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好想呼吸正常空氣。」
……
在得到官方確切回復後,網友們瞬間激動。
胡瓜口罩,隔離外套,氧氣罐。這是居民出行三件套,在三件套的加持下,大家可以勉強生活,但就像裝在套子裡的人,他們無法卸下口罩,無法在陽光下潛泳,無法正常逛街。現在生活正常,但又十分的不正常。
大家看著龍夏新聞,翻出八年前的都市電影。
電影中的世界才是正常世界。
「什麼時候種,這麼種?」
「有沒有養殖大戶,種海藻了!」
「也別養殖大戶了,準備買機票飛福省開種,有沒有化肥廠收海藻的?」
「必須收!」
……
現在距海藻新聞剛過一小時,網友們已經商量起種植海藻的具體計劃。
晚上十點,龍夏公布海藻種植方針:1,鼓勵海產養殖戶沿海種植海藻,種植滿五年,國家將按合同價統一收購。2,鼓勵化肥廠,化工廠使用酸雨海藻新原料。3,龍夏擬在遼海,福海,龍夏海等國內海域種植海藻。4,龍夏將開放酸雨海藻種子技術,呼籲全球共同種植……
龍夏是個行動派,在公布海藻種植的第一時間,就向水藍聯合遞交了《酸雨海藻共同種植計劃》。《共同種植計劃》的主要內容:呼籲全球各國共同種植海藻,恢復全球生態。
龍夏時間十點半,水藍聯合向各國發布龍夏的《共同種植計劃》。
「神奇的龍夏。」
「神奇的海藻……」
「可以淨化海洋的海藻?」
……
國際網友認真看著龍夏新聞。現在酸雨海藻還沒有實際種植,但根據龍夏這些年的公信力,大家知道:酸雨海藻真的可以恢復全球氧氣。
就在國際網友考慮酸雨海藻的可行性時,龍夏時間十一點,賽博拉最先發布聲明:【賽博拉擬投資三十個酸雨海藻工廠,將於3037年前完成賽博拉海域海藻全面種植。】
隨著賽博拉公告,孟爾,吉爾吉亞,塞比利亞等三十七個國家相繼發布聲明。酸雨海藻投資巨大,各國願意在本國領海培育種植。
七月二十日晚,全球網友數著聲明國家。大家數到二十一日早八點,除了龍夏和率先響應的三十七國,其他國家均沒有動靜。
「只有三十七個?」
「全球有二百九十七個國家,響應是不是太少了?」
「沒了?」
……
不僅龍夏網友,一些國際網友也懵了。
3029年前,全球有三百五十個國家,隨著卡曼破國,有五十二國家因海平面上升相繼破國。全球國家總數減少,但297VS37依舊是一個誇張的比例。
「我們國家是內陸國,怎麼參與?」
「要是只種一半,全球氧氣會不會改善?」
「這麼多國家,誰種誰不種怎麼分……」
……
一些網友在國際論壇問道。
其他網友反應過來,全球呼吸同一大氣層的氧氣,現在有了解決方法,但海藻培育到種植需要不少人力物力。除了一些內陸國家,大家的態度很明顯:種植海藻是全球共享的,大家不想吃虧。就算要種,也必須符合各自利益。
按照一貫做法,整個拉扯談判至少三個月。
「我天,這算計的太搞笑了。」
「龍夏是免費提供海藻技術的!不收專利費!飯餵到嘴邊了沒人吃?」
「水藍星都快沒了,還在這算來算去啊。」
……
在得知各國的態度後,龍夏網友瞬間暴躁。他們不知道酸雨海藻研究過程中艱辛,但全球缺氧到現在已有五年,龍夏沒有放棄研究,沒有放棄生態恢復的可能。
大家自豪於龍夏研究。
但昨天有多自豪,今天就有多暴躁。
龍夏研究出酸雨海藻,而各國考慮的是本國在全球生態上出多少人力物力……這雖是人之常情,但他們總有一種好心當做驢肝肺,肉包打狗的感覺。
太生氣,太暴躁了!
