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傅遠接到詔令後急匆匆進宮,到養心殿後先是行禮,這才問道:「不知皇上召微臣進宮所為何事?」
他想起今日聽到的流言,只怕這重擔是要落在自己身上了。
皇上看著下首挺拔的身影,頗為信任道:「傅愛卿,朕思來想去,唯有你是前往永州處理流民一事的不二人選。
你即日啟程前往永州,一個月內定要解決流民的居住問題。」
傅遠聽到他如此說道,心底無奈,面上卻是不顯,堅定應承道:「微臣領旨,必定竭力完成旨意。」
見他如此上道,皇上滿意地點點頭,心底的重擔放下一點點。
如今傅遠成了永州一事的負責人,皇上也就不再避諱,乾脆地把手上的奏摺,讓盛公公拿給傅遠看。
「你且看看這些奏摺,便知道永州是如何的亂糟糟。」
傅遠接過奏摺,一本又一本翻看起來,越看,臉上的怒氣越是掩飾不住。他看完最後一本奏摺,合起放下,拱手道:「永州官員領著朝廷俸祿,卻未將百姓放於心上,實在是枉顧聖上的信任。」
「朕打算追究他們的責任。現在是李丞相的所作所為,讓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大大降低。
如今之計,唯有替他們重建房屋,方可平息民怨,還永州一片安寧。」
皇上真誠道,傅遠認真聽著。
李丞相此舉實在是,讓事件難度升級。他在領完聖旨前往永州後,本是勤勤懇懇為民辦事,建臨時住所,無奈永州官員不肯配合。
鬧到最後,原本燃起來的希望火苗還未長大,便提前熄滅。永州百姓自然不樂意,而李丞相更是氣急說出了不當言論,遂爆發民亂。
原本仍然留在永州的百姓徹底死心,奔向附近的城池。更多的是直奔京城,天子腳下,更加有保障。
這些都是傅遠得來的消息。
皇上說到最後嘆了一口氣,他緩緩道:「傅愛卿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的,在軍中與普通將士相處和睦,想必對於百姓更有耐心,希望你能替朕解決此事。」
他推心置腹,傅遠趁勢應承道:「皇上願意信任微臣,是微臣的榮幸,一定不辜負皇上的期待。」
等回到敬遠侯府時,沈玉姝早已在家等他。傅遠一看到沈玉姝擔憂地看著自己的神情,就知道她該是聽到了風聲。
他走上前,牽起她的手,雙手交疊緊緊握住,柔聲道:「姝姝你放心,我一定很快就回來。」
「聽說永州的流民格外囂張,不服命令,你可千萬要小心點。」沈玉姝努力讓自己的情緒不外露,收回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交代道。
李丞相的經歷註定了,永州之行不會順利。窮山而水出刁民,這便是最好的寫照。
傅遠點頭應承,他牽著沈玉姝走進屋,邊說道:「姝姝放心,我自有分寸,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的。」
他還有妻兒要照顧,從此這條命不再是他一個人的,自當珍重。
翌日臨出發前,傅青璇也滿是不舍,她紅著淚眼,再三交代:「爹爹你可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娘親一起等你回來。」
等到傅遠到達永州,才算是真正見證了幼時讀書時,書上記載的「地龍翻身,地上荒涼」景象。
入目是倒塌的房屋,破碎的木材交錯縱橫。地面到處都是崩塌磨出來的粗淺痕跡,灰茫茫的一片,竟無一處完好,也無一處人煙。
傅遠吩咐身後的副將:「你且去打探清楚,永州的所有百姓都去哪了,還有永州的太守府邸在何處。」
「是,屬下這就去。」王石應道。
這次皇上直接讓傅遠在軍中挑選得力幹將作為左膀右臂一同前往,傅遠便挑了王石一起。兩人的默契不言而喻。
傅遠沉穩,王石活躍,心思謀略一細一粗,合作起來都是頗得章法。
王石騎馬而去,又是很快回來,稟報:「敬遠侯,太守府邸在城東入口處,我們轉角過去便是。至於城中百姓,盡數逃往附近的城池。城中空無一人。」
他稟報時低著頭,不敢看傅遠,終於意識到永州的形勢是多麼嚴峻,此行又是何等艱難。
傅遠聽後,沉聲道:「我們現行前往太守府邸入住。」率領大批人馬奔向太守府。
夜晚,太守府寂靜無聲,只偶爾傳來幾聲聲響。太守書房裡,燭光昏暗下,傅遠提筆行書,面色沉著。
他寫後命人交給王石,再三交代:「你且把這份文書抄上幾份,貼在附近幾個城池中,儘量讓所有人都看到。」
「不管用什麼方法。」
天色剛亮,附近的城池便突現陌生人在城牆上粘貼一張白紙。
第69章
清晨晨光熹微,沉靜的城池慢慢甦醒過來,有些房屋的煙囪開始冒煙,荒涼的街道上有了人際。
有人走過,偶然一抬頭,看到城牆上新帖的公告,面無表情,便又低下頭往前走;有人走過,看也不看一眼城牆,只管低頭走著;
有人走過,習慣性地看向城牆,驀然發現多了一張布滿字跡的公告,湊過去仔細一瞧,忍不住一邊看一邊念出來:「朝廷派敬遠侯負責永州重建一事,現已準備好臨時住所,可保障永州百姓溫飽,望永州百姓速回,共建家園。」
