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單聽這稱呼就知道了,為什麼要叫葉娘娘,而不是有品階封號的, 諸如葉妃、葉嬪葉貴人……

  是因為這位葉娘娘, 壓根就沒有封位分!

  說白了,出身背景一樣沒有, 不過是陛下領兵回京時,打西威帶進宮裡的女人,帶進宮裡之後, 既沒有冊妃封后,也沒有日日恩寵,只是不明不白的往承乾宮裡一塞,好吃好穿的養著,召見的次數都是一巴掌就數的清。

  這要放在前頭幾位陛下的宮裡,這樣的主子,憑方姑姑的資歷,壓根都不會記得!

  可架不住,陛下登基兩年,後宮裡滿打滿算,卻只有這麼一位主子!

  也就是這獨一份,才難免叫人顧忌。

  尤其是當今陛下,年紀雖輕,卻是弒父誅兄,逼宮奪朝,脾氣行事都是格外乖戾,沒人能猜得出聖心到底是什麼意思。

  誰知道這位葉娘娘,在陛下心裡到底是什麼分量?

  一來二去,承乾宮這一位不明不白的「葉娘娘,」卻成了宮裡很是特殊的存在。

  誰也說不清楚,誰也不敢冒犯,誰也不敢得罪。

  這會兒聽陳太監問起,方姑姑沉思了半晌,也只是謹慎道:「這事兒不是咱們能定得下的,等會兒太后娘娘醒了,我去問問。」

  陳太監聽著,也不禁也瞭然應是。

  ——————————

  蘇昭昭當然不會知道,她才剛來到壽康宮一日,就這麼驚動了一直臥床靜養的太后娘娘。

  她自覺這一日的關係找得十分成功,因此第二日時,便毫不擔憂的立在十二個新分來的小夥伴中,等著領自個的差事。

  開頭分下的都大差不差,不是灶上燒火,就是宮外灑掃,偶有個侍弄花草、茶房送水,就已算是輕省的活計。

  蘇昭昭還在默默思量著,她昨日現尋的關係,夠不夠分到花房茶房這一撥里,前面陳太監便已繼續道:「剩下那個,太后娘娘這幾日躺著乏味,正缺一個口齒伶俐、聲兒好聽的宮女給娘娘念書聽,甄七巧?」

  這話一出,眾人明顯隱隱的騷動起來,一個個控制不住的扭頭瞧她。

  就連被叫的蘇昭昭也睜大眼睛,帶著些猶豫的疑惑上前:「是?」

  「你既認字,一會兒隨我去娘娘寢殿裡試試。」

  「……是。」

  蘇昭昭雖然答應了,但她整個人仍有些回不過神。

  一瞬間,她甚至有些想翻起袖口裡暗袋裡確認一下,自個昨日塞過去的荷包里是不是當真只是兩塊銀子——

  別是她搞錯了,把壓箱底的金疙瘩給錯送了去?

  若不然,只那麼點銀子,值當陳公公這麼費力,給她直接送到了太后娘娘跟前?

  要知道,如她們這種剛分進來、沒有來路靠山的新宮女,通常先是在外頭幹些粗使的雜役,時候長了遇著機會,才能挨著些送膳傳話之類,這種能偶爾進殿裡的差事。

  而再往後,就得是能力很出挑,或許運氣極好的,才能出現在主子跟前混個眼熟,再說日後。

  大多的宮人,都是在外頭的苦役里就耗完了這半輩子。

  如陳太監所說這這種,直接送到太后面前念書,說是一步登天也差不多了!

  很快的,回過神的蘇昭昭便也冷靜下來,察覺到了這其中的不對。

  偌大個壽康宮,怎麼會連個能給太后娘娘念書解悶的人選,都找不出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落到她頭上的這餡餅,內里也一定還有旁的隱憂。

  將她送走的,除了陳太監的吩咐之外,還有眾人的竊竊私語,加上一道道落在她身上,又羨又妒的複雜眼神。

  瞧這情形,若是她一會兒給太后念書念的不好,再被送回來,她往後的日子,也不會十分太平了。

  蘇昭昭暗暗的皺了眉頭,但到了這時候,便是心存擔心,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跟著陳太監往太后娘娘的寢殿去。

  寢殿外,方姑姑也在殿門口等著,見她們過來,便迎上來開口:「娘娘剛用了早膳,正有空,等會兒傳了話,你跟我我進去。」

  蘇昭昭:「是。」

  方姑姑便又囑咐:「娘娘身子不好,你進去之後,磕頭回話都輕緩著些。」

  說罷,又安慰似的:「也不必怕,娘娘的性子最是寬和不過,從不為難宮人,你進去,好好讀一卷書給娘娘瞧瞧就是。」

  蘇昭昭並沒有緊張害怕的模樣,神色平靜,回得仍舊是簡潔的一個字:「是。」

  方姑姑這時才有些意外似的細瞧她一眼,不及再說,便有宮人傳話,叫她們進來。

  蘇昭昭低頭進門,數著地上光可鑑人黑亮地磚,只等方姑姑行禮介紹了她,便按著規矩雙膝跪地,輕聲說了一句:「七巧叩見太后娘娘,娘娘萬安。」

  現在不比從前,人在屋檐下,該跪就得跪,權當是尊老了。

  蘇昭昭在心裡這樣安慰自己。

  片刻之後,內里才傳來了一道中氣不足似的虛弱女聲:「起吧,把帘子掀開。」

  她們與太后娘娘之前還隔著一道垂珠簾,蘇昭昭聞言起身,借著宮女收簾的動作,微微抬眸,飛快的掃過一眼。

  乍一聽太后,很容易叫人想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家。

  但其實太后娘娘比她預料中的年輕很多。

  即便臥病在床,也仍舊能瞧出太后眉目間的精緻靡麗,不知是不是蘇昭昭的錯覺,她甚至覺著太后的五官,像是在哪裡見過似的,有些隱隱的熟悉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