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夫妻倆對了一晚上的口供。

  蘇崇文問:“為什麼好端端的,突然決定要在縣城買房?”

  葉桂枝答:“縣城的開銷太大了,但想要供一個讀書人念書,縣城的條件要比梧桐莊好很多。你打算在縣城開一個私塾,一邊教那些蒙童稚子蒙學,一邊提點一些準備考秀才的人。這樣的話,我們也不至於坐吃山空。”

  蘇崇文又問,“那為什麼放著那麼多風水好的院子不買,非要買這麼一個據說鬧鬼的陰宅?”

  葉桂枝答:“因為咱手裡的錢不多,這個宅子便宜,別的宅子不如這宅子好,價格比這宅子的兩倍還高。而且崇文你是讀書人,子不語怪力亂神,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還有,買這個宅子,也因為這宅子離福臨樓比較近,和崇梅有個照應。”

  蘇崇文覺得這回答沒啥到漏洞,這才同葉桂枝說,“那記住了,銀票和金錠子的事情,就咱倆知道,別人誰都不能說。”

  葉桂枝問,“爹娘也不能說?”

  “不能。這種事情,知道的人越多越少,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險。咱手裡有了錢,肯定會對爹娘好,兄嫂對咱不錯,咱也會對兄嫂好,但咱不能把自個兒的家底全都兜出去,不然會遭人惦記。一旦日子遭人惦記了,你覺得還能過好過順當嗎?”

  葉桂枝點頭,“我曉得了。”

  ————————————————

  第二天早上,蘇崇文搭上福臨樓的馬車回了梧桐莊一趟。

  蘇崇文把自個兒在縣城置辦了一處院子的事情同蘇老頭和楊繡槐說了,聽得楊繡槐瞪了眼,“啥?你和桂枝在縣城置辦了一處院子?你倆的心膽可真大,口袋裡的錢夠嗎?在縣城置辦一套院子的錢可不低。”

  蘇崇文實話實說,“我和桂枝的錢肯定不夠,找崇梅借了些,勉強夠了。”

  楊繡槐被糊弄過去了,蘇老頭卻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蘇老頭將煙杆子在牆根下重重地磕了磕,“崇梅這才去上了幾個月的工?攢下的月錢能有多少?在縣城置辦一處院子,怎麼著不得十幾二十兩銀子?”

  “還有,崇文,你去縣城置辦院子,爹不反對,爹想問你一個事兒,你在縣城置辦了院子,那鄉間地頭分給你的那些田地,你還種不種了?”

  這個問題蘇崇文早就想好了。

  “爹,那些地就麻煩你和我大哥二哥了,我在縣城打算開個私塾,往後一兩年內還要忙著趕考,自然沒法兒回家來種地。田地拜託給大哥二哥,不管裡面種什麼,產出什麼,能產出多少,收成是好是壞,我都不管,誰種地,誰就拿全部的收成,我一粒米都不要。”

  “至於我和桂枝在縣城置辦的那宅子,真沒花多少錢,是一處荒棄了十來年的舊宅,因為一些不大好的傳言,衙門一直脫不了手,我和桂枝不信那些,花了八兩銀子就把那院子給買下來了。”

  “這次回來,一是想從家裡帶走些東西,不然那屋子太空蕩,若是用到什麼東西都買的話,我和桂枝的日子怕是就過不下去了。二來,是想問問爹娘,能不能去縣城幫我個桂枝一陣子?那院子有些地方需要修整,我不擅長這些,一個人也忙不轉,想請爹幫忙弄弄。娘眼光好,主意正,也跟著去幫忙盯著,不知道二老的意見怎麼樣?”

  蘇老頭想了想,道:“地頭的事情還得做兩天,我趕一趕,後天過去吧,讓你娘先跟著你去,幫忙拾掇出來。對了,你那院子買在哪兒?我去了縣城之後該怎麼走?”

  “就在原先的仙客來,現在的福臨樓後面,爹,你去福臨樓找崇梅,崇梅帶你們走福臨樓的後門,幾步路就到了。幾乎是門挨著門,窗戶挨著窗戶的。”

  蘇崇文這一趟回家,因為帶的東西太多,回縣城的時候就沒有搭福臨樓的馬車,他花了五個銅板,從同村借了一張牛板車,載著家當和楊繡槐就進縣城去了。

  大房和二房的人好半天都沒緩過勁來。

  第26章 入V第四章

  蘇崇文載著楊繡槐走了,大房的張春芽和二房的李大妮好久沒緩過那陣勁兒來。

  張春芽和李大妮在心裡已經認定自家男人能獵到東西是沾了三房的福氣了,如今聽說三房要搬走,不在一塊兒住了,就忍不住仔細回想三房搬去縣城的這幾天裡,家中都發生了什麼事兒。

  不回想還不要緊,一回想,張春芽和李大妮都被嚇出一聲冷汗來。

  蘇崇山和蘇崇水每天依舊能獵不少的山貨,逮不少的魚,換不少的銅板回家,但每天進到口袋裡的銅板都少了。

  和田地里的莊稼把式比,蘇崇山和蘇崇水這賺銅板兒的能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可要是和前幾日比,那這銅板兒可就少賺了不少。

  張春芽琢磨了幾天,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兩家同福星的距離遠了,福星能給帶來的好運也就漸漸淡了。

  不過這可比同福星鬧掰好多了,想想之前他們鬧分家那次,蘇崇山和蘇崇水甭管上山還是下河,啥東西都獵不到,現在雖然數量少了些,但起碼還沒出現空手而歸的情況。

  張春芽和李大妮妯娌倆商量著同三房再拉近拉近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