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次也不例外,在自以為“情真意切”、“苦口婆心”地勸誡了江文涵許久,卻一直沒有得到半點回應後,南陽侯對長子的那些微薄耐性便已經盡數流失,他目光不耐厭煩地看了一眼半低著頭面無表情的江文涵一眼,半句話也不想多說,擺擺手示意他離開書房。

  可以離開書房,不必再強迫自己聽南陽侯那些絮絮叨叨沒有意義的廢話,江文涵簡直不要太高興,他一點都沒有被父親嫌棄不喜的低落和難過都沒有,轉身就推開房門,直接把還擺著侯爺架勢的南陽侯丟在了書房裡。,

  江文涵身材頎長,腿自然也短不到哪裡去,在南陽侯擺手示意他離開後,他一雙長腿交錯著前行,很快便遠遠離開了南陽侯府所在的主院,那速度快得跟一陣風似的,當真是轉瞬就不見人影,好像他有多不樂意留下來和南陽侯獨處似的。

  看著江文涵迅速遠去的背影,體會到他毫不猶豫只想迅速遠離的決絕態度,南陽侯心頭不由浮現起心塞無奈的情緒來。自江文涵長大以後,他這個兒子在他面前就一直都是這幅模樣,這讓他隱隱覺得……覺得他已經失去了這個長子。

  江文涵出了書房,帶著等候在外的青竹徑直離開南陽侯所在的前院書房,朝後院南陽侯府老夫人所住的壽安院而去,準備向她問個安,與她說說話,便離開侯府,回他自己在西城區的宅邸。

  同時,被蕭桓無情留下,獨自一人暫居於皇宮中的靜和經過幾番委婉且小心的套話,終於打聽到了沐陽長公主的消息,從附近伺候的宮人口中知道她的駙馬就是當朝南陽侯,正是蕭桓交代他要對付的另外一人。

  靜和已經不是莽撞衝動的年輕人,他主持道觀十餘年,養氣靜心的功夫已經很深,自從得到蕭桓的命令,他一直非常乖覺的不去問蕭桓對付這倆人的原因,只默默的聽話辦事,此時打聽到這二人的消息,只自己暗中籌謀計劃,絕不會貿然行事致使事情敗露。

  但靜和雖是謹慎小心,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想要對付身受帝王眷顧寵愛的長公主和侯爺,還是力有未逮,於是靜和在經過一番猶豫和掙扎後,最後還是決定用那個他一開始就想到、但覺得沒什麼把握的計劃——

  直接向周明帝進言,告訴他沐陽長公主與南陽侯二人於大周國祚有害,借周明帝的手對付這二人。既然沐陽長公主二人最大的靠山和助力就是當今帝王,那便以己之矛攻其之盾,用這個辦法,到時候比拼的就是周明帝更信任誰、更眷顧誰。

  做下了這個決定後,靜和也不敢再耽擱什麼,立刻就打算動手行事了,就怕他動作太慢讓蕭桓不高興,連他也要跟著吃掛落。

  因著蕭桓之前在祈雨儀式上露的一手,周明帝對蕭桓這位真人十分敬畏尊崇,是真的萬分信任他,連帶著對靜和這個真人的道童也是另眼相待,每日都要來靜和暫住的宮殿問候他,態度友好且平和地與他說話,並不擺什麼帝王架子。

  這一日周明帝下朝後又來靜和暫住的宮殿看望他,與靜和談玄論道,在這個過程中,靜和見縫插針,引導著周明帝“主動”提出,請真人出面測算一番大周宗親的氣運,看看大周皇室如今的情況。

  在周明帝主動提出要測算大周皇室的氣運後,這雖然是靜和願意看到的,但他卻仍是故作為難,遲疑猶豫好一會兒才點頭道:“我會將陛下你的請求轉達給真人,但真人是否答應,請恕小道無法保證,這畢竟不是小道能做主的事情。”

  周明帝自然不會有什麼異議,忙不迭地點頭答應了下來,心裡還格外美滋滋,為靜和願意替他向真人傳達這個要求而感到高興,殊不知他這麼配合,真正高興的人是靜和。

  第61章 朝堂宅斗“庶”長子反派20

  因為靜和決意要藉助周明帝的手去對付沐陽長公主和南陽侯, 在他不著痕跡地鼓動和拾掇下, 原本就篤信道家、對蕭桓這位真人既敬且畏的周明帝動了請真人測算大周國運和大周皇室宗親氣運的想法。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 周明帝給唯一能與真人聯繫的靜和說了一籮筐好話, 希望靜和能將他的請求轉達告訴真人, 並且在真人面前替他美言幾句,讓真人能答應替大周測算國運。

  在靜和做出一副為難猶豫模樣,勉勉強強才點了點頭答應了周明帝的請求後, 一陣狂喜襲上周明帝的心頭,他對靜和是千恩萬謝, 一揮手又提高了靜和在宮中暫住時的待遇。

  周明帝完全沒有意識到,他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請真人測算大周國運的想法,完全都是靜和在暗中拾掇。這件事情與其說是他想做的, 不如說是靜和樂見其成的,他替靜和辦成了這件事,還反過來感謝他,這簡直是讓人覺得啼笑皆非啊!

  在周明帝躊躇滿志,十足期待真人再次駕臨時, 隨侍在他身邊,親眼目睹這一切的靜和微微一笑,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與名,他繼續深藏幕後,沒被周明帝發現他在這件事情中出過力、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成功拾掇周明帝舉辦一個所有皇室宗親都會到場,沐陽長公主和南陽侯也會出席的宴會後, 靜和轉頭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蕭桓,並小心翼翼地進言:若是蕭桓想要打壓這兩人,只需在宴會上隨意說上一兩句這二人氣運糟糕、有傷國體的話就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