「海藻都研究出來!大家培育一下種子就行,難嗎?還不夠一個鎮子的稅收!」
「現實版的三個和尚沒水喝。」
「全球躺平算了。」
……
龍夏網友被氣的沒脾氣。此時大家只有一個想法:誰也別種了,擺爛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欺負人了!」七月二十二日, 風山農場內,劉文勝氣的合上資料。
當前全球都在討論酸雨海藻種植,他剛參加完高層會議, 情況正如網民猜測的那樣, 其他各國都圍繞一個焦點:如何在種植過程中牟取更多利益。
酸雨海藻可改善環境,但怎麼種, 如何保證種植利益, 這是各國政府率先考慮的。和全球環境相比, 他們更喜歡切切實實的利益。
「要開始拉鋸了。」劉文勝疲憊的坐在椅子上。
他想起八年前的水藍聯合會議。當時秦雲上報哈爾瑪風暴,龍夏就哈爾瑪污染問題發表過三十二份倡議書。根據龍夏環境檢測,哈爾瑪地區有嚴重的化工污染。這份檢測馬里知道,全球知道, 但沒有國家在意。
哈爾瑪是全球經濟的增長產物,就算沒有哈爾瑪, 也會有其他重工排放區。大家知道重工污染,但沒有人在意,直到第一場哈爾瑪酸雨席捲全球,大家才意識到重工污染的真正威力。
……
在得到官方確切回復後,網友們瞬間激動。
胡瓜口罩,隔離外套,氧氣罐。這是居民出行三件套,在三件套的加持下,大家可以勉強生活,但就像裝在套子裡的人,他們無法卸下口罩,無法在陽光下潛泳,無法正常逛街。現在生活正常,但又十分的不正常。
大家看著龍夏新聞,翻出八年前的都市電影。
電影中的世界才是正常世界。
「什麼時候種,這麼種?」
「有沒有養殖大戶,種海藻了!」
「也別養殖大戶了,準備買機票飛福省開種,有沒有化肥廠收海藻的?」
「必須收!」
……
現在距海藻新聞剛過一小時,網友們已經商量起種植海藻的具體計劃。
晚上十點,龍夏公布海藻種植方針:1,鼓勵海產養殖戶沿海種植海藻,種植滿五年,國家將按合同價統一收購。2,鼓勵化肥廠,化工廠使用酸雨海藻新原料。3,龍夏擬在遼海,福海,龍夏海等國內海域種植海藻。4,龍夏將開放酸雨海藻種子技術,呼籲全球共同種植……
龍夏是個行動派,在公布海藻種植的第一時間,就向水藍聯合遞交了《酸雨海藻共同種植計劃》。《共同種植計劃》的主要內容:呼籲全球各國共同種植海藻,恢復全球生態。
龍夏時間十點半,水藍聯合向各國發布龍夏的《共同種植計劃》。
「神奇的龍夏。」
「神奇的海藻……」
「可以淨化海洋的海藻?」
……
國際網友認真看著龍夏新聞。現在酸雨海藻還沒有實際種植,但根據龍夏這些年的公信力,大家知道:酸雨海藻真的可以恢復全球氧氣。
就在國際網友考慮酸雨海藻的可行性時,龍夏時間十一點,賽博拉最先發布聲明:【賽博拉擬投資三十個酸雨海藻工廠,將於3037年前完成賽博拉海域海藻全面種植。】
隨著賽博拉公告,孟爾,吉爾吉亞,塞比利亞等三十七個國家相繼發布聲明。酸雨海藻投資巨大,各國願意在本國領海培育種植。
七月二十日晚,全球網友數著聲明國家。大家數到二十一日早八點,除了龍夏和率先響應的三十七國,其他國家均沒有動靜。
「只有三十七個?」
「全球有二百九十七個國家,響應是不是太少了?」
「沒了?」
……
不僅龍夏網友,一些國際網友也懵了。
3029年前,全球有三百五十個國家,隨著卡曼破國,有五十二國家因海平面上升相繼破國。全球國家總數減少,但297VS37依舊是一個誇張的比例。
「我們國家是內陸國,怎麼參與?」
「要是只種一半,全球氧氣會不會改善?」
「這麼多國家,誰種誰不種怎麼分……」
……
一些網友在國際論壇問道。
其他網友反應過來,全球呼吸同一大氣層的氧氣,現在有了解決方法,但海藻培育到種植需要不少人力物力。除了一些內陸國家,大家的態度很明顯:種植海藻是全球共享的,大家不想吃虧。就算要種,也必須符合各自利益。
按照一貫做法,整個拉扯談判至少三個月。
「我天,這算計的太搞笑了。」
「龍夏是免費提供海藻技術的!不收專利費!飯餵到嘴邊了沒人吃?」
「水藍星都快沒了,還在這算來算去啊。」
……
在得知各國的態度後,龍夏網友瞬間暴躁。他們不知道酸雨海藻研究過程中艱辛,但全球缺氧到現在已有五年,龍夏沒有放棄研究,沒有放棄生態恢復的可能。
大家自豪於龍夏研究。
但昨天有多自豪,今天就有多暴躁。
龍夏研究出酸雨海藻,而各國考慮的是本國在全球生態上出多少人力物力……這雖是人之常情,但他們總有一種好心當做驢肝肺,肉包打狗的感覺。
太生氣,太暴躁了!
「海藻都研究出來!大家培育一下種子就行,難嗎?還不夠一個鎮子的稅收!」
「現實版的三個和尚沒水喝。」
「全球躺平算了。」
……
龍夏網友被氣的沒脾氣。此時大家只有一個想法:誰也別種了,擺爛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欺負人了!」七月二十二日, 風山農場內,劉文勝氣的合上資料。
當前全球都在討論酸雨海藻種植,他剛參加完高層會議, 情況正如網民猜測的那樣, 其他各國都圍繞一個焦點:如何在種植過程中牟取更多利益。
酸雨海藻可改善環境,但怎麼種, 如何保證種植利益, 這是各國政府率先考慮的。和全球環境相比, 他們更喜歡切切實實的利益。
「要開始拉鋸了。」劉文勝疲憊的坐在椅子上。
他想起八年前的水藍聯合會議。當時秦雲上報哈爾瑪風暴,龍夏就哈爾瑪污染問題發表過三十二份倡議書。根據龍夏環境檢測,哈爾瑪地區有嚴重的化工污染。這份檢測馬里知道,全球知道, 但沒有國家在意。
哈爾瑪是全球經濟的增長產物,就算沒有哈爾瑪, 也會有其他重工排放區。大家知道重工污染,但沒有人在意,直到第一場哈爾瑪酸雨席捲全球,大家才意識到重工污染的真正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