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被嫌棄了好大一通的蘇崇梅無語凝噎,捏了一把辛酸淚,感慨道:“要不怎麼說人家就是掌柜,我就是一廚娘呢!佟掌柜人家看到梨膏就想到賺銀子的法子了,我喝了大半碗的梨膏,就覺得好喝,哎,人比人氣死人。”

  葉桂枝攤手說,“煉膏的過程複雜多了,火候特別重要,稍微出點差池,一鍋梨膏就廢掉了。這個和滷肉不一樣,滷肉的材料貴,但手藝簡單,同時鹵很多鍋都行,只要掐算著時辰,中途沒人看著也出不了啥大事,但煉膏的時候,人得一直盯著,一不留神就糊了。想要像賣酒那樣一罈子一罈子的賣,怕是有些不大可能,要是換那種小酒罈子,我覺得還能勉強試試。”

  蘇崇梅知道葉桂枝煉膏的那股子精細勁兒,當初她還仗著自己手藝好,跟著葉桂枝學了幾天的煉膏,二人當初煉的是冰糖桂花膏。

  可明明是一樣的東西,兩個人做出來的味道卻是天壤之別,葉桂枝煉出來的冰糖桂花膏花香濃郁,口感極佳,而她煉出來的桂花膏卻有明顯的糊味,葉桂枝說問題就是出在了火候上。

  蘇崇梅想了想,道:“三嫂,你抽空就再煉幾鍋梨膏出來,就要這種能止咳的。給佟掌柜一壇,餘下的我留在福臨樓里賣,所有消費滿一兩銀子的人都能免費得一碗梨膏湯,若是消費不夠一兩銀子,那花點銅板也能買,我看縣裡的老百姓都被咳嗽折騰得苦不堪言,這生意應當能做起來。”

  而年關將近,縣城裡的許多大戶人家都開始提前預定滷肉,滷肉這會兒能放住,哪怕是十天半月不吃,在這大冷天兒里也不會放壞。

  很多人家講究正月十五前不往外花錢,所以各種東西都得在臘月里提前備好,原先人們喜歡備些瓜子花生酥糖等乾貨,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想備一些滷肉,反正這滷肉也能放的住,想吃的時候放鍋里稍微蒸一蒸就好。

  福臨樓與福滿樓接到了大批量的滷肉預訂單,最終全都匯聚到了葉桂枝這兒,剛學會敲算盤不久的蘇崇梅幫葉桂枝算了算,大概得鹵掉三百頭豬,才能將這麼多的訂單給滿足了。

  如今已經進了臘月的門,葉桂枝算了算,距離過年不到三十天,她每天至少得鹵十頭豬才行……那可是十頭膘肥體壯的豬啊!

  葉桂枝整個人都不好了。

  她愁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同蘇崇梅說絕對不能再接訂單了,還讓蘇崇梅想想辦法,將這些訂單都給退掉,一天鹵兩頭豬已然是她的極限,鹵十頭豬,那簡直就是要她的命。

  可福臨樓與福滿樓都已經把那些訂單給接了下來,哪是說退就能退的?

  要是真把訂單給退了,福滿樓和福臨樓的口碑就砸了。

  蘇崇梅與佟掌柜說了這個事兒,佟掌柜捧著甜津津的梨膏湯喝的津津有味,蘇崇梅摸不准佟掌柜的意思,也不敢多問,左等右等,等到佟掌柜把那碗梨膏湯喝完,她終於等到了答覆。

  佟掌柜咂摸咂摸嘴說,“福臨樓暫時關了吧,年關將近,家家戶戶都忙著在自個兒家裡鼓搗吃的,去酒樓吃飯的人本來就少,福臨樓關了,福滿樓還開著,要是有食客想吃,那就來福滿樓這邊吃。”

  “福臨樓後面不是還有兩個院子麼?你找人把那兩個院子的牆根下都砌上灶台,然後再從福滿樓這邊調過去一些人,全力滷肉,殺豬切肉的事情就別讓你三嫂動手了,她只需要把麻布香料包給弄好,然後幫忙掌控著火候就行,那些出力氣費工夫的活兒就交給小廝來做。”

  “原先兩個灶台齊齊上手,一天能鹵兩頭豬,現在砌它二十個灶台,看一天能不能鹵二十頭豬?你同你三嫂說一聲,過年就是累,不過賺的也多,這麼多滷肉訂單如果能吃下去,那來年就能去府城或者是省城安家置業了!”

  葉桂枝聽後‘大受鼓舞’,欣然答應。

  實際上,葉桂枝想的是,等這麼大的生意做完,家裡藏著的那些銀票和金錠子就能拿出來花了,現在她和蘇崇文手頭雖然捏著巨富身家,但一直不敢露出來太多,生怕別人給來個靈魂拷問——你們夫妻倆原先一窮二白的,是怎麼賺到的這麼多銀子?

  佟掌柜花錢找來了泥瓦匠,一上午的工夫就將灶台給砌好了,福臨樓正式宣布關門,葉桂枝就開始帶著那些福滿樓和福臨樓的夥計小廝開始忙活。

  負責殺豬的人被派了出去,優先到梧桐莊去收那些打算賣豬肉的人家,殺一頭就往福臨樓拉一頭。

  在養豬上展開‘賽跑’的張春芽和李大妮已經成為了梧桐莊的養豬大戶,單單是她們妯娌倆,就給福臨樓供應了五十多頭豬。

  張春芽現如今學聰明了,她會做人,把那些已經不生蛋的老母雞也挑出來一批宰了,以接近於送的價格賣給了福臨樓,說是讓葉桂枝試試,看這些肉質肥厚的老母雞能不能鹵,如果能的話,那就把這些老母雞也都給滷了,如果不能滷的話,那就拿去福滿樓煲湯,老母雞湯的味道怪好喝的。

  葉桂枝看著福臨樓的夥計拉回來的那幾十隻母雞,挑了挑眉,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她同那負責採購的小二說,“只要是肉,都可以鹵。不過鹵豬肉和滷雞肉略微有些差別,得換種鹵湯。”

  “我給你念,你記著,把這調些香料都給我買回來,我重新配一些麻布調香包,咱試著鹵幾鍋雞!滷雞肉、滷雞翅、滷雞雜……這都是味道極好的吃食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