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人人都說好看的女子是紅顏禍水,但太福晉從來沒這樣認為,這世道對女人向來不公,總是將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女人頭上。
接下來的幾日,初瑾吃不好睡不好,肉眼可見憔悴下去。
偏偏這種話只能與太福晉說說也就罷了,旁的人,那是一個字都不能提的,就連三福晉問她,她也只能搖搖頭說沒事兒。
這種事,要她怎麼說?
太福晉見她一日日消瘦下去,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也沒有法子。
如今已是年關將近,旁的人家是熱熱鬧鬧的,唯獨富察府上是冷冰冰的,像二福晉等人心裡雖高興,巴不得傅恆一輩子不出來才好,但面上也是裝出一副悲傷哀怨的模樣來。
初瑾沉默了許多,這幾日也想了好些法子,卻都沒什麼用。
這一日她照例前去正院給太福晉請安,傅恆不在家,她實在無事可做,陪著太福晉說說話心裡也能舒服些。
太福晉愈發憐惜於她,說起她身邊幾個伺候的人來:「……鶴兒我瞧著倒是不錯的,像孫嬤嬤這些春和從前慣用的老人兒,你若是不喜歡,都打發了出去,旁的人,你若是不願意用也都換了吧,實在不行,你就搬到正院來同我一起住,免得你日日來來回回的麻煩。」
初瑾笑著道:「多謝額涅了,苜園我住習慣了,若是搬到正院來,怕是會不習慣的。」
「丫鬟婆子我的確是想著要減些去,孫嬤嬤他們伺候九爺半輩子,都放出去好了……唯有一個人,我拿不準主意,就是涓兒。」
涓兒身份尷尬,是皇后賜下來的人,卻是太后的人,若是處理不當,太后肯定會有意見。
太福晉冷笑一聲:「這有什麼難的?涓兒本就是太后娘娘擱在你身邊的棋子,打算盯著春和與皇后娘娘的,找個機會將她打發出去就是了,咱們不必動手,要旁人動手就是。」
其實初瑾也有這樣的打算,說起來他們是皇親國戚,除夕夜的時候要進宮用飯的。
世上大多數人乃是捧高踩低,納蘭舒瑾尤甚,到時候定會找機會踩上她兩腳,不如借著這個機會將涓兒推出去,叫她們兩敗俱傷。
她含笑應是,正欲說話時卻是胃裡一陣噁心,捂著帕子沒說話。
太福晉忙問怎麼了。
初瑾卻是難受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只能任由著鶴兒上前答話:「這幾日九福晉臉色都不大好,東西也吃不下,想必是胃口不好……」
「真是胡鬧!」太福晉這才留意到初瑾的臉色是十分難看:「怎麼不請大夫來瞧瞧?她不懂事,你們也跟著不懂事?」
饒是初瑾出言勸阻,太福晉還是一疊聲吩咐人下去請大夫。
大夫很快就來了,細細診脈一番後連聲道謝:「恭喜太福晉,恭喜九福晉,這是有喜了,九福晉啊,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初瑾與太福晉俱是一愣。
怨不得初瑾糊塗,從前她的小日子本就不准,再加上這些日子根本顧不上這些,沒有胃口也非一日兩日的,也就沒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太福晉是喜不能自禁,連聲道:「多好啊,若是春和知道了一定會高興的,初瑾,你有了孩子,有了春和的孩子!」
接著,太福晉更是一疊聲詢問大夫,聽聞大夫說初瑾也就身子微微有些弱,並沒有什麼大礙時,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了下來,連忙叫完顏嬤嬤包了一百兩銀子給大夫。
到了最後,太福晉更是握著初瑾的手道:「反正如今情況已經成了這般,還能遭到哪裡去?放心好了,皇上雖軟禁了春和,哪怕他不將春和的性命放在眼裡,也得顧念著謠言,定不會要了春和的性命,如今你什麼都不必想,好好將孩子生下來才是正緊事兒。」
第37章 計策
◎請君入甕◎
直到如今, 初瑾仍舊沒有回過神來。
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她都沒有著急孩子的事兒,如今這孩子來了……她說不上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當下這種情況,她哪裡還顧得上肚子裡的孩子?
太福晉見她這般模樣, 也知道她心裡想些什麼, 不免是勸了又勸,直說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她上面還有自己和皇后娘娘等著, 有什麼可怕的?
因為傅恆一事,富察一族上下的人都在出力,富察一族從前雖事事力求低調, 但這並不表示富察一族沒有根基, 日日納諫的大臣們還在繼續, 甚至連民間都開始議論這事兒……於情於理, 皇上都不該不放人的。
初瑾微微皺眉, 倒是想出個法子來。
***
三日之後, 初瑾有孕一事就傳到了紫禁城, 皇上在長春宮聽聞這事兒半晌沒有說話。
皇上有皇上的打算。
這些日子因為傅恆一事,他也是愁眉不展, 太后念叨, 群臣納諫,就連百姓也議論紛紛, 就差點名道姓說他是個昏君了……饒是皇上臉皮厚如城牆, 也覺得快有些遭不住。
皇后照著太福晉的叮囑, 並未在皇上跟前說什麼, 就連高貴妃等人打算煽風點火, 她也是拿出以往賢淑的做派,說皇上這樣做定是有皇上的道理,她一個婦道人家不便插手前朝之事。
這讓皇上很是欣慰。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皇后越是這般,皇上就越是對她愧疚,再加上有和敬公主奮力邀寵,皇上來長春宮的次數倒是比從前更多,隱隱有種叫眾人瞧瞧的架勢——哪怕傅恆觸怒了自己,自己也是十分敬重皇后的。
接下來的幾日,初瑾吃不好睡不好,肉眼可見憔悴下去。
偏偏這種話只能與太福晉說說也就罷了,旁的人,那是一個字都不能提的,就連三福晉問她,她也只能搖搖頭說沒事兒。
這種事,要她怎麼說?
