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一個個懊悔不迭,早知道這項業務利潤這麼大,當初就該自己來擔任這個特派員。

  馬小璇的成功,引起了計經局上下的妒忌與針對。

  也有人提出想分一杯羹,還威脅她,如果不配合的話,就要撤銷她的職位,把她調回來,斷了她賺錢的路。

  但是,誰能占到馬小璇的便宜?

  馬小璇知道自己羽翼已豐。換句話說,就是她翅膀硬了,不必再留下來受計經局的氣,已經到了離開的時候了,所以她毫不猶豫地選擇辭職。

  辭職後,憑著她這些年積累的人脈關係,自立門戶,在特-區成立一家貿易公司。

  並且,她很狡猾地帶走了之前自己辛苦開闢出的銷售路線,就是從東北農場往南方運送大豆玉米的銷售渠道。

  不僅如此,還順便帶走了團隊所有人,把每個人的工資提高到原來的六倍。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團隊的小夥伴們被高薪工資吸引,自然心甘情願地跟著馬小璇走。

  他們看出來了,馬小璇野心勃勃,頭腦聰明,跟著她發展,肯定比待在死氣沉沉的計經局更有前途。

  馬小璇把人和大豆玉米的銷售路線帶走了以後,計經局的人大動肝火。

  她這一招,又狠又絕,可以說把計經局在特-區這些年的根基全挖走了。

  雖然這個根基,是馬小璇一手創立出來的,但計經局的人以為,這都是背靠計經局的功勞。

  沒有計經局,她一個沒有背景的人,能翻出什麼浪花?

  計經局的人咽不下這口氣,決定給她搗亂。

  搗亂的辦法又原始又笨拙。

  她不是把從東北農場的銷售路線帶走了嗎,那就破壞這條路線,通過各種手段給航運公司施加壓力,讓航運公司不再幫她運輸。

  在計經局的壓力下,航運公司妥協了,不再幫馬小璇運送玉米大豆。

  計經局又讓其他運輸公司聯合起來這麼幹,一起抵制馬小璇,就是要逼著馬小璇把這條銷售路線讓出來。

  這條路線,絕對是一隻下金蛋的母雞,而且是無可替代的母雞。

  因為沒有哪個農場有那麼大的產能,能源源不斷提供數量巨大的大豆玉米,只有新盛農場有這個實力。

  所以必須把這條銷售路線搶到手。

  他們就不信胳膊能擰得過大腿,馬小璇一個沒有背景的人,能有多大能耐?

  但他們還是低估了馬小璇的手段和韌性。

  面對這次危機,馬小璇沒有被嚇到。

  她先穩住了新盛農場那邊,讓農場把大豆玉米壓一段時間,她想辦法解決運輸問題。

  她瞄準了一家即將破產的航運公司,這家公司面臨破產或改制兩條路。

  破產的話,似乎不太可能,因為公司還有不少工人。

  如果破產,這些工人就徹底斷了生計,直接下崗,到時候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只有改制這條路可以走。

  馬小璇通過中間人,打進了這家公司的領導層,跟領導層商量,如果改制的話,她願意購買百分之三十的社會股,而且會為公司提供一條航運路線。

  航運公司的領導們已經走投無路,馬小璇的出現,就像突然遞過來一根救命的繩子。

  沒想到他們公司都慘成這樣了,居然還有人願意往他們公司投錢,所以決定死馬當成活馬醫,接受馬小璇入股。

  在馬小璇的指導下,瀕臨破產的航運公司很快完成資產清算,順利改制,由原先的國營公司,轉變成股份有限公司。

  馬小璇持股百分之三十,是最大的股東。

  其他股份,都賣給了公司領導與工人。

  身為股東,馬小璇有決策權。

  她當即申請開闢了一條由東北到南方的航線,繼續把新盛農場的大豆玉米運到南方。

  等計經局發現時,這條航線已經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來回走了好幾趟。

  此時計經局的人再想通過施加壓力,讓這家航運公司放棄這條路線,已經不可能了,因為這家公司的老闆就是馬小璇。

  但他們仍然不肯罷休,想方設法地給這家公司找茬,經常打小報告。

  可是,他們發現,無論怎麼絞盡腦汁的使絆子,這家公司始終安然無恙。

  後來他們才得到小道消息,說馬小璇在京城有神秘背景,想扳倒她可沒那麼容易。

  計經局的人這才猛然驚醒,難怪馬小璇有這樣的膽量,敢一個人單挑整個計經局,原來她才不是沒有背景的小角色!

  相反,她的背景很神秘、很強大,只是她自己比較低調,從來沒跟任何人提起過,所以任何人都查不到。

  計經局的人得到了高人指點,終於不敢再使壞,只能老老實實服輸,眼看著馬小璇事業做的風生水起,賺錢賺到手軟。

  解決了計經局的麻煩,很快,馬小璇又開闢了第三戰場。

  八十年代,證券市場開始火熱,她順勢而為,與人合夥開了一家證券公司,名為「天馬證券公司」。

  開辦這家證券公司的過程,同樣充滿艱辛,因為這不是隨隨便便成立一家小公司那麼簡單,必須背靠政-府的力量才可以做到。

  她做了大量細緻的準備工作,動用了在京城的人脈,搜羅了許多關於這方面的人才,並且投入了手裡所有現金,光是在京城參加上層領導召開的資-本市場經濟大會,就足足花了三個月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