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面見聖顏。

  那是齊長岐最為疲倦的一段時光,陳浣紗以為, 他應該失望之極才對,把一生才華壓到趙豁

  身上,結果卻是趙敘上位,換成誰都想不通吧。可齊長岐精神狀態還很不錯,還是一樣的忙碌,

  並且態度堅定,無一絲動搖。

  洛行書再一次回到桂芳酒樓。他什麼也沒說, 陳浣紗便什麼也沒問。好像那一日的相見只是

  兩個陌生人的搖搖相望。

  因此,太子的手下沒有人來找麻煩,陳浣紗也不奇怪了。

  皇帝終於駕崩了。

  沒有熬過第二年開春,在冬雪飄零的夜晚, 不聲不響的閉上了眼睛。

  大啟朝慟哭,宵禁三月,全國戴孝。

  太子卻沒有順勢登上皇位,不倫不類的變成監國。

  在這個時節,安靜了半年的驍國又來挑事了。

  然而皇位無人,太子以監國的身份執掌政事,是不方便領兵的。驍國打著的名號卻是要親自

  打敗九王,一洗前恥。這是挑釁,而且是指名道姓的挑釁,皇帝已崩,太子卻未能即位,大啟朝

  堂本來就挺尷尬的,如今連外敵也能輕侮,大啟不接戰便是退縮。

  朝堂上趙敘登基的呼聲越來越高。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趙敘已經做好了登基的準備,內務府龍袍禮冊準備齊全,只等那一刻趙敘龍袍加身。

  沒有人想到,這樣的形勢下,趙豁打了一個多麼漂亮的翻身仗。

  後世的史書寫到這裡,都要贊一聲,啟武帝趙豁是一個極其能忍的人。

  昭明十三年,後世的正源元年,已故二十一年的先帝趙欽之弟端王趙顯突然復生,以雷厲風

  行之姿再度進入朝堂。太子趙敘甚至來不及做出任何防範,端王重現朝堂那一天,在十三王爺以

  及眾多老臣的拱衛之下,當場宣讀先太上皇趙睿的遺詔。那一刻,整個朝廷都被震撼了。

  原來當初趙睿病重之時,隨侍在側的只有當時的福王趙欽,而他最寵信的兒子端王趙顯是個

  純孝之人,早前便請旨執意為先王尋找民間神醫以期續命。先王突然駕崩,端王在趕回來的路上

  遭到埋伏,身受重傷,後來被一個路見不平之人所救。

  端王在那人的安排之下養了六年才把傷勢養好,但身體根基卻垮了。這樣漫長的時間,早就

  把他憤恨的心沉澱下來,而六年,足夠趙欽鞏固他的政權,端王只能隱而不發。

  如今昭明帝已死,端王當年遇刺之事也無可對質,然而,就憑著他手上的先王遺詔——那是

  所有內閣老臣親自驗證過的東西,端王的皇位繼承權已經無可置疑。

  閣老白英宣布完遺詔的真實性,並率先對著端王趙顯屈膝叩首之後,陸陸續續,朝廷內的臣

  子跪下了一大半。趙豁站在趙顯身後,對面就是兄長趙敘愕然不信的目光,他在心裡嗤笑了一聲

  ,雙膝點地,口呼:「請王叔奉旨登基!吾皇萬歲!」

  霎時,整個大殿內一片山呼萬歲之音。

  端王趙顯微笑著看了大殿內的臣子們一眼,在一眾低下的頭顱中,正好看到微抬頭來的齊長

  岐,趙顯瞳孔一縮,齊長岐迅速低下頭去,這一剎那的交匯,彼此心頭各是一動。

  趙顯即位,改元正源。普天同慶。十三王趙豁因為救駕有功,封為一等王詔王,掌管禁衛軍

  及三軍兵馬共二十萬。封九王趙敘為祥王,管禮部欽天監。

  念及祁妃為先王鍾愛之人,特命陪葬,封賞為祁貴妃。

  又因見青雲道長道術高深,特敕命其羽化,隨侍先帝左右。

  接下來又在十三王爺的積極配合下,進行一系列人員調動,至此,九王黨羽被剪除一空。

  桂芳酒樓,齊修平聽到樓外傳聲小吏奔走呼號新帝即位的信息之後,手裡的茶盞落下來,滾

  燙的茶水淋在他的腿上,他卻好無所覺。

  陳浣紗嚇了一跳,馬上拿出帕子遞過去:「伯伯,快把茶水擦乾淨,小心燙出傷來。」

  齊修平這才感覺到自己大腿上火辣辣一片,忙接過帕子擦了水跡,也忘記跟陳浣紗說一聲,

  跌跌撞撞地走回自己的房間,並把門緊緊地關上。

  陳浣紗眼裡露出擔憂的神色,對曾源道:「快去叫長岐哥哥回來,齊伯伯有些不對勁。」

  曾源應了一聲,趕緊備馬走了。

  等齊長岐回來,便見到陳浣紗迎出來。

  「我爹呢?」

  陳浣紗道:「伯伯一直關在房間裡,也不開門,也不出來。悶了大半日了。他好像對新皇繼

  位……」陳浣紗沒有說下去。

  齊長岐眉頭微皺,點點頭,對陳浣紗安慰道:「我知道了。你去歇著吧,我會處理的。」

  齊長岐站在房門前,久久,才輕聲敲門:「……爹,是我。」

  等了一會兒,房門打開,齊修平雙眼通紅冒著血絲,神色顯得十分疲倦。

  齊長岐扶著他在桌前坐下,倒了一杯茶水遞過去。

  父子兩安靜地對坐著,空氣沉悶卻平靜。

  許久,齊長岐輕聲問了一句:「爹,我娘是長什麼樣子的?」

  齊修平一震,狠狠盯著他的眼睛。面前的人是自己看了二十多年的兒子,他有一雙極漂亮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