該如何稱呼玉綏,又因著對方突如其來的不喜,稍顯尷尬。
趙容蓉適時地為他解圍,「先生,這位是玉王。」
孰親孰遠,一語分明。
公孫允恍然,忙行禮,「草民見過玉王。」
「嗯。」玉綏冷淡回道,「先生不必多禮。」
趙容潯留了他,「先生方才這曲琴音倒是甚妙,為我這新戲開了好頭。」
「我該敬先生一杯。」
公孫允口中念著不敢,雖與趙容潯交談,卻頻頻朝趙容蓉看來。
作者有話說:
玉綏:這幾天知道了好多事,心塞塞。
◎最新評論:
【等下,是同一個母親?
那相差半歲不大合理啊……
懷孕起碼還要7-9個月,然後不可能剛把王爺生下來就懷公主吧……】
【今晚我重新理下大綱不更】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
第六章
◎傳聞◎
眼看趙容蓉與公孫允相談甚歡,說起從前過往,語氣隨意親近。卻全然不將他放在眼中的模樣。
玉綏沉默的飲茶,身為局外人,好似那一年,她與他在江南的過往,不過只是一場早已遺忘的舊夢,所以並無話可講。
他微微蹙眉。
昨日
碎星捏著一封信,神色激動的走進書房,「王爺,這是幾日來,奴才同何叔在京中各處能打聽到的關於安陽公主的消息,您過目。」
他有些擔心他家主子,從皇宮搬回王府後,萬事都不管,將自個兒關在書房裡,整理著老王爺留下來的舊物,其餘時間便是盯著那枚夫人留下的芙蓉玉出神。
「王爺,安陽公主從小便是陛下最疼愛的女兒,所以滿京城愛慕她的男子並不少,因著衛國公是賢妃堂兄,賢妃甚是喜歡衛家三郎衛桓,衛家也願意同皇家結親,安陽公主年歲尚小時,衛國公便上書陛下請婚。」
「衛國公又是朝中老臣,頗得陛下依仗。」
「安陽公主也並無不可。」
「這門親事便在安陽公主及笄那年,衛國公再次向陛下請婚時,定下了。」
「直待安陽公主十七歲生辰,公主府也修繕妥當,便完婚。」
碎星說到這裡,停頓了一瞬,「在安陽公主十七歲生辰前夕,生了好大一場大病,太醫救治了三日,險些沒救活,至此需要靜心休養,陛下也下旨,不許任何人探望,這二人的婚期便也往後延。」
「安陽公主休養了快一年,這病方才痊癒,陛下又才重定二人婚期,是平康十八年七月十六,安陽公主十八歲生辰後三日便出降,與衛桓完婚。」
玉綏猛地抬頭,他打算回滇南一趟,與素娘分別的日子,是平康十八年七月初一。
初九那日,他剛打算從滇南趕回柳州,卻收到素娘葬身火場的噩耗,等他匆忙趕回柳州,一切都晚了,官府早為素娘收殮了屍首,埋在亂葬崗……
玉綏眼中忽而泛起了一點兒光芒,搖搖欲墜間,手中玉險些跌落。
碎星有些不忍,卻想要徹底打破玉綏的幻想。
「王爺,安陽公主早有婚約,又養病了一年,方同衛桓完婚,這一連串的事情,且都在陛下和滿京城的人眼皮子底下發生。」
「就算這一切事情,都只是安陽公主為了瞞住眾人從而能離開京城,遠去江南小住而有的託詞。」
碎星思忖再三,乾脆狠狠心:「可還有一事。」
「安陽公主與衛桓完,衛桓只在公主府住了五日,便搬回了衛國公府,二人再不曾同住。」
「聽聞是安陽公主與衛桓從小關係就不好。」
「衛桓有好幾房妾室。」
「安陽公主早年還讓人打死過一名衛桓的妾室。」
後面的話,就有些難以啟齒了,碎星心一橫,「安陽公主這幾年來私下裡也有情投意合的面首,民間流傳不少風流韻事。」
「夫人是我見過的這世上最溫柔善良的姑娘,夫人滿心滿眼裡只有王爺,還為了王爺不眠不休的繡嫁衣,若安陽公主真是夫人,那她當年對王爺的那份心豈不只是虛情假意?」
唯恐玷污了素娘的清譽,碎星不願意再多說,他拱手就告退,火急火燎的退出了書房。
碎星站在長廊上,望著天,心緒難平,他想起了當年那個金亭湖邊,打從他身邊過,卻又回身走到他跟前,給了他一捧蓮子,「無人買了,你拿去吃罷。」
那時他剛因為同人爭一個包子而被打的鼻青臉腫,飢腸轆轆的乞討,無人理會。
一捧苦蓮子只會越吃越餓,小乞兒們都不會去采來的東西,他嫌棄的很,卻又發現那青黃蓮子下之下的銅錢。
他根本不信安陽公主會與素娘是同一人。
面首……
玉綏不自覺捏緊了杯盞。
耳邊傳來和煦悅耳的聲音,卻不是對他說。
趙容蓉看向擱在公孫允身前的琴,忽而問道:「先生這把琴倒是眼生,從前不見你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