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由著蠻人南下,戰況並不理想。

  兩年過去,蠻人居然掌握了堪比大鄴的火銃技術。他們人數本就多,力量不可謂不大。沈清容他們的軍械雖足,但已有多年未加改進,處境極其危險。

  「那張侍郎呢?」

  姜鴻軒留不得不效忠於自己的人,正如鴻熹帝留不得天鋒軍。

  所以鴻熹駕崩之後,他迅速對張家動手。

  張侍郎極其敏感,提早嗅到消息帶著府兵北上,與四夫人所在軍隊匯為一處。

  既然撕破臉皮,他也不必再顧忌什麼。張侍郎拿出了當年先帝的親筆血書,言明沈清容才是當朝正統。鴻熹篡位稱帝,其子孫本就不該繼續高居皇位之上。

  「在張侍郎拿出證詞之前,江陵城中早有傳言甚至話本故事,說您才是正統。」暗線悄悄道,「聽聞故事最初是從書院中傳出的。那些學子們最看不慣不公平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南面都知曉了此事。」

  張侍郎這麼一說,大家更信了。

  尤其是感念先帝盛世之人,往往還要添油加醋一番,「想當年,頓頓都有白米飯吃......」

  沈清容遙遙望著遠方,眼中流光涌動了許久,「是她做的吧?」

  原來她即便身在對立陣營,也從沒想過對他刀兵相向。

  她一直都記得他。

  因掛念黎雲書身上的病症,沈清容沒敢過多停留。

  朝中已不能再保她安危,他不會傻到再把她放回龍潭虎穴。

  也有了留她在身邊的理由。

  營中有不少厲害的醫者,還有不少都是女子。她身上的傷應該很快就能好起來。

  黎雲書不用再和那群老狐狸勾心鬥角了,也不必每日都受到危險,每日都讓他心驚膽戰。

  江陵一帶的風景還是不錯的。

  他可以抓螢火蟲,抓蝴蝶,甚至用竹葉編花束給她。日子還很長,他有很多機會,可以慢慢地表達自己對她的喜歡。

  一想到這裡,沈清容的步子輕快許多。

  可他行在半路,猝不及防地撞見了一隊人馬。

  「......速速回城換一匹,抓人抓活的,切莫叫她跑了!」

  沈清容心尖一凜,藉機找灌叢遮蔽自己,側首探去——

  竟然是劉承望手下的京軍和蠻人!

  再趕回程時,廟宇已被大火吞噬,一眾京軍持刀佇立在外,另一隊則不停地打水撲滅著火焰。

  他手中藥草險些掉落在地,呼吸一下子變得困難。

  可就在他眼底驟冷、幾乎要赤手空拳殺出去時,一旁的灌叢中忽然伸出雙手,「走。」

  黎雲書示意他俯身跟著自己,避開京軍,一路逃至不遠處的洞穴之中。

  洞穴看著平平無奇,內里竟然布滿了各種各樣的機關,有著許多走向不同的密道。她一一破解又恢復原樣後,才鬆了口氣,「這裡隱蔽,他們跟不過來。」

  「怎麼回事?」

  「我大意了。」黎雲書捂住肩上傷口,眸色發沉,「蠻人箭上的毒不簡單。這毒能被他們訓練過的灰狼認出,即便解了毒性也無濟於事。無論我走到哪裡,他們都能找到我。」

  她在廟中等了沒多久,那僧人便趕了回來,告知她京軍正在查探她下落。

  僧人正是崔文景。

  得知廟中有一密道可以脫身,黎雲書借掩飾射死了他們前來尋人的灰狼,又放火燒了廟宇,隨崔文景匆匆離開。

  崔文景帶她來了這密室後,她問:「是我害你到了這個地步,你為何還要幫我?」

  崔文景捻著佛珠沉默。

  「我的路不是被你毀掉的,是我咎由自取。未見人世苦厄,怎能說自己身在樂土?」

  楚州也並非太平之地。

  崔文景本想安安分分當個教書先生,勉強度過此生,可沒過多久,書院就因貧困倒閉。

  征戰、苛稅和天災,讓百姓愈發困頓;當他們吃不飽飯的時候,自然不會拿多餘的錢來供孩子讀書。

  那些束脩錢在當年的崔文景眼中,壓根就不值一提。

  可他淪落至此才明白,他從前的一頓飯錢,都能抵百姓一年口糧。

  終於,他和百姓一樣朝不保夕。

  終於,他開始震驚,開始同情,開始憤恨。

  曾經圓滑、貪婪、為了混日子不惜一切的崔文景,在大徹大悟後,第一次將自己不多的積蓄分給了百姓。

  他收穫了讚譽,收穫了感激;他救了很多人,卻並未因此解脫。

  「很久以前,我還以為自己是個好人。」

  崔文景閉上眼,虔誠地轉動佛珠,「但那時我才明白,原來我不遺餘力地幫助新入仕的官員,苦口婆心地勸他們學會逢迎,其實都是在用自己的權力,教更多的人去殺人。」

  後來,他教過的寒門子弟中,有人餓死,有人死於戰火。

  當崔文景散盡最後的積蓄時,他終於明白,他救不回那些懵懂中還對朝堂抱有憧憬的弟子,也救不回這個早已頹敗的世道。

  他遁入了空門。

  「這密道,是廟中僧人為了讓百姓免於戰火和苛稅修建的。我來江陵時,恰趕上水患。廟中僧人將口糧奉獻給窮苦百姓,有不少因飢餓而死。唯一活下來的僧人告訴我這個秘密,讓我替他們守下去。」

  「我帶你過來,是因為我希望你活下去。黎雲書,我已經輸了,但你一定要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