太福晉見她一日日消瘦下去,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也沒有法子。
如今已是年關將近,旁的人家是熱熱鬧鬧的,唯獨富察府上是冷冰冰的,像二福晉等人心裡雖高興,巴不得傅恆一輩子不出來才好,但面上也是裝出一副悲傷哀怨的模樣來。
初瑾沉默了許多,這幾日也想了好些法子,卻都沒什麼用。
這一日她照例前去正院給太福晉請安,傅恆不在家,她實在無事可做,陪著太福晉說說話心裡也能舒服些。
太福晉愈發憐惜於她,說起她身邊幾個伺候的人來:「……鶴兒我瞧著倒是不錯的,像孫嬤嬤這些春和從前慣用的老人兒,你若是不喜歡,都打發了出去,旁的人,你若是不願意用也都換了吧,實在不行,你就搬到正院來同我一起住,免得你日日來來回回的麻煩。」
初瑾笑著道:「多謝額涅了,苜園我住習慣了,若是搬到正院來,怕是會不習慣的。」
「丫鬟婆子我的確是想著要減些去,孫嬤嬤他們伺候九爺半輩子,都放出去好了……唯有一個人,我拿不準主意,就是涓兒。」
涓兒身份尷尬,是皇后賜下來的人,卻是太后的人,若是處理不當,太后肯定會有意見。
太福晉冷笑一聲:「這有什麼難的?涓兒本就是太后娘娘擱在你身邊的棋子,打算盯著春和與皇后娘娘的,找個機會將她打發出去就是了,咱們不必動手,要旁人動手就是。」
其實初瑾也有這樣的打算,說起來他們是皇親國戚,除夕夜的時候要進宮用飯的。
世上大多數人乃是捧高踩低,納蘭舒瑾尤甚,到時候定會找機會踩上她兩腳,不如借著這個機會將涓兒推出去,叫她們兩敗俱傷。
她含笑應是,正欲說話時卻是胃裡一陣噁心,捂著帕子沒說話。
太福晉忙問怎麼了。
初瑾卻是難受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只能任由著鶴兒上前答話:「這幾日九福晉臉色都不大好,東西也吃不下,想必是胃口不好……」
「真是胡鬧!」太福晉這才留意到初瑾的臉色是十分難看:「怎麼不請大夫來瞧瞧?她不懂事,你們也跟著不懂事?」
饒是初瑾出言勸阻,太福晉還是一疊聲吩咐人下去請大夫。
大夫很快就來了,細細診脈一番後連聲道謝:「恭喜太福晉,恭喜九福晉,這是有喜了,九福晉啊,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初瑾與太福晉俱是一愣。
怨不得初瑾糊塗,從前她的小日子本就不准,再加上這些日子根本顧不上這些,沒有胃口也非一日兩日的,也就沒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太福晉是喜不能自禁,連聲道:「多好啊,若是春和知道了一定會高興的,初瑾,你有了孩子,有了春和的孩子!」
接著,太福晉更是一疊聲詢問大夫,聽聞大夫說初瑾也就身子微微有些弱,並沒有什麼大礙時,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了下來,連忙叫完顏嬤嬤包了一百兩銀子給大夫。
到了最後,太福晉更是握著初瑾的手道:「反正如今情況已經成了這般,還能遭到哪裡去?放心好了,皇上雖軟禁了春和,哪怕他不將春和的性命放在眼裡,也得顧念著謠言,定不會要了春和的性命,如今你什麼都不必想,好好將孩子生下來才是正緊事兒。」
第37章 計策
◎請君入甕◎
直到如今, 初瑾仍舊沒有回過神來。
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她都沒有著急孩子的事兒,如今這孩子來了……她說不上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當下這種情況,她哪裡還顧得上肚子裡的孩子?
太福晉見她這般模樣, 也知道她心裡想些什麼, 不免是勸了又勸,直說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她上面還有自己和皇后娘娘等著, 有什麼可怕的?
因為傅恆一事,富察一族上下的人都在出力,富察一族從前雖事事力求低調, 但這並不表示富察一族沒有根基, 日日納諫的大臣們還在繼續, 甚至連民間都開始議論這事兒……於情於理, 皇上都不該不放人的。
初瑾微微皺眉, 倒是想出個法子來。
***
三日之後, 初瑾有孕一事就傳到了紫禁城, 皇上在長春宮聽聞這事兒半晌沒有說話。
皇上有皇上的打算。
這些日子因為傅恆一事,他也是愁眉不展, 太后念叨, 群臣納諫,就連百姓也議論紛紛, 就差點名道姓說他是個昏君了……饒是皇上臉皮厚如城牆, 也覺得快有些遭不住。
皇后照著太福晉的叮囑, 並未在皇上跟前說什麼, 就連高貴妃等人打算煽風點火, 她也是拿出以往賢淑的做派,說皇上這樣做定是有皇上的道理,她一個婦道人家不便插手前朝之事。
這讓皇上很是欣慰。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皇后越是這般,皇上就越是對她愧疚,再加上有和敬公主奮力邀寵,皇上來長春宮的次數倒是比從前更多,隱隱有種叫眾人瞧瞧的架勢——哪怕傅恆觸怒了自己,自己也是十分敬重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