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拉稀拉到腰酸腿軟的科舉考生眼巴巴地問,“大夫,那我們這情況,吃了藥之後多久才能好?”

  “少說也得吃三天,病情嚴重些的話,得吃五到八天。你們這可不是肚子著涼而竄稀,是吃了傷胃口的壞東西,屬於痢疾的一種,一天兩天根本控制不住,如果不吃藥的話,竄稀止不住,有很大的可能會出人命,容不得忽視。”

  少說也得吃三天啊!

  那些科舉考生還沒有進考場,心態就崩了個徹徹底底。

  有些人認為小命重要,當天就拎著藥棄考回家了,準備來年再戰,有些人覺得自個兒應當豁出去拼一拼,這次有人棄考,說不準被取上的概率會略微大一些,可竄稀哪是他們自個兒能控制得了的?

  進了考試的號舍之後,沒人敢中途停考去茅廁,因為中途停考去茅廁的人都會沾上舞弊嫌疑,朝廷雖沒有明說這些懶驢上磨屎尿多的考生有舞弊嫌疑,但也沒放過這群人。

  朝廷特製了一種‘解章’,俗稱‘屎尿戳子’,甭管考生是去大解還是小解,只要在考試中途離開自個兒的號舍半步,屎尿戳子就一定會出現在他們的答卷上面。

  科舉考試對於讀書人來說,多麼重要啊!

  在這麼重要的考試中都憋不住點兒屎尿,這樣的人將來能成大器嗎?

  這就涉及到了朝廷中的一些約定俗成的秘辛:所有出現‘屎尿戳子’的答卷,全部都拒絕取用。

  有些考生是考到一半之後,實在憋不住了,喊來在號舍外巡邏的侍衛,帶著他們去了一趟茅廁,還特意請幾個侍衛盯著他大解,本以為有這些侍衛給他們作證,他們的答卷上就不會被蓋上‘屎尿戳子’,哪能想到,‘屎尿戳子’可能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

  看著自個兒答卷上已經被蓋好的‘屎尿戳子’,那些考生當場就哭了出來。

  天知道他們這些天有多麼的憋屈,多年準備,就等著一朝金榜題名,哪曾想到仙客來中途作妖,導致他們在科考的途中不得不往茅廁中跑一趟……錯過就是一年啊!

  讀書人最講究的就是面子,為了證明自個兒沒有舞弊,這些考生們在大解的時候都帶上了好幾個巡邏的侍衛,請那些巡邏的侍衛睜大眼睛看他們大解,以此來證明他們並未舞弊,這何止是豁出去面子了?里子都跟著豁出去了。

  那些巡邏的侍衛才是真的倒大楣,他們又沒有什麼圍觀別人蹲茅廁的特殊癖好,如今被一茬又一茬鬧肚子的科舉考生喊去當監督,還是監督這些人竄稀,耳朵聽著那聲音,鼻子聞著那味兒,眼睛還得盯著每一個細節……這完全就是要他們的命啊!

  巡邏的侍衛也跟著崩了心態,以至於後來再有人喊他們去監督,他們就會‘厚道’的如實相告,“你們別找我們當監督,我們就是一個巡邏看門的,哪有資格給你們作證?喊我們去了也是白去,只要你們離開號舍,‘屎尿戳子’就一定會扣在你們的卷面上,求各位讀書人別在為難我們了,我們真不想去看你們竄稀。”

  一群讀書人都跟著紅了臉。

  巡邏的侍衛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號舍中的讀書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有些人肚子裡鬧騰得厲害,實在憋不住了,只能飆著淚衝去茅廁,然後含淚揮別科舉考場,回家去準備來年再戰。

  有些人格外地珍惜這次機會,實在捨不得自個兒的卷面上被扣一個‘屎尿戳子’,便在號舍中就地解決了。他們自個兒倒是爽了,可與他們在相鄰號舍的那些考生就跟著崩了心態。

  那熏天的味道,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再配上隔壁號舍中傳來的若隱若現的人聲,似是極度舒服,也似是得到了解脫……這一天,絕對會被這些科舉考生們銘記一生。

  與蘇崇文所在的號舍僅差兩個號的號舍中考生就是‘就地解決大軍’中的一員,而且那人不知道考前吃了什麼東西,格外的臭,蘇崇文同那考生所在的號舍差了十來米的距離,都能清晰地聞到那臭味,夾在蘇崇文與那考生所在號舍中間的兩個號舍中的考生里,有一個人是被生生臭暈之後抬出去的,還有一個人也被臭的一臉生無可戀,仿佛那臭味連他的腦子都得熏秀逗了。

  這些外在因素給蘇崇文也造成了影響,不過並不算太大。

  蘇崇文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子,農家的茅廁味道大重了,路邊還時不時能見到農戶人家挖的肥池,那些嬌生慣養的考生們受不了的味道,對於蘇崇文來說,也就是難聞了些,故而他便成了這場縣試中少有的幾個正常發揮的考生。

  第15章 食品安全

  饒是蘇崇文受這些個突發情況的影響不深,在考完之後,他都感覺自個兒像是渡了一場劫。

  整個人身上都被那些個奇奇怪怪的味道所籠罩,精氣神也萎靡到了極致,他拖著就快累崩潰的身體回到客棧,喊小二端了盆熱水上來擦洗了一下身子,換上一身乾淨衣裳,從客棧里點了一碗清湯麵,吃飽後倒頭睡下,一直睡到黃昏,到了客棧退房的時候,這才收拾好行囊往家裡趕。

  回到家之後的蘇崇文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便投入到了功課中去。

  葉桂枝不忍心讓蘇崇文因為家裡的事情而分心,便讓蘇崇文看著孩子,她自個兒忙裡忙外,蘇鯉又是一個不愛鬧騰的性子,醒了就乖乖躺著,餓了就哼哼兩聲,扯著嗓子哭的情況基本沒有出現過,好帶的很,蘇崇文就捧著卷書坐在蘇鯉旁邊,一邊看著蘇鯉,一邊溫習功課,時不時地還念叨上幾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