事實上公告上的一字一句更加情深意切,那人看完後忍不住把內容大聲轉述出來,嚷得周圍的人全部都聽見了。
他想起今日聽到的流言,只怕這重擔是要落在自己身上了。
皇上看著下首挺拔的身影,頗為信任道:「傅愛卿,朕思來想去,唯有你是前往永州處理流民一事的不二人選。
你即日啟程前往永州,一個月內定要解決流民的居住問題。」
傅遠聽到他如此說道,心底無奈,面上卻是不顯,堅定應承道:「微臣領旨,必定竭力完成旨意。」
見他如此上道,皇上滿意地點點頭,心底的重擔放下一點點。
如今傅遠成了永州一事的負責人,皇上也就不再避諱,乾脆地把手上的奏摺,讓盛公公拿給傅遠看。
「你且看看這些奏摺,便知道永州是如何的亂糟糟。」
傅遠接過奏摺,一本又一本翻看起來,越看,臉上的怒氣越是掩飾不住。他看完最後一本奏摺,合起放下,拱手道:「永州官員領著朝廷俸祿,卻未將百姓放於心上,實在是枉顧聖上的信任。」
「朕打算追究他們的責任。現在是李丞相的所作所為,讓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大大降低。
如今之計,唯有替他們重建房屋,方可平息民怨,還永州一片安寧。」
皇上真誠道,傅遠認真聽著。
李丞相此舉實在是,讓事件難度升級。他在領完聖旨前往永州後,本是勤勤懇懇為民辦事,建臨時住所,無奈永州官員不肯配合。
鬧到最後,原本燃起來的希望火苗還未長大,便提前熄滅。永州百姓自然不樂意,而李丞相更是氣急說出了不當言論,遂爆發民亂。
原本仍然留在永州的百姓徹底死心,奔向附近的城池。更多的是直奔京城,天子腳下,更加有保障。
這些都是傅遠得來的消息。
皇上說到最後嘆了一口氣,他緩緩道:「傅愛卿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的,在軍中與普通將士相處和睦,想必對於百姓更有耐心,希望你能替朕解決此事。」
他推心置腹,傅遠趁勢應承道:「皇上願意信任微臣,是微臣的榮幸,一定不辜負皇上的期待。」
等回到敬遠侯府時,沈玉姝早已在家等他。傅遠一看到沈玉姝擔憂地看著自己的神情,就知道她該是聽到了風聲。
他走上前,牽起她的手,雙手交疊緊緊握住,柔聲道:「姝姝你放心,我一定很快就回來。」
「聽說永州的流民格外囂張,不服命令,你可千萬要小心點。」沈玉姝努力讓自己的情緒不外露,收回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交代道。
李丞相的經歷註定了,永州之行不會順利。窮山而水出刁民,這便是最好的寫照。
傅遠點頭應承,他牽著沈玉姝走進屋,邊說道:「姝姝放心,我自有分寸,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的。」
他還有妻兒要照顧,從此這條命不再是他一個人的,自當珍重。
翌日臨出發前,傅青璇也滿是不舍,她紅著淚眼,再三交代:「爹爹你可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娘親一起等你回來。」
等到傅遠到達永州,才算是真正見證了幼時讀書時,書上記載的「地龍翻身,地上荒涼」景象。
入目是倒塌的房屋,破碎的木材交錯縱橫。地面到處都是崩塌磨出來的粗淺痕跡,灰茫茫的一片,竟無一處完好,也無一處人煙。
傅遠吩咐身後的副將:「你且去打探清楚,永州的所有百姓都去哪了,還有永州的太守府邸在何處。」
「是,屬下這就去。」王石應道。
這次皇上直接讓傅遠在軍中挑選得力幹將作為左膀右臂一同前往,傅遠便挑了王石一起。兩人的默契不言而喻。
傅遠沉穩,王石活躍,心思謀略一細一粗,合作起來都是頗得章法。
王石騎馬而去,又是很快回來,稟報:「敬遠侯,太守府邸在城東入口處,我們轉角過去便是。至於城中百姓,盡數逃往附近的城池。城中空無一人。」
他稟報時低著頭,不敢看傅遠,終於意識到永州的形勢是多麼嚴峻,此行又是何等艱難。
傅遠聽後,沉聲道:「我們現行前往太守府邸入住。」率領大批人馬奔向太守府。
夜晚,太守府寂靜無聲,只偶爾傳來幾聲聲響。太守書房裡,燭光昏暗下,傅遠提筆行書,面色沉著。
他寫後命人交給王石,再三交代:「你且把這份文書抄上幾份,貼在附近幾個城池中,儘量讓所有人都看到。」
「不管用什麼方法。」
天色剛亮,附近的城池便突現陌生人在城牆上粘貼一張白紙。
第69章
清晨晨光熹微,沉靜的城池慢慢甦醒過來,有些房屋的煙囪開始冒煙,荒涼的街道上有了人際。
有人走過,偶然一抬頭,看到城牆上新帖的公告,面無表情,便又低下頭往前走;有人走過,看也不看一眼城牆,只管低頭走著;
有人走過,習慣性地看向城牆,驀然發現多了一張布滿字跡的公告,湊過去仔細一瞧,忍不住一邊看一邊念出來:「朝廷派敬遠侯負責永州重建一事,現已準備好臨時住所,可保障永州百姓溫飽,望永州百姓速回,共建家園。」
事實上公告上的一字一句更加情深意切,那人看完後忍不住把內容大聲轉述出來,嚷得周圍的人全部都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