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語不覺得自己做過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人都是相互的,她記得四妹妹的那個提醒,還在她們完全不熟的情況下。

  “你別總想這個,人的造化都是自己積的德,你沒害過人,自然會有好報。”

  “大姐姐…”

  “心思別太重,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楚晴娟動容,大姐姐對她的好,是完全不求回報的。她在心中默默起誓,一定不能辜負大姐姐的期望。

  她這一住,住了五日。

  五日後,脈相已穩,大夫再次把過脈後肯定是喜脈。盧氏這才派人去賀家報信,賀家人很是歡喜,立馬派賀三郎來接人。

  賀三郎生得端正,眼神也很清正,一看就不是藏尋耍滑之人。明語看到他小心翼翼笨手笨腳的樣子,再看著羞得滿臉通紅的四妹妹,不由會心一笑。

  賀家的馬車離開後,她扶著腰在國公府的門口站了一會兒。忽然隱約聽到鼓聲,疑惑地望向皇宮的方向。

  這種鼓聲十分特殊,那是皇宮外登聞鼓的聲音。

  “派個人去打聽一下。”

  第87章 又變

  皇宮的門口, 隨著鼓聲已經聚齊許多人。

  這面登聞鼓, 非天下至冤不可敲, 非狀告皇族不可敲。京中百姓已不記得有多少年沒聽過這鼓響起, 猛然間響徹天際,怎麼叫人不吃驚。

  敲鼓的是一名男子,男子素衣孝帶,生得十分俊美。

  “這不是海侍郎的公子嗎?”

  “對, 就是海公子。聽說海侍郎中了風臥床不起, 難道有什麼隱情?”

  “一個侍郎病重, 用得著敲這面鼓嗎?我看事情必不會簡單, 指不定海家有什麼天大的冤情。看…宮裡有人出來了…”

  出來的是一個老太監, 而且是陛下身邊的太監。那太監看到敲鼓的海公子,顯然認了出來,略略吃了一驚。

  “敲鼓者何人?所為何事?狀告何人?”

  海公子跪地, “微臣海玉林,乃原禮部侍郎海秦風之子。微臣擊鼓實為鳴亡母之冤,狀告的乃是當朝太子寧元景。太子寧元景覬覦微臣亡母,微臣亡母不堪受辱又懼他身份不敢反抗, 只能含冤受辱自盡身亡。”

  百姓譁然, 像一滴水濺進油鍋里一般頓時亂炸開來。海公子說的是什麼?他說海夫人死的得冤, 還說告的是太子殿下。說是太子殿下強迫了海夫人,海夫人才自盡的?

  天哪,這簡直是聞所未聞,驚天之大秘辛哪。

  老太監心下一驚, 眼神微閃,“若咱家記得沒錯,此事已過去十幾年,小海大人為何此時才提及?”

  “回公公的話,亡母之死,太子殿下是主犯,微臣的父親是從犯。”

  天哪,居然還有男人為了升官,連正妻都能捨出去的。古往今來,只聽說送妾送美人的,沒聽說過送嫡妻的。可憐海公子攤上這麼個父親,不得不一直隱忍至今,等海大人不行了才敢把冤情大白天下。

  老太監目光變得像一把刀,將海玉林帶進宮去。

  宮門一關,議論之聲鼎沸。有人想起那位海夫人,那可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兒。當年突然病故了,讓不少人惋惜。原來是這般緣由,可見那海大人這些年步步高升,都是借了亡妻的光。一個男人升官靠出賣妻子,實在算不上什麼男人。

  百姓雖懼怕皇權,但極喜探聽皇室的秘聞。這樣驚天的消息,不到多會兒便像乘了風一般飛進京中各家後院,大街小巷茶樓酒肆談論紛紛。

  明語覺得海公子告的是太子,陛下未必會秉公辦審。若是來個當殿滅口,天下人難道還敢指責陛下嗎?

  錦城公主搖頭,“他敲了登聞鼓,又說明了狀告原由,此時已傳遍開來。陛下不僅不會處置他,且一定會查清案情,還天下人一個解釋。”

  “這可是皇室秘聞,一旦昭告天下,皇家的顏面何存?”

  “到目前為止,他的目的已經達成。陛下是太子殿下的父親,更是天下之主。沒有一個帝王會為了一個兒子斷送江山基業。兒子有的是,皇位只有一個,他萬萬不會再把皇位傳到這樣一個兒子的手中,這就足夠了。”

  明語細品著她的話,咂摸出一些深意來,看來這件事情幕後有推手。海公子隱忍多年,此時才發作出來,必是要一舉扳倒太子。

  這事娘應該事先知情,不光娘知情,爹應該也是知道的。更有可能的是,離京的季元欻也知道。

  “皇室秘辛,當真比民間野聞更精彩。這麼做真的能把太子拉下來?”

  前有季元欻的身世之迷,現有堂堂皇子睡臣妻一事。太子被拉下來後,論長幼輪到的人是齊王殿下。齊王顯然不合冷貴妃的意,也不會是柳皇后考慮的人。所以這事還沒有完,太子下台不是儲君之爭的結局。

  海公子手中有證據,有海夫人臨終前寫的血書,還有海大人指證太子的證詞,更有海夫人身邊的嬤嬤為人證。其中最令人驚心的是,海夫人的血書有關於太子身上某個胎記的記述。

  陛下震怒,讓人把太子殿下帶過來。

  太子殿下正在冷貴妃的宮裡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半點沒有一國儲君的氣度。冷貴妃還是那副淡然平靜的樣子,仿佛出事的不是自己兒子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