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肉是真的嫩,可惜路上沒帶啥調料,做出來的肉。我當時可惦記崇梅和桂枝的手藝了,要是崇梅跟著,肯定能燉個有滋有味的肉湯吃!要是桂枝在,那更美,有滷肉吃了!”

  “又是雪災又是洪災又是瘟疫的,老百姓們的日子真是泡進了黃蓮水裡。我跟著女婿和親家公出去,他們負責布藥,我就跟在後頭熬藥,邊走邊看,發現這遼州人也是挺傻的,這遼州的土地多好啊,怎麼都荒著呢!”

  楊繡槐感慨之餘,還同好奇地瞅著她瞅個不停的蘇老頭說,“老頭子,你記得梧桐山上那些被枯葉子埋了的地不?咱種了一茬豆子,然後就大豐收的那次!這遼州城的很多土地比咱在梧桐山上看到的那些土還要好!那土喲,肥的流油,黑亮黑亮的!可惜了,都荒著沒人管。”

  蘇老頭也詫異了,“那麼好的土,種不出莊稼來?”

  其實是楊繡槐誤會了。

  遼州百姓不傻,他們也知道那些土好,可遼州本來就偏僻,一年到頭,冬天占了一半,商人都往繁華富庶的江南去了,哪有商人會看這一年有半年被雪埋著的遼州?

  遼州地廣,百姓們家家戶戶只要種點糧食就不愁沒飯吃餓著肚皮的事兒,倒是有人多種過糧食,可種多了有啥用?吃不完發霉麼?

  久而久之,遼州的百姓也沒人願意多種糧食了。那些被棄置的土地累積了經年累月的肥力,就變成楊繡槐眼中的寶地。

  說來也是遼州百姓守著寶山而不自知,在并州的黃土地上,哪裡能見到成片成片的黑土地?誰家要是得了這麼一塊地,年年都得放著別人去他們家地頭偷土,畢竟黑土地就是老天爺賜下來的肥地!

  夫妻倆一個在那兒吹,一個在那兒捧,屋子裡的兒子兒媳孫女以及一眾小廝丫鬟就在那兒聽楊繡槐吹牛逼,等楊繡槐吹爽了,葉桂枝才想到一件事兒。

  蘇崇文一直都說想引商人來遼州‘掘寶’,可那些商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蘇崇文空口白牙說遼州有寶,他們哪裡會來?

  要是能種出糧食,再找商隊把糧食賣到那些糧食緊缺的地方去,商人就來了。

  有了商人往來於遼州與其它州府之間,按一切就更好說了,遼州不再被緊鄰的中原腹地所孤立,中原腹地那些東西也都能運過來,遼州百姓的日子應當能好過許多。

  葉桂枝將自個兒無心之中生出來的想法同蘇崇文說了,她還有些忐忑,“崇文,這是我瞎琢磨出來的主意,不知道管用不,你聽聽就好,若是管用,能解你心頭憂,那再好不過,若是解不了你心頭憂,你也別怪我瞎出主意。”

  蘇崇文自打上任之後,每天都累得筋疲力竭,他躺在床上,盯著頭頂的窗幔看了半晌,突然一個翻身將葉桂枝拖倒,他把臉埋在葉桂枝的雙手間,悶聲悶氣地說,“桂枝,這法子真是太好了!辛苦你了!本來說是讓你來跟著我享清福的,沒想到居然讓你替我.操心,這麼大的宅子得管,還得操心我衙門裡的那些事兒……是我虧欠了你。”

  葉桂枝看著自家男人鬢角生出的點點白霜,道:“夫妻本就是一體,說什麼虧欠不虧欠?跟著你的這幾年,我也長進了不少。之前的我哪裡感想現在的日子啊,我也是有人伺候的官太太了,出門還有車馬坐著。”

  “崇文,我不識字,也不像你一樣,懂那麼多的大道理,我遇到事兒只能自個兒琢磨,若是琢磨錯了什麼東西,你及時同我說,別怪我,也別嫌棄我。”

  蘇崇文橫下心來,“桂枝,明日開始,我便教你識字。”

  ————————————————

  蘇崇文一人上任,看似在遼州府衙中無太多幫手,實際上卻是帶著一家子智多星來的。

  張春芽看什麼都能看到利,鬧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兒,但也磕磕碰碰地把養豬場給辦起來了,她不僅養豬,還養起了羊和貂,豬是為了殺了吃肉,她養羊和養貂則是因為見到了遼州本地人家家都以有個貂皮帽子、羊皮大襖為榮,被張春芽瞅到了‘商機’。

  恰好蘇崇文的打獵手藝好,頻頻進山設套,將遼州城附近山上的貂差不多給連窩端了,全都關到籠子裡去,每日好吃好喝的伺候著,硬是將身形苗條的貂給餵得胖成了球。

  說來也怪,人人都說貂不好養,保不准還會鬧絕食,可張春芽養貂從沒遇到過這樣的事兒,那些貂一到她的貂廠里,就仿佛入了極樂世界一樣,不吵不鬧,每天吃完就是睡,硬是將自個兒吃得毛光水滑,壯碩無比。

  蘇崇水打定主意要捉魚,也風風火火地搞了起來。

  活魚放不了太長時間,那魚乾呢?

  當初老蘇家剛轉運的時候,蘇崇水一下午就捕了那麼多的魚,全家熬夜烘鹹魚干,調料就是點鹽巴,還是從楊繡槐的娘家大哥楊大山家借來的。

  現在家裡多了倆會做飯的,蘇崇梅盯著《百食譜》一個勁兒地學廚藝,開不起酒樓來,她就變著花樣地給全家人做菜吃,葉桂枝擅長滷肉,腦子裡裝了大半腦子的各種鹵方,也幫忙參謀魚乾的製法。

  枯燥貧瘠的生活硬是被這愛折騰的一家人給漸漸過出了聲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