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群山尚如此,爾等又如何?

  數以千計的颶風高達萬丈,從四面八方壓近太乙, 世界頓時只剩下他們所立足的一片逼仄空間。在這天與地的咆哮聲里, 太乙大陣中, 百人大吼, 千人大吼,萬人大吼, 百萬人吼聲匯聚在一起, 百萬人的刀劍同時高舉。

  “乾!”

  百萬柄刀劍同時齊貫入地。

  裴棠錄雙手握劍, 拔起,踏步:“兌!”

  太乙上下, 百八十萬,隨他一起,起劍,踏先天八卦罡步。一步出,看不見的狂暴力量從舉宗大陣衝出,霸道無比地掃過。山石形成的龍捲頓時破碎。紛紛揚揚,舉世泥沙,上下晦暗,東西不分。

  “離!”

  二步出。

  簌簌砂石驟然下落,填溝平壑。

  “震!”

  三步出,風鼓雷動,川更為澤。

  ……古之不周,上授大道,中有罡步。曰:藏形隱跡,步我罡魁,我見其人,人無我知,動則如意,叱聲鬼隨,急如水火,鼓舞風雷,變澤成山,翻地覆天,我身堅固,安然默然,萬載長生,與道合仙。[1]

  此後萬載,罡步便為仙門求道陰陽的基礎步法之一。

  然而,除去感悟陰陽,接引五行之外,卻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鼓風引雷,地覆天翻的大道之境。

  後人便多將密藏典籍中的描述之語,視為誇飾。

  殊不知,此非妄言。

  只是不周山上神君所說的,乃是捨生取義的大道……欲更天地者,必先捨棄自己的一身血肉為天地。欲更五行者,必先有膽魄以自己的五臟六腑為五行。而古往今來,世人多汲汲營營,渾渾噩噩,隨天而轉,隨地而行。身不堅,心不固,在天地翻覆的劇變面前,先就要被嚇得魂散魂飛,又憑何驅動五行?

  唯獨今日,十二洲傾覆,仙門太乙,敢為人間定中鈞。

  一番意氣發殺機。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2]

  “艮!”

  七步出,翻地之氣爆發,下撐中洲。

  “坤!”

  八步出,覆天之氣騰起,上載青穹。

  “定!”

  裴棠錄最後一聲大喝,雙手握劍,劍身筆直向下,重入厚土。

  ——以地覆對地覆,以天傾對天傾。傾覆相抵,天地正矣。

  百萬人與他一起,雙手拄刀劍,將刀劍重新插回先天八卦的卦眼之處。太乙上下,一百八十萬人所立之地,驟然形成一個巨大的氣場!氣場籠罩整個空桑,整個空桑仿佛變成了一根立於十二洲正中心的柱子!

  上承天,下撐地!

  十二洲旋轉崩裂的力量匯聚至此,就像投進了一個看不見的旋渦,雖風雷滾滾,卻再不能興起一分波瀾。

  旋渦之中,光輝騰起。

  是日與月。

  十輪不再受牧天索束縛的太陽與十二輪不再受牧天索束縛的月亮,受旋渦牽引,急速旋轉,最後在一聲令十二洲同時震動的巨響里,十日相撞!十二月相撞!

  如果沒有太乙百萬人結成的大陣,此刻中洲已碎!

  空桑主陰陽,掌晦明的古老使命,在今日徹底畫上句號……炙熱的火焰鋪展,冠廣百里的扶桑神木,燃燒成了一支照亮天地的火炬。

  十日合一!

  十二月合一!

  日月歸一後,受中洲旋渦影響,合十為一的太陽與合十二為一的月亮,即將繼續相撞。日月相撞前一剎,天地間,鳥鳴悽厲,一隻遮天蔽日的鵷鳥從東北方向的地平線升起,鳥首上有女身披藍羽。

  狂風吹起她黑藻般的長髮,她嫵媚的臉龐漠然冰冷。

  ——月母。

  “你們來了。”

  大陣最中間,太乙掌門手拄定風波,巍然如山嶽。

  月母沒有回答。

  她高高舉起那根精緻的銀杖,銀杖杖首狀若渾天儀的璇璣玉衡飛速轉動,牽引空桑上空的雲氣。雲潮聚攏,生生將氣場旋渦正中心的日與月分開,震出這片十二洲的中鈞之地。整個過程中,空桑內氣流狂卷,鋒利如刀。

  天與地,日與月,四海八方十二洲的力量,朝空桑壓了過來。

  太乙一百八十萬,人人屹立不動。

  合而歸一的日月,重量超出以往百倍千倍,不再是單獨的金烏與玄兔能夠背負起。一被震出空桑,日與月,立刻墜向大地。日墜月落之刻,空桑外大約一千二百里的地方,三十六島的大妖們,終於騰空而起。

  這是一場交易。

  ——是三十六島與神君、與仙門、與人間的交易。

  既然三十六島已經重返十二洲,天地傾覆也會將它們席捲,可大家做不到遺忘過去,也做不到盡釋前嫌。那就把一切當做一場交易吧……神君滅御獸宗,斷血契,起天楔,三十六島說服月母,護日月向天西。

  不是愛也不是恨。

  只是一場交易。

  名為“大風”的鳥揮動雙翼,將萬里雲海編織成承載太陽的馬車,將千丈寒風壓成托舉冥月的帆船。螭龍現出它龐然的體型,鳳凰展開它華美的雙翼……它們其實早早就抵達空桑了。

  只是一直袖手旁觀。

  ——這種旁觀是一種滿懷敵意的戒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