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誰叫他先使壞的。得給他一個教訓。”

  蔣白和顧元維越說越興奮,越湊越近。福王府諸人早見怪不怪,只作不見。小正勛一抬頭見得顧元維和蔣白說著話,幾乎要抱在一起了,不由重重“咳”了一聲,退後一步,擠在顧元維和蔣白中間,把他們隔開了。

  顧元維見得小正勛一副大人樣,不由“哈哈“一笑,吩咐管事把兩位美人送到國使府上。

  可憐兩位美人,在天擦黑時,再次被轉手了。 >

  沒多久,國使按照顧元維的吩咐,把兩位美人轉送到北成國唐世成府中。年底的時候,顧元維和蔣白聽聞,那兩位美人奮發圖強,當了唐世成正妃的心腹,助她一起對付兩位側妃,唐府熱鬧極了。

  至小正勛五周歲這天,蔣白生下一位女嬰,尚太后幫小女嬰起名為正馨,宮裡也下了旨,策封小正馨為興寧郡主。福王府諸人歡聲笑語的同時,皆道:“沒料到小世子和小郡主卻是同一天生辰,可知這一天實實是吉日。”

  待得小正馨一周歲,小正勛六周歲時,福王府門口車馬連綿不絕,把一條巷子全塞住了。先進府來的是作為舅舅的蔣玄蔣青等人。接著是沈天桐領了薛天玲並兒子女兒來了。隨在他後面的,是賀信之宋晴兒一家子人、顧秋波沈天櫻一家子人、莫若平喬瀠一家子人、喬成宋建兩家子人、夏桂兒一家子人。這些人皆不按規矩,胡亂稱呼著,一時自稱是小正勛的義父義母,一時又自稱是小正勛的岳父岳母。及至見了趣致可愛的小正馨,又齊齊改口,自稱是小正馨的家公家婆。

  一團混亂中,尚太后和尚婕、賀圓、貴姐等人也來了,各人這才改為正式稱呼,不再胡亂自稱。

  尚太后卻是帶了宮裡的畫師出來,要畫一副“王府宴飲圖”的,這會囑畫師先替小正勛和小正馨畫像。小正勛自小穩重,這會坐的妥妥噹噹讓畫師畫像還罷了。偏小正馨兩隻小手放在膝上,也學她哥哥小正勛那樣坐的端正,一時笑倒了眾人。

  蔣白極得意,俯耳和顧元維道:“看咱家哥兒姐兒,多穩重啊!”

  “確實穩重!”顧元維也得意,悄悄道:“咱們再努力一把,爭取生一對兒穩重的龍鳳胎,那樣的話,就圓滿了!”

  “還生?不要吧!”

  “求你了,再生一胎吧!”

  “考慮一下再說!”

  兩人正密語,忽聽一陣笑聲,原來沈天桐的兒子要去親小正馨,小正馨不肯讓他親,反吹了他一臉口水。

  一時吉時到,眾人皆入座。顧元維抱了小正勛,蔣白抱了小正馨,齊齊坐到壽星位,宴席正式開始。

  88、神仙眷屬(結局)

  秋初,艷陽高照,是一個晴好的日子。

  一行人在子母廟山門口下了馬車,其中一人笑道:“久已聞得京城子母廟香火鼎盛,主持善講經,這回來了,別的地方且不急著去,卻要先到廟裡上上香聽聽經書方罷!”說著仰頭朝上看,見得子母廟建在高處,感嘆道:“京都就是京都,連這廟門口,也氣派非凡。要到廟裡上一柱香,還得爬幾百級石階方能得償所願。”

  聽得言談,這一行人有三位卻是外地客商,因來京城治辦貨物,特意繞來廟裡上香。另一位是和他們交接了幾宗生意的本地客商,應邀陪他們一道來上香的。

  一行人說著話,囑車夫在山門外候著,待要上子母廟的台階,忽聽得馬蹄聲響起,轉頭一瞧,只見八匹高頭駿馬上坐著護衛,護著一輛馬車過來停在山門外。一忽兒,後頭一匹雪白的駿馬馳來,一位美少年騎在馬上,湊近了馬車,“得兒”一聲停了下來,翻身下馬,撩起馬車的車簾,扶出一位約五十歲左右的貴婦,接著,又扶出一位約三十多歲的中年美婦。緊接著鈴鐺聲響起,另一輛馬車趕來,停在前一輛馬車後面。車簾撩起,下來好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嬌聲瀝瀝過來扶了貴婦和美婦,又拋媚眼給美少年,笑靨如花。

  待得美少年仰頭笑著和丫頭們打鬧時,幾位外地客商看的分明,不由詫異道:“天下間居然有如此美貌的少年郎!”

  本地客商聽得他們的話,不禁笑道:“她卻不是什麼少年郎,而是女扮男裝的福王妃。另兩位夫人,一位是她的母親將軍夫人,另一位是她的外祖母賀府老夫人。這三位哪,都是京城裡鼎鼎有名的人物。”

  外地客商們一聽,不由來了興趣,一邊步上石階一邊七嘴八舌問了起來。

  本地客商正拾步上石階,聽得詢問,自然要賣弄,回頭偷眼看那邊道:“現下京城裡貴夫人嘴裡都掛了一句話,說道‘生得好不如八字好,八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這三句話描述的,就是賀府老夫人、將軍夫人、福王妃這三人了。”

  三位外地客商聽的不明白,笑問道:“此話何解?”

  眼見自己的話果然引的外地客商的相問,本地客商這才笑著說出一番話來。

  “且說福王妃的外祖卻是賀府,賀府幾代人都任職欽天監監正之位,觀天象,推節氣,制曆法不說,又最善推測之術。監正一職雖只是五品官,卻受皇上器重,清名在外,京城裡無人敢小看賀府。現下的賀監正,名諱是賀年,當年人稱小神算,皇上及皇子諸人皆厚之,他又是京城裡出了名的美男子,多少權貴家的姑娘愛慕而不得。更風傳皇上有意把公主下嫁於他。誰知他為了一個事由,離京千里,遠避鄉下,因緣湊巧識得鄭氏女貴姐,兩人月下定情。及後,賀年回到京城,稟了府上,遣媒人不遠千里至鄭家說親,轟動一時。那鄭氏女,其父不過一位小官兒,跟京里的人家比起來,只算得上小戶人家。況且她相貌也算不上絕色,卻順順利利嫁與賀年,夫妻恩愛,成為佳話。後來有人說道,鄭氏女,也就是如今的賀老夫人,之所以能得此好姻緣,皆因她八字好。這就是生得好不如八字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