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太-祖出身劉漢時王莽時代的四世三公的大族,借大族之力推翻王莽新朝過後,開始了士族治理天下的大齊。而漢祖,自微末崛起,開國之時各國貴族多為新貴。

  那時,他只以為林虞是因庶族而不願投靠,現在看來,那時候林虞就看出來了,如果秦世元一直順風順水定鼎天下,還真的可能開創如同大齊一般的盛世,當然這個盛世是士族的盛世。

  若困於一方絕境,或許秦世元有一兩分漢祖的臥薪嘗膽的志氣,但沒有漢祖在底層知人善任,世事洞明的本事。

  這才剛開始,秦世元就初見亂了陣腳。

  徐孟安搖了搖頭,他依舊不會背叛主公,這是作為一個臣子最後的盡忠,但他再也不想管江州之事了,他要保護徐氏。

  第214章 .0214大勢已成(二更)

  自蕭林燁一反,秦世元一邊安撫蕭氏一族,一邊派人前去元西郡致歉,沒到那一步,秦世元不能真將蕭氏一族當做叛逆處理,否則真沒轉圜餘地了。

  從徐氏弔唁回來,秦世元感受得到徐氏一族的不滿,他最信任的徐孟安在今天他問策如何安撫蕭氏一族時,徐孟安一言不發,他以為是徐氏對蕭氏有怨氣,他訴苦一通,徐孟安依然沒有給他答覆。

  他轉而問向徐孟安,姚銀書和郎虎會什麼時候攻打江州?

  沒想到的是,徐清卻說他因親妹急路吐血暈迷,現在腦子渾渾噩噩,大夫說他不可多思多慮,請主公看在多年情分上,保留官位在家養病。

  若不是徐清說要保留官職,他還以為徐清背棄了他,不過心裡到底留了陰影。

  不過,他也沒多生氣,畢竟這關口,他也不敢重用徐孟安,徐孟安養病去也好,也免得他找藉口停職。徐清目送秦世元離開,他站在風口久久不動,他夫人過來給他送藥他都沒動。當然,這等瑣事,秦世元不知道。

  徐氏一族萎縮不出,蕭氏一族經過諸多安撫不見前方蕭霖燁請罪的摺子。秦老夫人擔心得生了病,她在江州威風了一輩子,沒想過到老來,給兒子捅了滔天大禍,又給她可憐的女兒再一次迎來了性命之禍。

  秦老夫人病倒的消息傳到了元西郡。

  元西郡被傳已經被囚禁的秦玉盈,不但沒有被囚禁,反而出入郡守蕭霖燁書房如同自家一般。

  經過這麼多天的謀劃,徐氏一族和二哥離心離德,蕭氏也因此一事對秦氏有所不滿,加上吳州戰敗一事傳來,蕭氏內部開始生出分歧,她嫁到了元西郡見到蕭霖燁後,蕭氏內部忠心最後的稻草被她割掉了。

  與徐氏不同,徐氏一直忠於的是二哥秦世元,而蕭氏一族算算被重用是他祖父開始,蕭氏前族長是父親的同窗,北方女君的子嗣是父親的孫兒,如今北方勢不可擋,與其和北方魚死網破,不如保留實力,助秦氏孫兒穩住儲君之位。

  現在女君這般年輕,焉知她定鼎天下後會不會立皇夫再生一子?

  蕭氏得知秦大小姐和北方女君取得了聯繫,哪還有什麼猶豫,同時心裡火熱異常,若他蕭氏將來扶持新朝太子順利登機,他們蕭氏可就不僅僅只是江州大士族了,將會是新朝大士族,並且得二代帝王重視,蕭氏榮耀會多延續幾十年,而有了二代就有三代,後輩可比他們要容易出頭得多。

  若無北方女君,秦世元定鼎天下,他們要延續這等榮耀,也需要在秦世元的子嗣下站位。現在有北方女君在,秦氏的血脈還是嫡長子,他們天然占據了優勢,蕭氏再傻也不會願意錯過這個機會。

  而且有秦氏在,他們連背主的名聲都不會得。

  現在想想,當年一力支持秦世元將四公子『嫁』去北方女君實在是他們做的最成功的事。

  「玉盈,你要回江州?」蕭霖燁見秦玉盈臉色不好,猜到了她的想法。

  秦玉盈放下信,她說道:「我必然要回的,北方的軍隊馬上要到了,接洽的還是林虞,當年你們也算是半個同窗,只要你們竭力助北方拿下江州,林虞的性子必不會隱瞞你們的功績。」

  「你可知你回去,你二哥就會明白今日江州亂局是你在背後推手,以他的性子,或許會殺了你。」

  秦玉盈不語。

  「還有徐氏,以徐孟安的心智,不需要等你回到江州,只怕北方大軍一到元西郡,他就能完全推算明白,你是他的殺妹仇人,徐氏一族也必不會放過你。」

  「你曾說,你想像北方明侯一樣,在新朝做一番事業,你助女君拿下江州的功績足夠讓你封爵,你甘心在這之前丟了性命?」

  秦玉盈當然不甘心,但她很擔心,擔心素來疼愛她的母親真的病重了。

  「你二哥向來孝順,江州也不缺好藥,你儘管放心。再說,待你事發,若你二哥派人抓你梟首,你母親會遭受不住打擊。」

  這話成功讓秦玉盈打消了回去的主意。

  蕭霖燁笑了笑,然後拉開江州軍防圖,這還是秦玉盈偷畫出來的,這是秦玉盈的大功,而他定然會作為接下來的主將,必然也能立下大功。

  秦玉盈可不能死。

  只有她在,他就能成為新朝太子的外戚,沒有外戚這個身份,新朝太子憑什麼看重他蕭氏一族?新朝建立,立下戰功的多了去了,他蕭氏只有助戰江州一功,和北方文武有什麼可比性?

  ****

  林虞和張豹駐紮在天王山兩月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