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人熱熱鬧鬧地說著話,西院的小廝來報,說是老國公不行了。盧氏一聽,先是震驚起身,接著慢慢坐下。

  早就料到有這麼一天,當這一天到來時,似乎她的心裡並沒有多少痛快。

  “幾時的事,怎麼沒有早點派人來報?”

  小廝低頭,“國公爺不讓。”

  “他倒是血性了一回。”

  盧氏向永王妃告罪,派人送永王妃出府。然後撐著身體起來,安嬤嬤在左邊扶著她,明語在右邊扶著她。錦城公主和華氏跟在後面,一行人去了西院。

  華氏暗自慶幸著,幸好明姐兒的親事定得及時,要是再晚上一兩天,公爹那裡一出事,全家人都要守孝,怕是又要多等三年。

  一行人在西院的門口碰到了前來的楚夜行楚夜喬兄弟和季元欻,楚夜行低低說起,已派人去知會大房和三房,然後兩行人一起進去。

  但見老國公換了一身新衣,像沒事人一樣坐在中堂。眾人心裡猜測著怕是迴光返照,恐怕真是大限將至。

  老國公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了一圈,先是落在季元欻的身上,然後停在明語的身上。重重咳了兩聲,長隨上前想扶他,被他制止。

  “聽說今天府上有喜事?”

  “是,明姐兒今天定親,定的是武安侯。”答話的是錦城公主。

  老國公嗯了一聲,再次看向季元欻。季元欻上前向他行一個規矩的晚輩禮,他渾濁的目光清明起來,認真地看著這位年輕的侯爺。

  “不錯,年輕有為,不愧是季準的兒子…咳…”

  第66章 過繼

  季准這個人, 爭議頗多。

  他是個武痴, 一生痴迷武學戰績輝煌。在朝堂之上, 他向來直言不諱, 時常惹得先帝不喜。更讓先帝不喜的是,他為人仗義,廣結知己。

  忠勇侯君臨淵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為君者,最忌諱什麼?

  自是臣子們結黨營私, 私下來往過密, 尤其是手握重權的臣子, 更是希望他們一個個都只做孤臣, 不與人相交。當年季家獲罪, 原本是有轉寰之地的。為何先帝一聽到邊關戰報,當殿就定了季家的罪,未嘗不是因為猜忌之心。

  老國公也是武將出身, 對於季準的身手很是佩服,卻不太喜歡對方的為人,交往並不多。但他和君臨淵熟識,常聽君臨淵提起季准。

  這個時候, 很多久遠的事情反倒清晰起來。他看著眼前的青年, 不由得想到老友君臨淵, 若是老友知道自己的外孫女許配給故人之子,應該是欣慰的表情。

  或許,很多東西都是註定的。

  盧氏站得最遠,少年夫妻, 中年分居,到了現在已經說不清究竟還剩什麼感情。他此時的樣子,瘦骨嶙峋,哪裡還有當年的半分英武。瘦到脫相的臉上,顴骨高聳眼窩深陷,一片死氣。

  直到這裡,她才發現,這個她怨了大半輩子的人,是真的要走了。

  他看了過來,目光同樣複雜。曾記得,他們剛成親時,感情是很好的。他恍惚起來,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他也不認為自己有錯。男人納妾天經地義,只不過他眼神不好,納了冷氏那個毒婦。

  要不是那個毒婦處心積慮,他和妻子的關係也不至於鬧到今天的地步。他記得很清楚,在冷氏沒進門之前,便是他身邊已納妾室,妻子對他依舊是噓寒問暖體貼備至。

  正是因為冷氏,破壞了他們夫妻的感情。

  “這些年,對不住了。”

  能有這句話,對於他而言,已是十分難得。

  盧氏苦笑一聲,“現在說這些,有什麼意思。”

  “是啊,沒什麼意思了…”他的目光從盧氏身上移開,看向自己的二兒子。老二長得還真像岳父,不僅長得像,性子也像,竟然為了一個不能生養的女人,連妾都不肯納。

  “聽說你差事辦得不錯,很得陛下的賞識。”

  “都是分內之事。”

  楚夜行的話,讓他難得有了一絲笑意,“你這性子,還真像你外祖父。這樣也好…不驕不躁不邀功不出風頭,也是一種為官之道。分家之事,你們做得很好…我們楚家無論站在哪一邊,都不是陛下願意看到的。如今把庶出三房都分了出去,勢單力薄的,才讓人放心…”

  後面這話,就有些推心置腹了。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倒是說了實話。陛下再是仁君,也不願看到世家坐大。他們國公府如今只剩二房,二房人丁單薄,分出去的幾房心也不齊,很難抱成一團壯大家族。

  “但是爵位傳承,香火不能斷,你是堂堂國公,不可兒女情長。”

  錦城公主也在,過多的話他自是不會說。他自己就是男人,自認為清楚男人的心思。老二到底是他的兒子,不會真的置香火不顧。

  所謂不納妾,或許是一時之言。等新婚的甜蜜一過,有了妾室,自然就會有庶子。

  楚夜行只答了一個是字,他便以為這個兒子心裡已有打算,便越過這件事情,看向明語和季元欻,笑了一下。

  “這門親結得不錯,君侯爺對季侯爺有恩,報恩結親,旁人說不出什麼不好來。甚好…甚好!”

  國公府勢弱了,卻結了一門有力的姻親。有了報恩的名頭,便是陛下那裡,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忌諱。




章節目錄