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讓路人幫忙,拍了大合影。

  足足拍了一整個膠捲三十六張。

  逛完景點,又請他們下館子,吃了京城特色烤鴨。

  總之招呼的非常周到。

  第三天,就是高老夫婦的落葬儀式。

  在落葬儀式當天,京城早報特意刊發了一篇文章悼念老人家的豐功偉績,新聞廣播也在不同時間播報了這條新聞。

  落葬儀式十分隆重,當天上午,幾十輛汽車在陵園裡停了長長一排,場面非常壯觀。

  許多胸前掛滿勳章、老態龍鐘的老功臣也前來參加。

  還有高老從前的老部下,以及高仁源的戰友和同僚。

  熊湘本也特意從東北趕來參加。

  高家和樓家的所有兄弟姐妹,以及小一輩的人,無一缺席。

  吉時到時,一輛卡車把厚重的棺木運送過來,幾十個人從車上抬下棺木,緩緩放進挖好的墓坑裡,然後開始填土,栽墓碑。

  一切井然有序。

  高智源看著父母終於得以入土為安,終於以他們應得的方式結束這一生,他的內心終於徹底平靜了。

  棺木入土,石碑聳立。

  所有人神情肅穆地對著墓碑三鞠躬。

  落葬儀式結束後,趁著所有人都在,他們在陵園外面的階梯上,拍了全家福。

  高家兄弟姐妹四個,樓家兄弟姐妹五個,總共九人。

  再加上他們的夫妻和子女,總共四十二口人。

  年齡最大的是高家和樓家的兩位大哥。

  最小的,就是那對龍鳳胎。

  拍完合影,眾人各自離開。

  高智源和馬小璇又被邀請去了樓家的大哥家裡,在樓大哥家吃了飯。

  樓家的哥哥姐姐仍然想勸他們回京城來,但高智源心意已決,他決定離開京城,到申城重新開始。

  前半生過的混沌荒唐,一地雞毛。

  現在,他要徹底埋葬前半生的悲歡離合,到一個新的地方,和他愛的人開始新的征程,為新的目標奮鬥。

  哥哥姐姐們見他意志堅決、不容更改,就不再勸了。

  只是告訴他們:「不管什麼時候,有任何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們,要記得你還有一大家人在京城。」

  高智源很懂事的點頭。

  第四天,高智源和馬小璇就啟程離開了。

  本來哥哥姐姐想多留他們住幾天,或許可以等過完年再走。

  可一來兩個人還要回農場準備準備;

  二來,正好可以和熊湘本一道回去,路上能有個照應。

  走之前,高仁源特意把馬小璇叫到屋裡,認真叮囑馬小璇:

  「不要太慣著他,他就是匹野馬,必須好好訓,繩子和鞭子都在你手裡。」

  馬小璇一臉乖巧地回答:「放心吧大哥,我會好好訓的。」

  高仁源又說:「從小到大,都是太慣了,父母慣,哥哥姐姐也慣,不管闖了多大禍,永遠有人替他收拾爛攤子。

  所以他有恃無恐,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壞毛病,到了申城,沒人跟在他後面收拾了,尤其他是個當醫生的,不能出任何差錯,必須時時刻刻敲打他。要是他不聽話了,就告訴我,我來修理,只有我能修理的了他。」

  馬小璇很感激這位大伯哥的良苦用心:「好,到時候他要是犯錯了,我一定告訴大哥,讓大哥教訓他。大哥你也要保重身體,等我們有時間了,會帶著孩子回來看你們。」

  高仁源滿意地點點頭:「好,隨時歡迎你們回家。我把他交給你了。」

  馬小璇從房間裡出來後,高智源湊上來悄悄問:「他跟你說了我什麼壞話?」

  馬小璇笑著說:「說讓我好好照顧你。」

  高智源翻了個白眼,嗤了一聲:「咸吃蘿蔔淡操心,他自己都一頭白毛,看起來跟個小老頭似的!」

  兩個人收拾了行李,帶著孩子,帶著哥哥姐姐們給的紅包、照片、衣服,帶著滿滿的心意離開了。

  走的時候,姐姐們又是一通哭鼻子抹眼淚,拉著他們的手捨得不鬆開,再三囑咐,等到了申城安頓下來,一定立馬給這邊寫信,這邊好給他們寄東西,有機會了,也能去申城看看他們。

  馬小璇都答應下來。

  高新看了看手錶,時間差不多了,催他們快上車。

  高智源和馬小璇才從姐姐的包圍里掙脫出來,上了轎車。

  高新開車送他們去火車站,在車站與熊湘本匯合,一起上了火車。

  火車在熊湘本所在的城市停下,熊湘本又專門派了一輛吉普,直接把他們送回了農場。

  一路顛簸,回到農場的家,馬小璇居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才走了沒幾天,感覺好像過了幾個月一樣漫長。

  也難怪,這幾天,走了很遠的距離,見了太多人,發生太多事,每一天都滿滿當當。

  最重要的是,高智源總算與家人和解了。

  心裡的疙瘩消一消除,高智源渾身的芒刺也少了很多,整個人變得柔和了,不再暴暴燥燥、罵罵咧咧。

  此時,他們即將離開的消息已經傳遍了農場。

  對農場的人來說,他們走的太突然了。

  說走就走,比知青的腿還快。

  大多數知青們還被困在農場,想走走不成,他們一家說走就走了。

  農場的禍害終於要離開了,這應該是一件喜聞樂見的大好事,可奇怪的是,所有人居然還有點不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